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个人痛苦的真正根源:不理解人性

法国哲学家狄德罗曾经说过:“人类既强大又虚弱,既卑微又崇高,既能洞察入微,又常常视而不见。”

人性是矛盾的、复杂的。它不是非黑即白的,而是蕴藏着许多深深浅浅的灰。只有洞察人性,我们才能不迷失在这些深深浅浅的灰里,上当受骗,痴心错付,跌进一个又一个的深坑。

想要建立起对人性的正确认知,有一本书是相当值得一读的,那就是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写的《理解人性》。

说起阿德勒,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他所著的《自卑与超越》、《个体心理学的实践与理论》,以及研究阿德勒心理学的日本作家岸见一郎所写的《被讨厌的勇气》。

作为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阿德勒对于人性的研究非常深刻,而且在整个心理学界产生了持久深远的影响。心理学家舒尔茨说:“阿德勒思想的影响,比一般人承认的要大些,因为其他心理学家都曾受到他的著作的影响。”

阿德勒对于人性的洞察,可以指导我们更客观地看待人性,更理智地与人交往,同时更乐观地与世界和谐相处。

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这本书,学习阿德勒的人生智慧。

人人皆自卑

从自然的角度来看,我们不是生而强大,而是生而无能为力。

达尔文早就提出,所有弱小的动物都是群居的。人类也不例外,我们无力单独对抗猛兽,抵御自然灾害,只有抱团取暖,合作共赢,才能生存下来。

阿德勒认为,从自然界的角度来看,人仅仅能称为一种低等生物,自卑和不安全感始终存在在我们的基因里面。正因如此,我们才会渴望安全可靠,渴望过上一种更稳定的生活。可以说,自卑是人类发展的源动力。

人性,也即人的基本属性,就是因自卑和不安全感而产生的欲望。

这一点对于个体来说也是适用的。我们生下来,就是人类社会里最弱的存在,自卑的种子从婴幼儿时期,就种在了我们心里。

随着我们逐渐长大,家庭教育、人生经历、身材外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会让最原始的自卑,异化为两个方向。第一,是走向更自卑,陷入习得性无助,认为自己干啥啥不行,一无是处,产生自卑情结。

有自卑情结的人,往往不敢尝试,遇到问题的第一反应就是:“我不行。”他们不敢承担责任,更不敢突破,只有蜷缩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才会有安全感。

另一种是追逐权力和掌控感,想要比别人在某方面更优越,这会导向优越情结。有优越情结的人,会渴望凌驾于他人之上,成为人群的中心。

自卑情结和优越情结,都会操纵我们,使我们陷入到某种固定的模式里,为此焦虑或者抑郁,一生奔忙。

《天龙八部》里,慕容复一生做着虚无缥缈的皇帝梦,最后疯掉;康敏最引以为傲的是自己的美色,结果被毁容;段誉想要做一个闲散富贵的公子,讨厌武功,可是被迫卷入江湖,学了一身绝顶武功;乔峰想要去塞外牧马放羊,最后也是一场空。

烟‬灰缸‬觉得,世间的确有极少数的幸运儿,能一辈子逃避现实,活在一个安全的小世界里,或者成为人中龙凤,得天独厚,应有尽有。

可对大多数人来说,我们都在“求不得”的牢笼里,只要还在求,不管是自卑还是优越,前面等待的,就只有接踵而来的“求不得”的痛苦。

阿德勒的厉害之处,就是在这两条被自卑操纵的路之外,给出了我们第三条路:超越人性、改变命运之路。他吸收了弗洛伊德的部分思想,可他不认同弗洛伊德的宿命论,更不相信人完全是潜意识的奴隶。

他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意识到性格模式是怎样影响行为的,潜意识是怎样操纵我们的,我们就能超越自卑,不再被原有的模式影响操纵。虽然这个过程很难,但并不是不可能。

超越自卑,才能改变命运

哲学家斯宾诺莎曾经说过:“最大的骄傲和最深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软弱无力。”

那么,如何才能走出骄傲与自卑,脱离“求不得”的牢笼,让心灵变得强大有力呢?

阿德勒认为,我们可以追溯自己的人生经历,从过去的经历中,找到自己处理问题的模式,问问自己,到底在求什么。知道所求之物,就不会再陷进宿命般的固定模式里,强迫性地重复某种悲剧。

在《理解人性》这本书中有一个典型案例:一位年轻的女病人,不管做什么事都提心吊胆的,再小的事都会让她紧张不安,总是小题大做,瞎操心。

阿德勒帮助她追溯人生经历,发现她从读书的时候就有这样的情况了。只要她完成不了作业,就会非常激动,因此老师不得不温柔地对待她。她有个弟弟,她的父母平常只关注弟弟的成绩,她搞不明白父母为什么不平等对待她,所以故意让自己成绩变差,让父母不得不关注她。

自此之后,她动不动就要搞出一些举动,一开始是做给父母看的,后来逐渐内化成了她的性格,一直延续到成年之后。她通过夸张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小事,和表现出的焦虑,让周围人关注她、照顾她。

