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冥冥之中有定数,道家老祖点迷津

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当时有位举子名叫张咏(字复之,号乖崖,后人多称之为张乖崖)参加科举考试。考试时,他突然想到太宗皇帝将要亲自巡幸河东,便在考卷上挥毫作赋写道:包戈卧鼓,岂烦师旅之威;雷动风行,举顺乾坤之德。

他自认为写的四六相对,气势昂扬,能够一举夺魁,却没想到主考官认为他的赋不押韵,不能入选。落榜之后的张咏大为生气,愤然脱去儒生服饰,摒退下人,独自找到了当时大名鼎鼎的道家师祖、睡仙陈抟【团】,向他表示从此决心不恋红尘,一心修道于深山中,不再求取仕途。

张咏,北宋进士,官至礼部尚书(946年-1015年)

道家师祖、睡仙陈抟(871-989年)

陈抟一见张咏便知他修道的机缘还未到,在人间还有使命等着他完成,便劝他说:你日后一定贵为公卿,一生替国家忙碌辛苦。这就好比别人家大摆筵席,鼓乐笙歌,一派升平,和平景象,却突然厨房失火,满座宾客全都无能为力,全凭你去灭火,但尽管如此,你晚年却福禄俱佳。

张咏不信,仍然一味坚请入山修道。陈抟断然拒绝了他,并说道:此地绝非你的栖息之所!张咏没有办法,只好离去。下山之前,陈抟老祖送给一首诗,上面写的是:

征吴入蜀是寻常,

鼎沸笙歌救火忙。

乞得江南佳丽地,

却应多谢脑边疮。

张咏把诗拿在手里,也不明白指的是什么。想问陈抟,回身一看,早已不见了他的踪影。于是,便只好揣着它重返世间。

陈抟老祖所处时代为唐、五代十国、北宋

道教是中国主要宗教之一,距今已有1800余年历史

两年后,张咏果然进士及第,成为朝廷命官。在他做官期间,先后两次入蜀进川,消灭反贼;又曾奉诏急奔吴地杭州,翦灭叛乱。两处都靠张咏赶过去救急,才恢复了太平,张咏真的就像陈抟所说的灭火的比喻那样东奔西跑,忙碌辛苦。

张咏在辛劳中便渐渐生出告老休闲之意,屡屡向朝廷请求,却总也不予批准。后来,他因患脑疮,疼痛难忍行动不便,向皇帝上书请求到江南金陵(南京)那儿养病,朝廷这才不得不准许。直到此时,张咏才突然明白陈抟诗中预言的全部内容。

睡仙陈抟写给张咏的一首诗,竟然准确的预言了他为官后赴任的地点、任务,乃至于将来养病休闲的缘由,真是不得不令人感叹人的一生真的是有定数的啊。每个人的一生有其定数,那社会的变迁有没有定数呢?肯定也是有的。

陈抟是养生专家,图为华山脚下陈抟睡仙雕塑

宋朝时期,张咏与赵普、寇准齐名。一钱诛吏的故事就发在张咏身上。张咏为崇阳县时令,一小吏从府库中偷了一文钱,被张咏发现,张咏下令杖责,可这吏恼怒地说道:“就一文钱!有什么了不起的!?你能杖责我,你能杀我吗?!”

张咏听后立即提笔写下判词:“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然后放下笔,拿起宝剑,下台阶将小吏斩首,之后上书御史自我弹劾。

崇阳至今还流传这个故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睡仙陈抟赠诗预言张咏未来
“睡仙”传奇:还原真实的陈抟老祖
修道体悟:陈抟睡仙《蛰龙法》解析
做一个睡仙
睡仙陈抟糊涂歌
陈抟睡仙功,长寿的不二秘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