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京发现神秘地宫,出土13000多件稀世珍宝,释迦牟尼佛真骨现世

南京传说中的琉璃宝塔问世,神秘地宫出土稀世珍宝,释迦牟尼佛的真骨现世,被号称世界中古七大奇迹之一的琉璃宝塔,究竟长什么样呢?

前言

公元1408年,南京城外的天禧寺被一场大火焚烧殆尽,四年后,明成祖朱棣下令重修天禧寺,并且要建造一座九级琉璃宝塔。就是这个充满争议的行动,共征调了超过10万名俘役,消耗了大明国库250多万两白银。

由于工程巨大,工艺繁琐,这座宝塔整整修了12年,在朱棣去世前都未曾完工。

大报恩寺鼎盛时期的面积超过400亩,这里曾是历史赫赫有名的长干里,位于南京城南,是南京千年以来的佛教胜地。

一百年前,还能在这里看到琉璃塔在这里耸出天际,而如今却只能沦为人们的想象,大报恩寺成为了一种传说。

探索

2008年时,南京考古研究所接到了一项任务,那就是寻找琉璃塔的塔址。如今的大报恩寺的遗址上是一片连绵而稠密的居民区。现在能找到的只有以宝山和宝塔为名的街巷,要想确定琉璃塔的位置难如登天。史料上文人墨客的描写和画家的描绘,是他们唯一能够参照的线索。

1656年,清朝顺治年间荷兰画家约翰·尼霍夫第一次来南京时,他立刻就被眼前的九级琉璃宝塔吸引,他也自嘲到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却被眼前的一座异教的庙宇如此折服。

回国后他便将琉璃宝塔、比萨斜塔、罗马的大斗兽场等一系类称为世界中古七大奇迹。

回国后,尼霍夫就根据中国的经历撰写了一本《东印度公司荷使晋谒鞑靼大汉》,并配有在中国画下的150幅插图。

这本书在西方国家的影响很大,很多欧洲人都知道了中国有座精美的佛塔,他们称为中国瓷塔。

《东印度公司荷使晋谒鞑靼大汉》

其实琉璃是一种带釉的陶器,而不是瓷器。尼霍夫见到时,琉璃塔已经经过了200多年的时间洗礼,但他仍旧是那么的绚烂夺目。

史书上记载,琉璃塔共有八面,塔身由白色瓷砖和无色琉璃瓦组成,每块外砖上有金箔裹身的佛像,白天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金光闪闪无比辉煌。

发掘开始

史料中记载的让无数考古人为之心动,但要想在南京这种寸土寸金的地方展开考古挖掘,那就得确保万无一失。

根据当地老乡提供的线索,在宝塔顶十号院里有一块空地,据传说这块地方就是琉璃塔的塔基所在地,所以当地人出于保护的意义,一直都没有进行开发建设,专家决定将此处作为第一发掘地点。

一晃时间就过去大半年,这一天终于传来了好消息,就在宝塔顶十号院的北侧,考古队首先发现了石灰基槽,整个基槽呈八边形,正中间像井一样的圆形坑,而那个圆形坑很有可能就是宝塔的地宫。

佛塔在建造时,往往都会伴随着一个神秘的地宫,地宫中蕴含着金银珠宝以及珍贵的佛教用品,宝鸡的法门寺、杭州的雷峰塔都曾经发现过地宫。

地宫中都蕴含着价值连城的宝物,而大报恩寺是明朝修建的,朱棣又是一个大手笔的皇帝,地宫中绝对有意想不到的珍宝。

法门寺出土文物

2008年7月,南京省博物研究所终于准备正式开启地宫,首先出土的就是一层土和一层石块的填充物,这些填充物保存完整,说明了整个地宫没有被盗掘过。

发掘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这时专家们突然发现了一块50厘米见方的石块,石块表面粗糙没有经过打磨,而且形状也不规则,但就是这块平平无奇的石块却让专家大吃一惊。

这可是一座明代皇室地宫,地宫中应该都是精益求精的,这块重达250公斤的青石板为何会出现在这里呢?

青石板下有一大堆铜钱,铜钱上已经布满了铜锈,封地宫前撒铜钱,这是一道必不可少的程序,铜钱底下是一块石函,里面又紧紧的套住了一个铁函。

经过几个昼夜的奋斗,第一个石板终于被抬了起来,石板高达1.5米,这说明了石函体积很大,是目前地宫中发现的最大的石函。铁函被加上了隔热、防火等九层防护层,在工作人员的小心翼翼下,铁函被安全地请出了地宫,在严密的监控下,被送往了南京博物馆。

铁函

就在这个过程中,专家看到铁函上的文字时,心脏猛然一紧。这是因为他在铁函上看见了金陵两字!