她努力呈现出不堪重负的样子,背后的根源是因为父母重男轻女而产生的自卑。经过这样的追溯,她看到了自己真实的诉求。

当诉求被看见,那些绑架我们的无形绳索,就开始松动了。

成年的我们,已经不再依赖于父母的照顾。他们曾经对待我们是否公平,已经不重要了,因为我们现在可以对自己公平。

烟‬灰缸‬觉得,过去的模式,固然会对我们产生难以磨灭的影响,可我们依然能够决定未来的走向。那些在我们无能为力时,亏待我们的人,我们完全可以不原谅,但是不能不放下。

从现在开始,有意识地告诉自己:过去的都过去了,我不会再用原来的态度去面对人生,不会再纠结过去没得到的,因为我想让自己过得更快乐。

与人相处,其实很简单

阿德勒有一句名言:“一切烦恼,皆是人际关系的烦恼。”

懂得人人皆自卑,知道如何超越自卑后,下一个阶段要做到的,就是更好地认识人性,处理人际关系,融入社会。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解决了人际关系的烦恼,也就等于解决了人生的烦恼。

对此,首先我们要做到的是课题分离。简单来说,就是分清楚一件事到底是谁的事,不是自己的事,不要操心;是自己的事,负责到底。

烟灰缸有个朋友,是一个七岁孩子的妈妈。她总是在抱怨孩子怎么这么难管,当妈怎么这么难。孩子洗脸刷牙,她要在旁边盯着;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她要坐在旁边检查,一发现错了立马就纠正过来;从来不让孩子做家务,什么事都是她来包办。因此,孩子对她太过依赖,没法独立生活和学习,离不开她。

她分不清什么是孩子的课题,什么是自己的课题,导致自己也累,孩子也不能独立。

人际关系中的矛盾往往就出在这里,一方手伸得太长,导致另一方无法正常行动。一方控制欲太强,导致另一方负不起责任。只有守好各自的边界,才能使双方都发展出健全的人格和能力。

除了课题分离之外,还有一点,就是根据细节来认识他人,调整自己与之相处的策略。

阿德勒认为,那些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小细节,是我们了解一个人真实人格的绝佳素材。

比如经常咬指甲、挖鼻子的人,必定是一个倔强的人。因为儿童有这样的坏习惯,大人们都会训斥纠正,可他还能做到屡教不改,足以说明其顽固不化。

对于这样的人,我们在相处时,就要尽量避免与之争执冲突,因为没什么用,你说再多他也不会听。

在烟‬灰缸看来,如果我们与人交往时,能根据不同人的性格,采取相应的沟通策略,就能在人际关系里如鱼得水,挥洒自如。

升级自我,做个乐观的社会人

稻盛和夫说:“人生的道路都是由心来描绘的,所以无论自己处于多么严酷的境遇中,心都不应当为悲观的思想所萦绕。”

阿德勒认为,人的性格并非固定不变,更不是我们通常所认为的取决于遗传,而是由于婴儿时期的经验所导致的。婴儿会模仿和认同周围人的性格,以形成自己的性格。

在他看来,大多数人的性格都可以归为两类,一类叫做攻击型性格,特点是虚荣心强、有野心、贪婪、善妒。另一类叫非攻击型人格,特点是消极避世、容易焦虑、懦弱谨慎、不擅长交友。

显然,这两类性格都是出自原始的自卑感,无法获得真正持久的平静与快乐。想要成为心灵更健康的人,就要试着调整自己的性格,跳出攻击性与非攻击性,找到一条更高明的道路:成为一个快乐的人。

一个本质上快乐的人,看上去永远都是兴高采烈的,就算心情不好,也能很快调整过来,不会影响别人。只要和人在一起,他们就能把快乐传递给对方,让一切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让生活更轻松愉快。

在人类社会里,活得最轻松的,就是乐观的人。他们不会总盯着自卑的地方,也不会总追逐优越感,更不会想要攻击他人,不会虚荣善妒,更不会消极避世。他们享受人生的过程,体验每一点细微处的乐趣。

烟‬灰缸觉得,我们都应该努力成为乐观的人,多看看自己拥有的,珍惜当下,用一种欣赏的眼光看周围的人,用一颗热忱的心看世界。积极主动地创造一些美好,来完善这个不完美但可爱的世界。

为人处世,应当清醒洒脱

沈从文说:“我只建造一座小庙,在这座小庙里,我供奉的,是人性。”

人人与生俱来的自卑,可能带来善,也可能带来恶,可能带来谦卑,也可能带来傲慢,它既是强大的生存动力,也是无尽而难填的欲壑。人性使我们团结合作,也使我们争斗不息。

人生在世,无非修心。控制住心中的猛虎,守护好娇嫩的蔷薇,才能冶炼出金子般的心。

世事混沌,更当保持清醒,人情复杂,愈要洒脱淡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切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
遇事不争论、遇难不回避、遇错不责人[玫瑰]心理学家阿德勒说:“人的一切烦恼都来源于人际关系。”生活就...
阿德勒说:“人类所有的烦恼,均来自人际关系。”
人类一切烦恼来源于人际关系 拥有被讨厌的勇气!
所有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
阿德勒心理学的部分总结(B站UP主林林总总的视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