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固原柳树湾——乌撒卫屯垦官兵的原乡地

固原柳树湾——乌撒卫屯垦官兵的原乡地

 
摘自:中国.彭阳.走进彭阳.彭阳史志http://sfj.pengyang.gov.cn/Item/39433.aspx

 

        在云贵高原乌蒙山地区的回族中,相当部分的祖先是明洪武十四年前的固原军士,如回族中的海子屯李姓、下坝马姓、马家屯马姓、松林马姓、张姓、所姓、撒姓、韩姓以及汉族中的卯姓等9个姓氏。如此众多姓氏的祖籍是“固原”的明朝乌撒卫军士,他们会不会是明初在固原一带归附明朝的蒙古人和色目人?为什么众多的家谱资料或碑刻资料都提到“陕西省固原州”、“平凉府固原州”,总是离不开记忆深处的那个地名--“固原”以及当时固原范围内的柳树湾、柳树巷(现属彭阳县)和开城堡、寺口子(现属原州区)以及李旺堡(现属中卫市海原县)。乌蒙山地区回族中,原乡地是固原的在25万人左右,其中,“固原柳树湾”的回族张姓、下坝马姓、马家屯马姓、所姓、韩姓约18万人,在乌蒙山回族中约占一半左右。“柳树湾”这个在乌蒙山地区回汉民族中响当当的地名是否存在?究竟在哪里?

 

        为了弄清楚事情的原委,证实乌撒卫屯垦的部分回汉士兵中是否有固原人?他们是从南京“柳树湾”还是固原“柳树湾”迁入乌撒卫?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并和宁夏社科院研究员马平老师、贵州省回族学会副会长张国旭先生一起在彭阳县史志办和泾源县史志办领导的陪同下,到固原市彭阳县柳树湾、泾源县柳湾作了田野调查,初步得到一些体会,请教于方家。

 

一、固原的历史沿革及其柳树湾

 

        固原市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东、南、西三面与甘肃毗邻,北部同中卫市、同心县接壤,现辖西吉县、隆德县、泾源县、彭阳县和原州区四县一区。

 

        固原市古称高平、原州,因其处在西安、兰州、银川省会城市所构成的三角地带中心,是历史上的经济重地、交通枢纽和军事重镇,又是丝绸之路东段北道的必经之路,其地理位置“左控五原,右带兰会,黄流绕北,崆峒阻南,据八郡之肩背,绾三镇之要膂”、“回中道路险,萧关烽堠多”。自古就是关中通往塞外西域咽喉要道上的关隘和军事重镇。

 

        固原最早的行政建置始于秦惠文王时期(公元前337~前311年)的乌氏县(在今原州区南),后又增设朝那县(今彭阳县古城镇)。在西汉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析北地郡置安定郡,郡治高平县(今原州区),共辖21县;东汉时仍仿西汉建置。西晋新置都卢县。东晋有高平、朝那、乌氏、都卢4县。南北朝时先后为北魏、西魏、北周属地。北魏太延二年(436年)置高平镇,正光五年(524年)改高平镇置原州,并置高平郡和县,均治高平。原州领高平、长城2郡,高平、里亭、黄石、白池4县。北周置原州总管府,仍领24县。隋朝统一全国后,大业三年(607年)废原州暨总管府,置平凉郡,领平高(高平改)、百泉、默亭、他楼4县。唐朝武德元年(618年)废平凉郡复置原州,贞观五年(631年)复置原州中都督府,到天宝元年(742年)又改为平凉郡。广德年间(763764年)没于吐蕃。宋朝属本地的有镇戎军(今原州区)、怀德军(今原州区黄铎堡乡)、德顺军(今隆德县)、西安州(今海原县西安乡)、彭阳城(县级军事机构名,今彭阳县城)。金代升军为州,改镇戎军为镇戎州,德顺军为德顺州,废怀德军和西安州。

 

        元朝设有开成路、开成州、广安州,隶陕西行省。

 

        明成化四年(1469)置固原卫,明弘治十五年(1485年)升卫为固原州,隶属陕西布政司平凉府。

 

        清代设固原州、隆德县、海城县和化平川直隶厅,隶属甘肃平凉府。

 

