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内勘查市场行业现状分析

国内勘查市场行业现状分析

一、地质勘查的定义

顾名思义,地质勘查就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和科学研究方法对某个地区的地形地貌、地下水质、地层构造、岩石等方面的具体地质情况进行的勘查研究工作,以达到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等目标。

二、我国勘查市场的宏观背景

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的地质勘查业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基本上全部照搬苏联模式,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与总结,才逐渐起步。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开始重视地勘工作,在政策、资金以及多个方面给予了有力的支持,极大地推动了地质工作的蓬勃发展。

改革开放之后,地勘行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在改革开放的这些年里,我国的地质勘查业经历了恢复期、转型期、变革期、发展期以及飞跃期,《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发布之后,我国的地质勘查业进入了加速期,在这些变迁中,政府以及地质单位等对地质工作的重要意义更加了解,也对地质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这为地质工作服务领域的拓展以及进一步的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然而,同国外相比较,我国勘查市场的运作方式较为单一,现行的勘查融资来源主要是地勘基金地勘基金由中央与省级财政出资设立,着重用于重点矿种和重要成矿区(带)的前期勘查,发挥财政对社会资金的引导作用。在风勘资本市场尚未真正建立的背景下,地勘基金为主导的过渡模式很大程度上弥补了风险化解机制缺失和勘查投入不足的市场失灵。

但是,随着全球经济发展的逐步放缓,大多数矿产品的价格近两年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地勘投入资金开始出现下降趋势。据初步统计,2013年全国非油气地质勘查投入资金463亿元,较2012年减少47亿元,同比减少9%,在经过近十年快速增长后首次出现下滑。

上述统计数据显示,由于资源价格下降,投资风险加大,原有的勘查投入模式已陷入发展瓶颈。如何借助资本市场开展地质勘查,从而解决目前勘查市场融资难的问题,已成为勘查市场行业改革的“桥头堡”。

三、地勘行业政策现状

由于矿业形势持续低迷,矿产勘查投入呈现出严重不足,国家加强了对地勘行业的市场化改革,对中央地勘基金进行了重新定位,希望通过市场化手段引导社会资金在勘查行业的投入,如《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国土资源部关于促进国有地勘单位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了要建立和健全全国统一的矿业权市场、培育矿产勘查资本市场。

由此观之,一方面,现有政策支持并鼓励通过市场化解决勘查市场融资难的问题;另一方面,政府鼓励并支持地勘企业进行改革,以适应日渐形成的地勘行业资本市场化的大趋势。

四、地勘行业现状

自2013年起,全国地质勘查资金总投入近10年来首次下降,降幅达9.3%,中央财政投入近于持平,地方财政和社会资金明显减少,地方政府投资同比下降5%,社会资本投资同比下降14%,主要是减少了矿产勘查投入,尤其是煤炭、铁、金、钼等矿种的投入;减少了矿产远景调查、区域地质调查等基础地质工作投入。此外,地方财政还减少了地热等工作,社会资金减少了对矿山水文地质调查等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工作的投入。同时,西部地区矿产勘查资金投入占到全国的2/3左右,矿产勘查战略西移近几年得到逐渐巩固与加强,西部地区已经成为我国矿产勘查的主战场。全球经济不稳定性及中国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对矿产资源需求急剧下降,导致矿产品价格下跌。低迷的矿业市场形势,导致社会资金对矿产勘查投入的积极性降低,地方财政投入力度随之减弱,投资规模缩小。地质勘查工作自2002年形成的“黄金十年”不再继续,地勘行业的热度降低,地质勘查投入的“拐点”已然来临,地质勘查工作进入调整期。

五、地勘行业存在的发展瓶颈

1、体制瓶颈

近十年来,地勘队伍已经完成了政府职能与事企职能的分离,并在实行事企分体运行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但并没有解决事企职能的彻底分离。各省地勘单位基本上列为省政府直属事业局,局属各地勘单位也均为事业单位。在管理体制上,地勘单位基本上还是采取两条腿走路,即“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事业、企业)”,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企业化经营。从实质上讲,地勘单位还是一种事企合一的经济体。受这种传统体制的约束,再由于政府对矿业权的垄断配置,地勘单位无论是在矿业权的获取,还是对自己所拥有的矿业权的处置和收益方面均受到很多限制,在人才、技术、资料、设备等方面的优势也没有充分发挥,未能成为矿业市场的主体,不能建立和形成具有持续收益能力的支柱产业,严重影响了地勘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2、市场瓶颈

地勘单位在计划经济时期是为国家找矿,完成国家下达的地质勘查任务,没有什么盈余,根本谈不上有资金积累,甚至包袱越来越沉重。进入市场经济后,又由于受传统体制的束缚和政府主导的矿业权垄断配置,地勘单位难以成为矿业市场的主体,不能实现探矿成果的收益。再加上自有资金的匮乏,既不愿意也不可能进行自有投入风险勘查。尽管有的地勘单位近几年来在社会地质方面也开展了大量的技术服务工作,有了一定的积累,但大多还是以“打工者”的角色挣一点可怜的劳务费,在市场方面始终处于“从属地位”、始终受制于“人”。如此一来,大多数地勘单位还只能由政府养着,在帮助政府实现资源垄断配置的同时,靠开展社会地质工作赚取微薄的利润,在经济上难以有大的发展。

3、管理瓶颈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地勘单位沿袭的管理模式和理念已越来越难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要求,严重制约了自身经济的发展。归纳起来,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困境:一是自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自成一体的封闭性管理与市场经济的开放性特征相悖,难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二是权力集中在以主要领导者为核心的极少部分人员手中,决策体系缺乏有效的监督、反馈和制约机制,在决策方面往往缺乏科学化和民主化;三是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内部各种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渗透到日常管理工作中,导致单位内部形成各自的利益小集团,影响了制度执行的公平性,继而危害大局的发展。

4、资金瓶颈

众所周知,由于历史原因地勘单位大多家底薄、包袱重、抗风险能力差。进入市场经济后,又由于处于“从属地位”,资金积累难有大的突破,资产增长速度缓慢。加上体制、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原因,怕贷款、怕负债、怕投资风险等,致使在矿业权运作、探采一体化等方面不能投入或不敢投入,即使投入也是浅尝辄止,未能把握时机,实现跨越发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7年地勘行业形势分析及2018年展望
金秋丰收硕果累累 “十二五”展望任重道远——记全国有色金属地质勘查行业改革与发展高层论坛
国土资发〔2010〕61号地勘单位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
加强公益性地质工作服务能力建设
关于云南地勘体制改革创新的思考
地勘单位发展:事企混合制已走到尽头 !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