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太极拳的自然站立状态下发劲技术,以及内家拳与外家拳的区别

传统拳术有内家、外家的区分吗?答案是绝对有的。

今天用一个人人都可以验证的小题目,略显内、外家之不同境界,纠正错误传说,所谓得诀归来好看书也。

OO一 太极拳在自然站立的状态下可以完成发劲,而外家拳是做不到的

外家拳炫耀“拳打卧牛之地”已是极品了,殊不知太极内家拳只要有个立足之地就可以打拳、发劲了,这可怎么比?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是吧。

究其根本原因,太极内家拳发劲源于自身内的双分与双合,无须借地之力。外家拳的发力则是借地之蹬力,需要开步站立方可。

太极拳论云,“命意源头在腰隙”。一静无有不静,静是合,手脚一齐向着腰间收劲;一动无有不动,动是开,腰间之劲一齐向手脚放劲。这就是太极内家拳原地自然站立就可以完成发劲的原理。

本文所指的太极拳都是古典正统、纯粹的太极拳,不是今日的各种花式编造的太极拳,不是沦为外家拳的大架太极拳。

OO二 练形意拳的人往往有无内、外家之别的感觉,而太极、八卦、大成诸家拳都是纯内家拳

形意拳本身就是由外家到内家的全程功夫,先练腰腿的整劲,腰身大力功法,力气大增,小腹丹田充实,坚固若木石,故有形意一年能打人的说法。此后由明劲转化成内家暗劲,又有“换劲”的说法,换得了就进入内家之列,换不了就终身沉浸于明劲之境地。

太极拳、八卦拳则不同,自始至终都是纯净的内家功夫,虽然见效慢一点,却是一条直路,直达最上一层,无须中途换劲之说。

OO三 能在原地自然站立发劲,进一步就可以在运动中发劲,走动中发劲,古典内家拳这样的功夫,别说外家拳做不到,就是今日的各种太极拳也都难以望其项背

纯内家拳内劲,是脚下活根的轻灵劲,可以在运动中发劲。

外家拳之整劲,则是脚下扎根,只能定步发劲。

所以,这是区分内家与外家的终极方法。真正太极内家拳先能原地自然站立发劲、不用蹬地发劲、脚下双轻发劲,然后能活步运动中发劲,就是太极拳论说的“形如搏兔之鹘”了,飞行中抓捕跑兔,即是运动中发劲之寓意。

OO四 论孙禄堂的《论拳术内家外家之别》一文

这是一篇混淆内家、外家之高下区别最有代表性的文章。

小腹硬如木石,就是外家拳的整劲,形意拳包含了由外家到内家的全套功夫,所以有从明劲到暗劲的“换劲”过程。

太极拳则不然,直接就是暗劲、纯内劲的修炼,所以《十三势歌》云,“刻刻留意在腰间,腹内松静气腾然”。丹田松静,内劲说有即有、说无即无,实若虚、有若无,正是充实如太仓,浩渺如沧海,直接超越了外家的“小腹硬如木石”的外家整劲,而入于轻灵腾虚之内家圣域。

而在这篇《论拳术内家外家之别》中,孙氏的说法是自相矛盾的。

先说了无有内家外家之别,后面却说有“小腹坚硬如石”与“小腹实若虚,有若无”之高下区别。且曰“若不化坚,终必为累,非上乘也”、“即使练至捷如飞鸟,力举千钧,总不离夫外家”。

换一个角度理解,孙氏若谓有内家外家之别,就等于是他自己承认自己练的就是外家之整劲,因为他也记录了自己的真实内劲境况:“然则鄙人可谓得拳中之内劲乎?盖气已下沉,小腹亦坚硬如石矣。”此是孙氏1924年前往山西拜访形意拳宗师宋世荣时的请教之问,而孙氏生于1860年,此时已64岁了。

而孙氏的文章发表于1929年,且于1924年之前孙氏的《形意拳学》、《太极拳学》都已经出版发行了。

按照这个“时间线”推论,孙氏的《太极拳学》一书用的是形意拳的整劲,根本不是太极拳“腹内松静气腾然”的纯净内劲,而且也还不是形意拳的高级内劲。呜呼,夫复何言,夫复何言。

各位网友可以网搜孙氏《论拳术内家外家的区别》一读,自可验证本文所言不谬。

OO五 最后的结论,内家拳与外家拳各自不同,外家拳是腰腿外力的整劲,腰马合一,小腹硬如木石,脚下生根,力大无穷,一代功夫巨人李小龙也应是属于此中魁首。内家拳的内劲则是“腹内松静其腾然”,脚下腾虚,轻灵如意。外家拳如要进入内家拳必须经过“换劲”的过程。

太极拳、八卦掌都是直接练内劲的内家拳,而形意拳则是包含了外家拳到内家拳的全部功夫,先练明劲是外家拳的整劲,然后“换劲”练暗劲,才是进入内家拳,凭个人的悟性与志向而自择止步于外家还是内家。

本头条号《太极拳天下第一门》 古典《太极拳谱》中兴第一人 2021/10/29 星期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极拳慢练的三条理由——以心运气,以劲运身,旋转自如无不得力
五祖拳总诀法释析
形意拳的次第与几个窍要
解析太极拳应用中的“缠丝劲”和“起横不见横”
聊一聊为什么练太极的很少出丹田(小腹鼓涨)形意的确个个都有(形意拳是溜臀缩肩是抱丹田而太极拳是屁股找凳子)
形意拳的沉劲源自于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