        中华民国二年(1913年),废固原直隶州,改为固原县,属甘肃省泾源道,之后又改属甘肃省平凉专区。

 

        民国25年(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自陕北西征进入固原县境,在以庙儿掌为中心的地带,成立了固北县苏维埃政府。1938年,固北县撤销。1939年固海回民三次起义被国民党残酷镇压,国民政府于1942年在固原、海原、隆德、静宁、会宁五县边界地区设置西吉县,划固原的硝河、张易等乡归西吉县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3111甘肃省西海固回族自治区成立,自治区首府驻固原县,辖西吉、海原、固原3县。195511月改称固原回族自治州。195810月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撤销固原回族自治州,成立固原专区。1970年固原专区改为固原地区行政公署,行署驻固原县,辖固原、海原、西吉、隆德、泾源5县。198310月从固原县东部15个人民公社析置彭阳县。20027月撤地建市,改固原地区为固原市,固原县改称原州区,辖海原县、西吉县、隆德县、泾源县、彭阳县和原州区。200312月海原县划归中卫市。

 

        从固原的历史沿革上可知,固原在元、明两朝属于陕西省,清代至民国年间属于甘肃省,在明清时期是州的建制隶属平凉府

 

        通过“谷歌”地球卫星图查找,固原的柳树湾有两个,一个是彭阳县城阳乡刘河村柳树湾,另一个是泾源县黄花乡羊槽村柳树湾。

 

        在彭阳县原县人大常委会杨忠主任和县史志办祁悦章主任的带领下,我们一行到了彭阳县城阳乡刘河村柳树湾。这个柳树湾在县城东面,距离县城10公里左右。茹河穿彭阳县城,向东注入泾河,柳树巷(如图1)在茹河南岸,现已荒芜。杨忠主任找到了当地一位名叫刘志选的老人带我们到了柳树巷(彭阳读h?ng)据他介绍和指认,柳树巷往南相邻的地方是柳树湾,向东约3公里的城阳乡吴川村南面山梁是柳树梁。在彭阳县水利局2010年监制的《彭阳地形图》中也有“柳树湾”和“柳树梁”(如图2),但柳树湾却在吴川南面。茹河北二级台地有条固原--彭阳--镇原的公路。附近地名有海家嘴、马山、马河、回回坟(如图3),回回坟占地约12亩,在上世纪70年代平田整地中被夷为耕地,仅存地名。这个柳树湾在古代可谓地处交通要道,宁夏北部的银川、吴忠、盐池、同心等地南下经柳树湾、城之胡同(古代城址)去平凉是最便捷易行的首选路径,到平凉的直线距离仅33公里,直至上世纪本地未通机动车前依然驼铃不绝于耳,当地八十多岁的老人,谈及此事仍然津津乐道。柳树湾也是庆阳、镇原县西去经“彭阳城”(宋朝县级军事机构)、萧关(古代名关)、开城通往固原的交通要道,位于战国秦长城彭阳段的南面,距固原卫后所(现彭阳县城)不远,这也是柳树湾在移民心中响当当的一个原因。另外一个原因大概是与“山西洪洞”移民相同,临行前在柳树湾官方设置的移民机构登记,办理相关手续,集体南迁,所以移民们对于柳树湾记忆深刻。明嘉靖《平凉府志》记载“先前,以操军皆番征,城守乏人,于各余丁三拣一,共得军1460人,操守本城(平凉城)。又督府送旗下450人,留守400余人,守墩60人,守彭阳城350人,守瓦亭150人,巡捕25人,巡茶25人”(见明嘉靖《平凉府志??兵制》53页)。这也证实了现在这里没有回族居住,全是汉族的重要原因。

 

        “柳树巷”是威宁所姓的来源地,与张姓、下坝马姓、马家屯马姓、韩姓的“故乡”柳树湾相距不远。所姓碑文中记载的“柳树巷白塔”究竟在什么地方,现在的地名中已经没有了“白塔”。就此问题,笔者将初稿传给彭阳县原人大常委会主任杨忠、县史志办主任祁悦章二位领导审阅及请求斧正,他们再次到柳树巷及其附近进行调查走访后书面告诉我--据当地多名七、八十岁的老人说:“在柳树巷正对面现刘河村部(原刘河村小学)叫庙院,大概有1亩左右。庙何时倒塌废弃,不得而知,只记得上世纪60年代就是块荒芜空地,随处可见破碎砖瓦等遗存并有体积较大的石条、石块堆砌的房屋和其它建筑物基座”

