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以史为引:知识的演进

当知识不再有束之高阁的神秘,不再被垄断而显得高贵,不再是衡量人于等级社会的唯一尺度。那将唤起它最原始的诅咒,这个诅咒是其诞生之时的初始设定。彼时人与动物区分,当然大多数人也被划入“动物”那一部分。

直至汉代,地方最高长官还叫州牧,意为“代天子牧民”。而彼时帝国业已成熟,文明远播西域,但这只属于极小部分人的历史,大部分人本质上与牛羊无异,只是统治阶层的生产资料而已。

其实不用那么久远,即使民国时期,购买书籍对一个普通读书人来说也是一笔不菲的支出。中国人吃饱饭不过40年,知识自由与蛋白质自由相比不过是近几年的事。

按理来说,网络的发展改变了千万年来获取知识的方式与渠道,不亚于人类第三次革命,造成的结果应该是全民对知识疯狂的索求。尤其是在上进的儒家文化圈更应如此,但结果是恰恰相反,民众对此置若罔闻,大多数人以碎片化信息去认知世界,并不以此为契机形成自身的知识体系。造成这一切的是应试教育的压抑?是现代商业社会的桎梏?还是长期以来我们这个民族对知识就存有误解?所谓上进求知刚毅儒学阐述的知识对民族两千年的教化另有隐情?

回到它生发之时,抽丝剥茧虽不能观其全貌,但管中窥豹,这亦是历史的价值所在。

一,商周时代

商代所留的信息不多,大致可以肯定他是一个商业高度发达的奴隶制社会。即使有大量的商代遗址能复原其当日之辉煌,但没有成册的文字流传,或是生产力所限,或是被周“焚书坑儒”。我认为兼而有之,毕竟抹杀前朝文化思想这是传统,延续恒远。

总之商是当时最发达的国家,以至于颠覆他,需要周与天下所有诸侯协力完成。周坐了天下后并不稳定,分封了二百余国,但没有文化基础维稳,导致“一国两制”政策失败,造成了“三监之乱”,最终周公平定叛乱,但依然保留殷商文化,宋国建立。周灭商而不亡、由殷至宋,造成如此奇异局面的唯一解释就是商的文明远远高于周,它无法在文化上彻底取代商。

几百年后一个宋裔鲁籍人 成为华夏的灵魂人物,他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其中“吾从周”的周不是说周朝,而是说周公,他赞扬周公的“一国两制”政策,使先进的商文化能一直在宋国传承。他亦追随周公的文化多元理念,也是孔子后,中国真正进入了人类思想史的轴心时代——百家争鸣。

其临终前将子贡叫到身边说我是商人。“夏人殡于东阶,周人于西阶,殷人两柱闲。昨暮予梦坐奠两柱之闲,予始殷人也”。孔子为什么要这么说?或者历史为什么要这么记录?喊了一辈子“吾从周”,临了临了来了句“反清复明”。

其实孔子的“克己复礼”是周初的“礼”,那个天下初定还是草台班子的周礼,因为那时的礼就是商文化主导的商礼。否则,孔子诸多理念无法逻辑自洽,比如“学而优则仕”。

在周代你凭什么“学而优则仕”?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所谓“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一级一级分封,分到士,不论你是文士还是武士,你只有给卿打工的资格,这叫家臣;而卿才有给国君打工的资格,合起来叫“国家”。所以周产生了大量的士以下、奴隶以上的阶层,即自由民、平民。这些大量平民第一没有获取知识的渠道,第二没有晋升渠道,最重要的是血统不对。入仕的唯一标准是大、小宗,这就是宗法制。

那么孔子的“学而优则仕”显然只针对贵族,而“有教无类”为什么后世不再提及,反而是“有余力,则从文”。因为“有教无类”完全是商业社会的特征,农业社会没有能力也不允许“有教无类”。

在知识的初始阶段,“程序员”已经将其设定为等级划分的手段,“大一统”发生前,知识等于血统。

二,秦汉时代

在用刀砍人的年代,秦短时间内一扫六合,就是重新洗牌。种地、军功,都可以让平民阶层进阶爵位,这个通道一打开,六国人见秦国就像见了再生父母。而秦亡也是只会开但不会关,成功过于突然,所以造就了成败都在一瞬间的历史奇观。

继任者汉的办法是“举孝廉”,我给你通道可以直达天听,你就没有理由造反。一个人得优秀到什么程度能在两千年前让当时的州牧、皇帝感受到你的贤能?那可是全民终其一生不出村的时代。所以汉的面子有了,里子从哪来?帝国毕竟需要官员。

张家祖传有一本《周易》,李家有一本《尚书》。张家因能讲《周易》为官,李家亦如此,两家后代互举为孝廉,后代又因传承了《周易》《尚书》,因此屡世为官,此为“家学”。以至于袁绍一家即可“四世三公”桃李满天下,最终形成门阀制度。

在知识的大爆发后,本应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但后世再没有“百家争鸣”的盛况,是因为垄断扼杀了其动力,以致思想的长期停滞,社会自上而下的悲观无望,华夏文明在东晋彻底迎来了覆灭。不论是商还是晋都应了一句话,落后不会挨打,没有人要打劫乞丐,先进才会挨打,落后打先进才符合世间的守恒规律,尤其是文化停滞不前的繁荣先进。

三,隋唐时代

经过一次亡国灭种,五百年的纷乱,由胡、汉合流的隋唐正式进入历史舞台。所谓“科举制”在隋唐之时也是“面子工程”,毕竟在李林甫时期,民族胡化还是汉化,这个道路性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李白、杜甫之才尚不能在体制内有一席之地,你告诉我你想去唐代试试?