金陵是宋代对南京的称呼,到了明代这就是南京的别称,明朝地宫时绝对不会用金陵来形容南京的。这就说明了一点,这个地宫可能不是明朝修建的。

这个消耗了一年时间来寻找的琉璃塔塔址真的找错了吗?那么真正的塔址究竟在何处呢?

尽管不愿相信,但种种证据还是给了专家迎头一击。

用来封地宫口的铜钱,原本以为会是永乐通宝,但经过清洗后发现,时代最晚的是北宋真宗年间的祥符元宝,一共有12000多枚,其中大部分都是不流通的纪念币。

而且关于建塔的时间,碑文中明确地出现了大中祥符的字样,也就是人们口中的公元1011年,铭文中还记载了这座塔是长干寺的圣感舍利塔。北宋高僧可政在得到宋真宗的批准下,通过民间集资建造的舍利塔。

原本以为找到了琉璃塔地宫,没曾想确实一个民间建造的圣感舍利塔,这如同从天上掉落到人间一般。尽管这次发掘的地宫是最深的,铁函也是最大的,也同样无法弥补人们对大报恩寺琉璃塔地宫的期待。

公元1428年时,琉璃塔的修建已经花费了16年之久,可这项宏伟的工程却迟迟没有完工,明宣宗朱瞻基责令在八月前彻底完工。而此时负责琉璃塔工作的正是大名鼎鼎的三宝太监郑和。

自从郑和完成第六次下西洋以后,他就被派到了修建琉璃塔的工作中,郑和当时动用了船上的一万多人,以及剩余下来的一百万多万两船资,势必要将琉璃宝塔修建完成。

在当时,南京城的人只要抬头就能看见这座金碧辉煌的宝塔,而当夜晚降临时,琉璃塔就会点上140盏天灯,照耀着南京的夜空。宝塔里还有一百多名僧人轮流值班,专门给油灯添油、剪芯,一年消耗灯油数万斤。

如果之前发现的地宫不是明代的,那么就说明琉璃塔的位置还在这附近。在塔基的西边,考古队发现了高5.5米的夯筑台基,还有边长2米的柱础,这正是大殿的基址所在,这也同样是南京发现的等级最高的建筑基址。

在地宫的东边,专家终于发现了大报恩寺北区的最后两座建筑,经过尺寸比对,很快就确定了观音殿和法堂,所有的位置都确定了,面对地宫专家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想。地宫前后所有的建筑中,只有地宫所在地有空间建造宝塔。

而地宫出土的铁函内有阿育王塔,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专家终于把阿育王塔请了出来,这座七宝阿育王塔是迄今为止中国考古出土的体积最大的一座。

塔内以檀香作胎,表面银质鎏金,并镶嵌了454颗七宝珠,通高1.18米,底座边长0.46米,虽然外表与雷峰塔出土的阿玉宝塔相似,但这座宝塔却更加精美,体积是它的三倍有余。

铁函内还有大量的丝绸,埋藏了近千年却保存完整,图案和花纹清晰可见。地宫总共出土的供养器物高达13000多件,包括了金、银、水晶、琉璃、玛瑙等各种珍宝,在阿育王塔内还发现了两套容器,专家们推测,这应该就是碑文中记载的佛顶真骨和10颗感应舍利。

如此高规格的地宫物品,让专家更加相信,这个塔址就是大报恩寺琉璃塔的遗址,而地宫就是琉璃塔的地宫。

大报恩寺的前身是天禧寺,他被一场大火焚烧殆尽,而宋代建造的塔是砖塔,砖塔是不可能被火烧毁的。而明代修建时一定是保留了宋代的塔芯和宋代的地宫,外面则建造起了一座精美的琉璃塔。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这也完全符合逻辑。

但另一个专家却抱有其他的看法,即使是宋代的地宫,但里面埋葬的都是宋代的遗物,却没有一件明代的东西。

按照专家的推断,琉璃塔的塔基高于地面3.6米,地宫位于地面之上,从地表向下挖到2到3米,依旧还是不到地面,琉璃塔被损毁时,地宫可能早就被毁掉了,而这个宋代的地宫只是一个意外的惊喜。

结语

大报恩寺遗址的考古工作还在继续,关于地宫之谜专家们还在努力地寻找答案,然而永乐皇帝留下的谜团还远不止这些。

只是这座精美、耗费了几代人的心血的琉璃宝塔,在太平天国军队的炮火中轰然倒塌。

奇异而且古老,高耸入云天,白天似金轮耸云,夜晚似华灯耀月。

如今我们也只能通过这些描述,来追寻这座童话中的中国瓷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僧顶骨:大报恩寺地宫里最值钱的宝物之谜(图)
南京深度遊13:大报恩寺遗址公园
南京大报恩寺朱棣为母建世界奇迹的琉璃塔,塔下地宫里却另有玄机
它凭什么被称为世界中古七大奇迹之一?
纪录片丨消失的中国瓷塔
【域内记】谒金陵大报恩寺琉璃塔址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