 

        据杨主任和祁主任分析:“这符合当地群众的传统讲究:如果某地曾有宗教建筑物,即是该建筑物倒塌废弃,群众也忌讳在该地建农舍或垦为耕地。这些宗教建筑物用地大部分用来建学校、村部或复建庙宇。'白塔’或'北塔’。如是前者就为白色的喇嘛佛塔,随蒙元入主中元而兴,随蒙元亡而淡出,到明移民迁出时尚存并为当地'地标性建筑’,后或因地震、或因战乱、或因年久自然倒坍,就不再有人修复,也就自然消失了。如果是'北塔’,也好解释,因按其相对地理位置,塔就在柳树巷北面。由此可见,无论是'白塔’、'北塔’,无论是那个教派建筑物,在柳树巷正对面有塔,确凿无凝。不解的是在邻近柳树巷、柳树湾不远处的茹河北岸有座'白秀山’或'北秀山’,这与彭阳境对山的称谓习惯不相一致。彭阳习惯以该山居住人家姓氏或当地较大的山川、河、塬、集镇所处的相对地理位置命名,但唯独该山命名不相一致!为什么呢?有待进一步考证”。

 

        杨主任和祁主任的再次实地调查证实了'白塔’在600多年前确实存在,这同时印证了乌撒卫军屯移民后裔的“故土记忆”之准确。

 

        由此,可知彭阳“柳树湾”在明初是个大地名,泛指现刘河村一带,“柳树巷”、“白塔”是“柳树湾”内的小地名。

 

        在固原市泾源县也有一个叫“柳树湾”的地方,它位于泾源县黄花乡羊槽村六组(胭脂组),北面是村子,南面叫南沟,东面是东山龙头。泾源县史志办马平先生说“这个村是扼守泾源到平凉的地方,到平凉才30多里路。”该村周围居住着马、余等5个姓氏的回族,但他们的历史并不长。当地一位姓余的乡老说“我们这里一部分是清同治年间被移民的陕西渭南回回,才140多年的居住历史;另一部分是老回回,历史也是清乾隆左右迁入”。

 

        这两个同属于固原的柳树湾,仅仅在地图上有这么个地名,实际上已经没有人居住。当地的居民,不论是回族汉族,都已经不知道600多年前的根来古往。

 

二、卫所移民后裔的家谱记忆

 

        根据乌蒙山地区回族的家谱、碑文资料显示,他们的族源最早源于唐朝时期来中国传教的阿拉伯人和中亚一带的穆斯林,这批人的后裔在明初从陕甘地区迁入乌撒卫,这在松林马姓、下坝马姓、核桃树马姓、李姓、撒姓、王姓、所姓、丁姓、王姓、瓦姓、虎姓的家谱中均有记载;另一部分是蒙古人演变为穆斯林,后裔于明初迁入乌撒卫和普安卫。

 

        威宁《张氏合族支派家谱总序》中说“念昔先人,吾族自唐时由西域初来中国,流落陕西平凉府固原州柳树湾人氏。”这是在回族张姓家谱中提及的“柳树湾”。

 

        在昭通大蒿地所姓碑文说“毕(鼻)祖原冉,唐太宗李世民时由猡唆国请移来陕西长安城内,受唐王钦赐封参将世职,后派往固原府柳树巷白塔面前,后因洪武年间,余祖奉旨调派威宁杨旺桥筲箕凹居住”。这是固原“柳树巷”的说法,与“柳树湾”也有关联。

 

        撒姓,是乌蒙山回族中历史比较长的姓氏,因为这个姓氏的历史已经搞不清楚了,说明其年代之久远。撒在昭通《撒之贤墓志》(马登昆撰文)上,有记载说“显考撒公之贤,生于康熙丁丑九月,卒于乾隆戊辰。威宁下坝掌教公之子也,其始祖原籍陕西固原州望族,明洪武年间奉调南征从戍者,戎平后,籍于黔属威宁”。