唐是汉文明的一次休养生息、一次涅槃重生,这种时期知识趋于娱乐化、艺术化,因为权力牢牢在大地主世家手中,知识第一次不能变现为权力,委身于财力、武力之下,但同时开启了文学艺术的“百家争鸣”时代。财力、武力的无节制扩张必然又会重新洗牌,史称“藩镇割据”。

唐宋之间为什么会有“五代十国”,就是靠战争让各个世家“去库存”,此时的英雄名将甚至贵为国王都是创业者,而各方世家才是投资人。

四,宋明时代

赵家应该是最厚道的创业者,面对合伙人,虽然不给权,但给分红;面对投资人,直接上“家训”不杀文人,比朱家的铁券靠谱,自此开启了“与士大夫共天下”的时代。

宋代的科举应该很公平了吧?糊名、誊写,不知考生名字、不知考生字迹。那么欧阳修为什么会误认为苏轼是其弟子曾巩,反而为了避嫌给苏轼次一等。

在古代读书人要先背书,比如《论语》,背到什么程度?1+1=2的地步,然后找老师,师生上课不看书,双方都达到了1+1=2的地步,没有必要带书。“师者,传道受业解惑。”师只负责解读,到此为止。如果还想入仕,那得找名师,什么是名师?即官方出题人,全国就那么几个门派名师,你文章中用哪个典故、行文什么风格、对事物什么认知角度……考官一看便知你是否师从同门。不是现在寒门难出贵子,从始至终寒门都难出贵子。为了避免朋党,宋专门设殿试,即皇帝为考官,所谓“天子门生”。

宋的“与士大夫共天下”比前朝均高明,但以上帝视角看依然是“面子工程”。以上还是大概程序,书从哪来还没说。“家徒四壁”在此时形容家中无书,即使宋代经济高度发达,甚至印刷术趋于成熟。嘉佑年间,《杜甫诗集》一千文一本,普通人家产八十贯,约十贯一亩田(一贯是770文,80贯61600文)。变卖家产全家不吃不喝住街上约买60本书,还是非教材,其中还没有私塾、名师及脱产学习费用。

但既如此,宋的文化风气远胜明清,起码没有严重文字狱,“乌台诗案”已是历史事件,在后世史官都不记录如此日常。因此陈寅恪慨叹“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

总之彼时虽达不到全民相对的公平入仕,但知识平民化已然开启。戏剧、茶馆说书等文化形式已是市井日常,民众可通过一切艺术表现而接触到相应的文化知识,例如,诸葛智圣、关羽封神都伊始于宋,但《太平广记》以野史、神怪类为主,并没有多少正统知识。

毛公说,“刘邦与之项羽不是英雄,但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而朱元璋与刘邦有太多相似之处,他是英雄也是政治家,但刘邦是用别人的机谋,朱则是用自己的机谋,二者水平高下立判,所以朱家机关算尽差点二世而衰。

不是王阳明,明与元、清无异,宏观上一个四大名著(金瓶梅,不含红楼梦)的时代,文化正在萎缩。但两千年儒家在王阳明处彻底完整,孔子是半个思想家,他有社会观但无宇宙观,直至心学弥补了这个短板。自此中国的老子、孔子,西方的柏拉图、佛陀、爱因斯坦等等成为这个星球上存在过一千亿人的历史中为数不多且不超过20人的思想家。

从王阳明看,知识的继承与创造并重,虽然这个过程用了两千年,恰恰证明知识自身的生命力,发展到如此阶段,知识的生命进程不再以人类社会的意志为转移。

五,现当代

1949年后开始了大规模扫盲运动,会写自己名字就不算文盲,文盲率却高达95%以上,而这个比例恰好是从商周延续而来,历朝历代皆由5%的人口掌握国家、民族的方向,不论外界因素如何复杂多变,这个比例自文明以来从未大幅度变化。

当知识从血统、家学垄断、门阀世家到书院门派,其实一直在不断地平民化,直至如今彻底丧失壁垒。但为什么没有造成革命性的轰动效应?其实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文化,不论如何粉饰人类社会,你得首先承认它是从动物社会分化而来,所以它的底层逻辑依然是动物逻辑。当知识是稀缺资源时,我们只把它作为谋生手段而已,不论用多么华丽的辞藻修饰,普通人只是将其看作工具。当有一天它不再高高在上,唾手可得时,也就丧失了对动物的吸引力。大部分人依然坚信着学历比知识重要,5%人口主导人类社会就永远不会变,以当今情形看甚至2%人口都达不到。

这就是知识的诅咒,它自诞生时就是为了将大部分人留在“动物界”,这是它的使命,而这一切,那为数不多且不到20人的思想家心知肚明。他们通过哲学、宗教、科学甚至是文学告知众人,话都说到“众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以成佛的地步,结果真实历史中成佛者不过其一人尔。

人类的未来不是外星人、灾难毁灭,而是如何真正意义的将人与动物区分,不再是名义上。

个人的未来在于自成体系,无论什么学科,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人与动物分开第一步即是性格,最终殊途同归。

哮天犬有吞月之能,在神怪历史上也是名利双收,但它有什么性格?狗的忠诚?

陈蔡郊外,一人惶惶如丧家之犬,自那时起他放下执念,集道、儒自成一派,文章盖世。以致后人都后怕道:“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随笔于2022.10.17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字经译文(上)
孔子的文化浅薄而直白为什么却被推崇两千年以上?了解一下吧。
钱穆:懂得了孔子,自會懂得中國人
论语 | 八佾第三
陈来:梁漱溟的仁学是什么?
赵新月:他从鲁国来——《弟子规漫谈》序【新月新语】之“赵新月序跋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