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帝问道广成子的历史评说

品读《庄子》,聆听遥远的神话传说——黄帝问道于广成子。

古代史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神权时代、人神共处时代和王权时代。在人神共处时代,从漫长的神权时代脱离出来的人治政权初步确立,如何把民众的思想从宗教神权的阴霾之下解救出来投身于社会生产,是皇权政治亟待解决的首要难题,黄帝问道广成子就发生在这一历史时期。

广成子法相

原文第一段:黄帝立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闻广成子在于空同之山,故往见之。曰:“我闻吾子达于至道,敢问至道之精。吾欲取天地之精,以佐五谷,以养民人。吾又欲官阴阳,以逐群生,为之奈何?”广成子曰:“而所欲问者,物之质也;而所欲官者,物之残也。自而治天下,云气不待族而雨,草木不待黄而落,日月之光益以荒矣。而佞人之心翦翦者,又奚足以语至道!”皇帝退,捐天下,筑特室,席白茅,间居三月,复往邀之。

译文:黄帝做天子十九年,天下初定,他听说有一位万民敬仰的得道神人在崆峒山上(空同山即为今甘肃平凉崆峒山,上古神权时代以甘肃东南部为权力中心,崆峒山道家与之一脉相承)居住,所以就上山寻师问道。黄帝见到广成子说:“我听说先圣您通晓天下最高深的道法,敢问先圣,这道法的精义到底是啥?我想用这天地生息之法种植谷物,用来养育我的臣民。我又想掌控阴阳交合之规律,用来化育万物生灵,不知先圣您有没有此等高妙道法?”广成子回答说:“你所问的不过是万物的皮毛,你想要掌控的不过是万物的躯体。(广成子说的物和质,是哲学范畴的物质,物有本和质的区分,本指的是抽象的广义的存在,质指的是具象的狭义的物体。言下之意,广成子觉得黄帝并不懂得大道的本源)自从你开始治理天下以来,天上的云气不等到积聚就开始下雨,地上的草木还没等到枯黄就开始凋落,太阳和月亮也显得暗淡无光。你这个人看起来很机灵,但是心胸狭窄浅陋没有大智慧,你让我如何给你讲高深的大道呢?”黄帝听了这一席话便惭愧地退了出去,放弃朝政,筑起禁室,铺着茅草,闭门斋戒三个月,才再次前往求教。

黄帝问道图

原文第二段:广成子南首而卧,黄帝顺下风,膝行而进,再拜稽首而问曰:“闻吾子达于至道,敢问,治身奈何而可以长久?”广成子蹶然而起,曰:“善哉问乎!来!吾语女至道。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行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女形,无摇女精,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女神将守形,形乃长生。慎女内,闭女外,多知为败。我为女遂于大明之上矣,至彼至阳之原也。为女入于窈冥之门矣,至彼至阴之原也。天地有官,阴阳有藏;慎守女身,物将自壮。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岁矣,吾形未常衰。”黄帝再拜稽首,曰:“广成子之谓天矣!”

译文:广成子头朝南躺着,黄帝顺着卧榻下方,跪在地上双膝匍匐到广成子脚下,叩头触地行了大礼后,恭敬地问道:“我听说先圣您通晓天下最高深的道法,敢问先圣,怎样修养自身才可以活得长久?”(黄帝第二次见广成子之前,曾经得到赤松子的点化,所以放下身段虔诚的行礼,这才打动了广成子)广成子一跃而起说:“问得好啊,过来,我告诉你天下最高深的道法。道法的精义,悠远无边;最高深的道法,浩淼无声。你看不见它,也听不见它,只有恪守静气用心感受,才能悟得道法的本源。恪守静气心灵必定得到升华,你不必劳心费神,灵魂自然就不会被凡尘所累。当你能做到无物相、无我相、无心相,你的思想就不会偏离初心,这样你的身体自然就会长寿。你务必做到心无杂念、心无旁骛,万不可思虑太盛招致静气败亡。只有这样我才能助你顿悟最高深的道法和最精妙的道义。天地运行自有章法,四季轮替自有纲常;恪守本心,万物就会顺其自然地生长。我向来恪守本心顺应天地阴阳轮替而调养自身,所以虽然已经活了一千二百岁了,我的身体还很强壮。 ”黄帝听罢再次恭敬地行了大礼,说:“先圣您说的道法太高深了啊,让人不可捉摸!”

广成子的弟子,赤松子

原文第三段:广成子曰:“来,余语女。彼其物无穷,而人皆以为有终;彼其物无测,而人皆以为有极。得吾道者,上为皇而下为王;失吾道者,上见光而下为土。今夫百昌皆生于土而反于土,故余将去女,入无穷之门,以游无极之野。吾与日月参光,吾与天地为常。当我,缗乎!远我,昬乎!人其尽死,而我独存乎!”

译文:广成子又说:“你过来,我告诉你。道这个东西是无边无际的,然而人们都认为它有尽头;道也是高深莫测的,然而人们都觉得它有个极限。掌握了这种道法的人,上可法天地,下可法万物。摒弃道法的人,如同天地间的行尸走肉,终归化为腐朽。你看当今的天下,看似万物昌盛,可最终却又化为尘土,一切都如同梦幻泡影,所以,我要悟道去了。我将和我的道法一样,与日月齐光,与天地同寿。而你来请教我,我就当你没来过;你要舍弃道法离开这里,那请自便吧!即便天下的人都死尽了,我和我的道法也依旧长存!”

广成子讲道

写在最后:《庄子》一书,虽然以寓言故事为主,但从历史的角度看,诸子百家皆是根据周室藏书整编而来,所以,我认为黄帝问道广成子一事基本属实,诚然也有些许雕饰痕迹!高深莫测的大道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几千年来从未有人解释得清楚,这一点我姑且不论。然而,黄帝代天下之初,是奴隶时代皇权与蒙昧时代神权的首次碰撞,通读这篇寓言故事,不难看出,黄帝的问道经历是不愉快的。或许是经历了漫长蒙昧的神权时代,人们的思想深陷神权的禁锢,以致初步确立的皇权无法完全取得民众的信任,是不是基于此,黄帝不得不寻求与神权合作共治呢?显而易见,神权是不会向光权妥协的,因为,几万年的神权时代,一切知识产权和劳动成果都被神权垄断,包括粮食种子、文字、天问、历法、医术等等,这些都是神权不甘示弱的资本,或许也正是皇权求助于神权的根本原因。从他们的对话不难看出,广成子代表的神权一直在暗示黄帝舍弃天下让出权位,最终以不欢而散告终!或许正因为王权求助神权无果而终,才有了后来的仓颉造字、天命玄鸟降下谷物种子等等对文明的探索,也正因此才有了颛顼绝地天通,皇权与神权的决裂。

诚然,皇权取代神权是时代的进步。但是辩证地来看,神权时代的远古宗教哲学,确实是人类文明的总纲领,对人类文明的前进有着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比如,从远古宗教哲学演化而来的《道德经 》,一直被后世人们奉为无上学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帝四经·道法》白话译文
广成子养生之道的原理(一):什么是广成子的至道
《黄帝四经·经法·道法》诗解2公正平和恒常真情
快乐人生的金钥匙—《黄帝内经》的启示
《黄帝四经》谭5(天地与天下万事万物各行其道)
黄帝在位第十九年,天下一统,政通人和,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