 

        马家屯马姓是乌蒙山地区的回族大姓,1962年修《马家屯马氏家谱序》说:“我祖根原,住于近东不花刺(应为“剌”)城,为大教长职,亦在聘请之列,此我族来至中国之始祖也。盘踞于陕西省平凉府固原州柳树湾居焉”。这是对“柳树湾”的行政隶属关系记载得比较真实完整的一份资料。

 

    同样,在乌蒙山地区人口居首的下坝马姓《马氏族宗支谱序》中,也提及了“柳树湾”,“流传有陕西西安府长安县属东乡开城堡柳树湾居住”。这句话中就提到“开城堡柳树湾”与“陕西西安府长安县”就没有隶属关系,但它说“柳树湾”是开城堡的柳树湾,其实也是固原。

 

        在乌蒙山回汉民族中属“开城”这个地方的还有卯姓,卯姓是西南地区汉族中的人口较多的一个姓氏,他们来自固原开城县,在威宁城草海镇卯家沟出土的《大明武德将军乌撒卫右千户所正千户卯公之墓》碑中,记载着“大明武德将军、乌撒卫右所管军正千户□□□□,字廷威,陕西平凉府开城县六盘山蒙古人。□元□□□失剌,前元宣慰司都元帅,洪武庚戌归于圣,勑□浴红城子星牧监百户。征进甘肃等处,武功昭著,蒙钦升世袭。勑命洪武辛酉随征云南,壬戌调守乌撒,以功升武略将军、右所世袭副千户,后以年老致政。祖母也者,善封宜人”。这段文字中说的“开城县”与下坝马姓家谱中说到的开城堡是同一个地方,即今固原市原州区开城镇。

 

        宁夏社科院研究员马平先生介绍,固原在元代是政府专门喂养军马的地方。马平先生的说法在威宁县卯将军的碑文中就得到了印证,其中的“红城子”即今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黑城镇红城子村。据贵州民族大学卯丹先生考证:“牧监百户即掌管牲畜的百户,此处的牲畜主要指军马,其官职源于元时的'典牧监’,此句'星牧监’疑为'典牧监’”。

 

        再看回族韩姓,韩姓虽然没有家谱相传,但韩姓族人中口口相传的是在清朝康熙年间由“陕西固原州柳树湾迁入威宁”。在乌蒙山地区有关回族历史记载极少的情况下,这种传儿子孙的“口碑”资料也极为重要。

 

        另外,属于固原迁入乌蒙山地区的还有松林马姓和李姓。《松林马姓家谱》说“受唐王敕封为太师马,命迁居固原州寺口子”。寺口子位于原州区旅游景点须弥山石窟脚下,距固原城约30多公里。威宁《海子屯李氏家谱》说他们的祖籍:“原系西域阿拉伯,于唐朝奉诏随贡使抵中国,受赐封安居于西安府长安县仓门口,继迁于平凉府固原州李旺堡。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随军出征滇黔,安居于乌撒卫海子屯”。李旺堡即今天的李旺镇,位于海原县城东部,东临清水河与同心县羊路乡隔河相连,南与原洲区七营镇和海原县郑旗乡接壤,西与贾塘乡毗邻,北靠高崖乡。距固原城约70公里

 

        乌蒙山地区回族的另一个族源是蒙古人演变为回族,如保姓、铁姓、余姓等。据民国《保氏族谱?序二》记载“吾族保氏,肇基蒙古,元季始入中国。第六世祖阿保公随沐国公宦游滇南,遂卜居焉”。

 

        在元代,固原六盘山区地区的色目人和蒙古人主要屯守于开城一带,开城在元代是固原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蒙元政权时期成吉思汗、蒙哥、忽必烈的行宫。开城的六盘山区一带(现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是蒙古军队的重要集结地和驻扎地。阿难答就曾经率领15万人驻扎在开城。据《彭阳县志》载记“至元十七年,安西王忙哥剌病死,其长子阿难答袭爵,阿难答信奉伊斯兰教,所率15万军队以及探马赤军的随地入社,使回族成为当地的主体民族之一”。

