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来《太极拳谱》真传练法的凌替与隐晦,始于郝为真的练拳三境界

郝为真“水中练拳三境界”的比喻,在太极拳界广泛流传。而郝为真又是武禹襄、李亦畲二位祖师最主要的传承人,所以在平常人的眼光看来,郝为真的拳法与理论就是代表了武禹襄、李亦畲及《太极拳谱》的正脉了。

可是,在鄙人经过客观地分析后看来,恰恰是“水中练拳三境界”的思想,把原来的《太极拳谱》真传练法给掩盖了,致使《太极拳谱》的真传练法更加地隐晦不明,真正的无上功夫被冷落、埋藏在拳谱文字的背后,明珠暗投,后世之人鲜有能够看透《拳谱》的慧眼。

OO一 水中练拳三境界的思想是,从脚下向上练起。而拳谱原义则是从上向下练起

郝为真的“水中练拳三境界”,是脚下生根、脚下拔根、脚下腾虚的三步法工程。

而《太极拳谱》的原创练法,却是两步法,无须脚下生根,直接练脚下拔根、脚下腾虚的纯粹内家功夫。

因为脚下生根,是外家的整劲、大力法,见效快,又实用,只是境界低,不是最上乘的武学,所以学者一旦得到了这个“大力法”再去抛弃它,转而练习换劲、内家轻灵劲,就需要一种“大智慧、大境界”。就像一些人走上了赚钱的高速轨道,如果让他不要钻进钱眼里,应该多做善事、公益,要为国家、民族多做贡献,那都是一样一样的道理,是很少有人能做到的。

OO二 从下向上练起是由外家入内家,从上向下练起是纯粹的内家练法

从下向上练的第一步脚下生根是外家之劲。

郝氏的练法,“迈左步,左胯微向左上抽,用右胯托起左胯;迈右步,右胯微向右上抽,用左胯托起右胯。”这个“托起”的劲,实即脚下的蹬地劲、脚下生根劲,也就是“实腿实脚转身”的劲。今日的郝氏(武式)太极、孙式太极、杨式大架都在用这个劲练。

从上向下练只有两步,纯是内家——以心运气,以劲运身。以手领腰,以腰带步,则脚下轻灵腾虚,周身一家,好似悬空。

OO三 从脚下生根练起是外家整劲大力法,见效快又实用,到此几人不痴迷?

郝为真自己功夫大成,晚年改拳,改为速成拳,奈何学者痴迷于“有力打无力、手快打手慢”,能够超越凡俗的见识,能有几个呢?

脚下生根的外家整劲、大力法,就是“抛掷术”,所谓“如丸脱手”者。如果在建筑工地上搬过砖的人都会这个劲。

建厂房砌筑砖墙时,一人在地面往上抛砖,一人在高处接着,这就是抛掷术,如丸脱手,大力胜小力罢了,非内家“有若无、实若虚”的虚灵、轻灵惊乍劲。

OO四 《太极拳谱》原传练法理念

《拳谱》云,“以心运气,收敛入脊骨、入腰间”,然后“以劲运身,便利从心”,这就是“能极柔软,然后能极坚刚”的练法、两步法。

“先以心使身,后身能从心”。

李亦畲《走架打手行功要言》云,“先要两膊前节有力,两肩松开,气向下沉”、“劲起于脚跟,变换在腿,含蓄在胸,运动在两肩,主宰在腰”。

这都是《拳谱》原传的两步法、纯太极内家功练法。

郝为真的水中练拳三境界,直接从脚下向上练起,少了“收敛入骨之功”的精炼,所以郝式太极的拳架身法就缺少了“极柔软,然后能极坚刚”的韵味,乃至今日普及的“武式太极”都是出自郝为真的传授,看看武式太极的传人们都是一身的“铜腰铁背”,可有一点“极柔软、柔若无骨、运气如九曲珠”之联想么?

毋庸置疑地,郝氏太极已经是偏离了古典《太极拳谱》的原传练法。据说是郝为真晚年改拳是为了速效,快速见效,快速得劲,早日实现致用的缘故。

以鄙人之见,这正是“欲速则不达”,反而是《拳谱》原传练法长进最快、内家功夫纯净不杂。而郝氏改拳后的练法,见效的是外家整劲、大力法,实用是真的,但上进之路却人为地多了一个很大的认知障碍,止步于“脚下生根大力法”,仅仅得外家之整劲尔,未入内家之门。

所以说,正统的太极拳,创自武禹襄、李亦畲二人,二人之后就开始偏离《拳谱》原义了。今日的“武式太极拳”只能称为是“郝式太极”,根本不是武禹襄、李亦畲开创的《太极拳谱》的原创练法,真正的“太极拳”已是绝响了。

本头条号《太极拳天下第一门》 古典《太极拳谱》中兴第一人 2021/11/18 星期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7. 太极拳的理论记录 -- 拳谱精选与讨论
太极历史揭秘——太极拳历史上杨、武、李三位大师的保守 崔虎刚
武式太极拳的发展
太极桩与大江西派丹法
武式太极拳的"起承转合"与"起承开合"---郝瑞科
太极拳[身法八要]新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