 

        再看固原城南边10公里处的二十里铺拱北,是固原最早的清真寺,前身是在元代统一中国的过程中功勋卓越的伊朗传教士(西来上人)传播伊斯兰之所。据说明初常玉春、沐英常来此寺拜访西来上人。这与乌撒卫屯垦兵的先民--固原兵士中的色目人、蒙古人是否也存在着某些联系。

 

        这就可以理解为乌蒙山地区回、汉族的部分族源--是元代驻守在固原地区的色目人和蒙古人。

 

三、涉及乌撒卫屯军的相关史料

 

        要弄清楚乌蒙山地区部分回、汉民族的祖籍“柳树湾”,还得从固原的色目人和蒙古人及其明初转战南北以及军队屯垦安置等几个方面考虑。

 

        回族定居固原开始于元代,太祖十三年(1218年),成吉思汗和三子窝阔台带领蒙古大军,发动了两次西征,一批批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亚各族人以及阿拉伯人和波斯人不断的被签发或自动地东迁来到中国。他们中有工匠、军匠、炮手以及商人、平民、传教士和学术界的人士。他们到了中国以后,除传教士以外的大多数人从事戍边、屯垦、看守府库、纺织、冶炼和制革等工作,被编为各种亲军、卫军,总称“探马赤军”。《元史》记载“若夫军士,则初有蒙古军、探马赤军。蒙古军皆国人,探马赤军皆诸部族也”。这里的“诸部族”就是指迁徙来由于成吉思汗、蒙哥、忽必烈三位蒙元首脑都先后在六盘山或驻跸、或避暑,大批的探马赤军也随之驻扎六盘山。忽必烈即大汗位后,全国政治形势趋于稳定,探马赤军的作用逐渐降低。他在至元十年(1273年)下令“探马赤军,随地入社,与编民等”。之后十多年里,先后6次有3万多蒙古军队和探马赤军兵士到六盘山地区开荒种田,他们中有相当多的人信仰了伊斯兰教,成为固原回族的先民。

 

        据《多桑蒙古史》记载,安西王阿难答幼年时由一个穆斯林抚养长大,因此他对伊斯兰教的信仰非常虔诚,他不仅对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经》十分精通,而且对阿拉伯文字也非常熟悉。阿难答被封为安西王以后,他在所统领的军队中大力推行伊斯兰教,其统领的15万军人中,有一半信仰了伊斯兰教。阿难答还命令对蒙古儿童进行伊斯兰教的割礼,这些信仰伊斯兰教的元朝军队,虽然以后没有完全成为回回民族,但他们之中有的后代却成为固原最早的回回民族之一。现在回族中“铁”姓、“脱”姓回族就是沿用“铁木耳”、“脱脱木华”的姓氏。由此可知固原的回族先民始于元代,主要是驻守开城的阿难答部队,阿难答在皇权争夺中死后,安西王的领土被转封给帮助元武宗海山夺取帝位的爱育黎拔力八达。之后,不论这15万人何去何从,都是元朝的势力。

 

        回顾固原在明初的军事动态,据《彭阳县志》记载“明太祖洪武二年,明朝大将徐达率军攻克隆德,又翻越六盘山攻占了开城州,明降州为县,撤销境内广安州,其地并入开城县”。又有资料说,固原开城的蒙古人和色目人于洪武四年归附明朝。在威宁《下坝马姓家谱》中,有一句话可以佐证:“考堂祖原序,吾太太始祖公讳无稽,于大明洪武二年授参戍钦大降,补乌撒卫缺,获守军门,遂选乌撒卫建宅莹于城北门外下坝、狮子、马金等山”。这句话中“授参戍钦大降”可能是个官职或者是错别字造成不易理解,但“洪武二年”是徐达征固原地区的时间,后人在修谱时将这个“记忆深刻”的“归附时间”与到乌撒卫的时间“洪武十四年”混淆了,但却反映出了这批军士确实是归附明朝的固原色目人和蒙古人的历史事实。

 

        据马建军、沈振洲《历史上徙居固原的民族考述》(《固原文史资料?第四辑》)说“洪武年间,明政府征服了今天的固原地区,居住在这里的信仰伊斯兰教的元朝遗民纷纷投降,自号土达,他们被大量地安插在固原境内,致使这里成为后来著名的回民聚居区。促使这一区域回族更加繁荣的是明朝开国大将黔宁王沐英,他本人是回族,于洪武九年——十四年经营西北六年,西略川、耀兵昆仑,子孙显赫,与明朝相始终。因征占之功,钦赐武延川、撒都川草场六处,筑成沐家营(今西吉境内)”。那么,洪武十四年九月,傅友德、蓝玉、沐英率30万大军征云南时,沐英的部下是否有固原地区的色目人和蒙古人?如果有,那必然有民反过说,乌蒙山地区的回族先民是随沐英、蓝玉征云南,后安置于乌撒卫、普安卫和曲靖卫的。这个事实不但民间口口相传,而且还有家谱、碑文资料佐证。这个过程是否可以理解为:徐达于洪武二年征固原,元朝残余势力(这时仅指固原的色目人和蒙古人)于洪武四年归附明朝,后在沐英“经营西北六年”中,又归沐英的管辖,洪武十四年随沐英征云南,最

后安置于乌撒卫。如果是这样,乌撒卫屯垦兵的“固原籍”及其族源是色目人和蒙古人就联系起来了。

 

        在云南省玉溪市大营李姓祠堂内有一块《本支百世》碑,其文说:“先人世居西域之天方国,系出圣裔,由来远矣。自元世祖入中华,乃从龙而以韬铃世其家,迄乎元政不纲,乃移迁都脉跻。厥后乃一世祖名哈喇者,从明太祖著有奇功,以征张士诚阵亡于苏州,胥尔蒙议,叙予叨世袭,入觐太祖,御赐姓李名葆,随马公沐入滇”。这段碑文说了几个事实,一是族源是西域,二是其“一世祖名哈喇”显然是少数民族的名字,三是跟着部队征张士诚立功后朱元璋赐名李葆,四是随沐英进入云南。

 

        在威宁县松林马姓的家谱中说他们来源于固原寺口子,固原的寺口子在今固原以北约55公里处的须弥山下,是隋唐时期的重要关隘——石门关所在地。唐为原州七关之一,也是丝绸之路东段北道必经之地。

 

        在看看威宁海子屯李姓的原籍李旺堡,明初的固原李旺堡即今天海源县李旺镇,距固原70公里左右,位于G70高速公路边,南与原州区七营镇接壤。

 

        那么,李旺堡、寺口子、开城堡、柳树巷、柳树湾等这些乌蒙山回族记忆最深的地名都在大地名“固原”的范围内,从地图上看,都是处于由北向南的固原狭长坝子中,不论这些地方在元末明初是军屯还是民居,养军马还是种粮,这里的回回都与沐英有着直接关系,因此,沐英征云南的兵丁有相当部分是固原色目人和蒙古人也就顺理成章。

 

        明朝屯兵的军事编制是卫所。明嘉靖《平凉府志》记载“洪武三年(1370年),命平凉候费聚集军事士,立平凉卫中、左、右、前、后五所,五千人,以指挥秦虎帅之,屯田西凤、平凉三府内境”。“费聚,字子英,五河人,洪武初,以都督府佥事镇守平凉,封平凉候,早从征云南、广南,后定其地”(见明嘉靖《平凉府志?卷二?兵制》,51页)。这段文字至少可说明三个事实,一是卫所初设于洪武三年;二是费聚南征与其部下定居云南、广南;三是可能有祖籍是固原的乌蒙山地区的回、汉族移民。朱明王朝对卫所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改革,这次改革是以卫为主的各级军事组织的机构编制和人员设置,从上到下依次是:五军都督府、都司/行都司、卫、千户所、百户所、总旗、小旗。乌撒卫设置于洪武十五年,隶属贵州都指挥使司,下辖前、后、左、右、中5个千户所。按照当时的军事编制,每卫有5600人,长官司为指挥使,每个千户所1120人,千户所下设10个百户所,每个百户所为112人,百户所设2个总旗,每个总旗下设5个小旗,每个小旗为10人。明制规定:一人从军,全家前往;军士如无妻室,则由政府予以婚配,并随军前往。按万历《贵州通志》每户除正军外还有三人的记载概算,明初入驻乌撒的军士及家属就有16800人左右。从明初卫所官兵的职能与士兵的来源和组成看,其常规职能包括:操练、屯田、巡捕、备御、出哨、戍守、漕运、军器等

 

        明代卫所军士的来源大概为5种:即从征者(原来参加农民起义军的诸将所部兵丁)、归附者(元朝军队、元末各起义部队和割据势力部分向朱元璋投降者)、谪发(因罪被罚充军者)、垛集(征兵)。其中,“垛集”又称“三垛户”,是把同一来源地区的军士分配到同一卫所,使新建卫所的军士来源相对较为稳定。一垛中,人多的为“军户”,其余两户为“贴户”,军户应出一名兵丁,称为“正军”,“正军”死亡或因故无法服役,由贴户补充。明朝卫所官兵都有军籍,世代袭替,称为军户。再说,政府为了保证军队兵源不绝,稳定官兵安心服役,使军士“有亲属相依之势,有生理相安之心”,家属是被要求随军的。这就形成了一人从军、全家前往、家属同守、军屯合一以及军政合一的卫所屯垦人员格局。

 

        《威宁县志》记载“明洪武十四年九月,颖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西平侯沐英副之,赵顒为前锋,蓝玉副之,率师三十万讨云南。至湖广,分沐、蓝由四川出会理,循金沙江至滇;遣胡海洋、郭英、陈桓等领兵五万,由四川永宁趋乌撒(今威宁)。友德率大军由辰沅趋贵州,下普定(今安顺),戊寅克乌撒,留赵顒合四指挥镇之......后复叛,以英复为总兵,费聚副之征乌撒乌蒙。上喻'勿与蛮于关索岭上,当分兵掩袭’。沐英自大理还,会击乌撒。大军既集,诸蛮降”。实际上,在洪武十四年(1381年)八月,朱元璋就令诸将简练将士共249100人以备南征。这支队伍先至湖广,沿途招募地方部伍,征南大军人数才达30万人。

 

        洪武十七年(1384年),傅友德、蓝玉率征南大军班师回朝,留沐英镇守云南。在明朝征南大军彻底平定云南以前,为解决迫在眉睫的军队给养问题,沐英等即奉诏“留从征军士九万余人,分布各郡县屯田”,并且令其“世守之”。

 

        洪武十九年(1386),沐英上奏朝廷:“云南土地甚广,而荒芜居多,宜置屯,令军士开耕,以备储待。”(《太祖洪武实录》卷140,第8页)得到了明太祖的赞同,并下令“缓其岁输之粟,使彼乐于耕作,数年之后征之可也”。沐英其镇滇10年间,大兴屯田,劝课农桑,礼贤兴学,传播中原文化,对西南安定做出杰出贡献。朱元璋曾说:“使我高枕无南顾忧者,沐英也”。《威宁县志》记载“傅正文亦充屯田长,相分布部兵屯垦北关至下坝一带”。“北关”即乌撒卫城北墙外一带(现在也叫北关,在建设东路南侧建筑公司宿舍一带),“北关至下坝”,有下坝马姓、松林马姓、撒姓、尚官屯的张姓等居住。乌撒卫开辟之初,最先屯垦的是大桥七屯,《威宁县志》记载“(王)德源命其长子绳武充屯田守屯垦大桥一带,分兵布将,创兴七屯:外家屯、陈选“屯、卯官屯、杨旺屯、耿家屯、乌木屯、海子屯”。从乌撒卫城往西到杨旺桥,都是来源于固原的下坝马姓、马家屯马姓、松林马姓、海子屯李姓、所姓、张姓、撒姓、卯姓等屯垦,屯与屯之间相距不远,可鸡犬相闻(如图4)。也符合明初军屯“同一来源地区的军士分配到同一卫所”的屯垦原则。

 

          换句话说,当时的屯田更是一种军队安置或者是移民安置,在谱安《瓦姓家谱》中还有“奉旨不准回籍,旋以年老弃官,偕退役同事五姓于忠顺里绿水冲、阿鸡营一带垦荒报亩为业”的记载,可证明当时的卫所移民情况。

 

结语

 

        在考证“柳树湾”的过程中,在云南昭通市鲁甸县新冲张姓坟山中,有张母董老太君碑,说到“祖陕西平良府撒金桥下柳树湾居住贸易贵州大定府威宁州所属落业于上家屯”。这显然是记忆中的混乱,撒金桥是个古老的地名。在西北的撒金桥只有西安市,现为一条街道,为南北纵向,南起大麦市街北口,北至莲湖路中段的老关庙十字正南,长约800。在南宋和元代称为铁炉街,明代改为铁炉坊,清末以沙姓人住此街北段,得名沙家桥,后改为洒金桥。

 

        根据董老太君碑文中说的“撒金桥下柳树湾”,我们实地走访了当地一些老人,都说没有听说过“柳树湾”这个地名。西安回坊的丁旭先生说:“陕西回回迁出去都将地名带出去”,意思是说过去的陕回每到新的地方,也起个故乡的地名。那么,会不会在元明时期,撒金桥附近也有个叫“柳树湾”的地名,撒金桥城市化以后,这个地名就消失了。通过卫星地图搜寻,在距西安往南100公里左右的地方有个“柳树湾”的地名,沿108国道南行,经过周至县城及马召镇后,就进入秦岭,地图显示“柳树湾”在陈河镇附近。陈河镇距马召镇有二、三十公里,镇的行政中心只相当于威宁县的一个行政村规模。寻问了若干个当地人都不知道在该镇附近有叫“柳树湾”的地名。但这条路是未修G5高速以前西安通往汉中的唯一通道。在古代也许是重要的交通线。那么,从渭河平原进入秦岭二、三十公里的柳树湾会不会是古代的一个驿站之类也未可知。在此仅作一种“柳树湾”的可能而不是在元明时期具有军事地位作用的固原柳树湾。

 

        再者,也有汉族家谱说他们的先祖是从南京柳树湾随军迁入乌蒙山地区。在明故宫的遗址上有一块明万历四十年九月初九立的大石碑,碑文说:“看得疏通沟渠乃王政要务,除十三门内大小沟渠陆续疏通外,唯洪武岗以东,从工部门首下北,东城兵马司门首下北,标营、柳树湾、关王庙、太医院等处过西下北各沟,向来不得下流之处,所以虽经疏浚,水仍不行”。碑文说明:柳树湾的地名在明代确实存在,而且就在明宫城附近。其位置在东城兵马司与太医院之间,即与现在的石门坎相去不远的南京城东南角

 

 除此之外,全国尚有山西柳树湾、威海柳树湾、淮安柳树湾等等,但都与乌蒙山回汉民族记忆中的柳树湾相差甚远,不必赘述。

 

综上所述:

 从固原的历史和固原——乌撒卫有关的徐达、费聚、沐英的军事历程以及沐英部分士兵的原乡地“柳树湾”、“柳树巷”、“开城”、“寺口子”、“李旺堡”等历史记忆中,笔者认为,乌蒙山地区部分回、汉民族的祖籍并非南京的“柳树湾”,而是固原彭阳县城阳乡刘河村的“柳树湾”。洪武十六年“留从征军士九万余人,分布各郡县屯田”,与洪武二十二年(1389)冬,沐英在觐见明太祖后返回云南时,“携江南、江西人民二百五十余万人入滇。给予籽种、资金,区划地亩”,将其分布于云南临安、曲靖等郡县,并奏请得“移山东、山西、江西富民六十余户以实滇”。以及次年沐英又奏请获准“移湖广、江南居民八十万实滇”是有区别的,不可与“南京柳树湾”的这次移民相混淆。

 

        可否在彭阳柳树湾建设“威宁明代军屯移民纪念园”或“纪念碑”、“纪念馆”等纪念设施,有待威宁、彭阳两地的领导、专家和有识之士进一步论证,形成共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下一个五年,固原将这样发展!
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历史沿革
说说西吉县的来历
【连载】逐日:二爷爷光辉的一生(三十)
沐英家族与宁夏历史的“藕断丝连”
放羊娃1914年走失,亲人2014年找到!回族马德林名字写进汉族家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