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茶之九难到一杯好茶(四)从蒸青饼茶到炒青绿茶

当鲜叶采制完成,下面该是制茶了,在《茶经》中,制茶称之为造,并列出了制作当时茶饼的七个步骤,只有这样的一段计话:“﹍﹍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

吴觉农先生对于唐代茶饼的制造法,进行了总结,他认为《茶经》中是可以看到一个完整的茶的采集和制作的过程。如采集可以归纳于下面三点。

采摘期:农历二至四月间,即春采(春茶)。

采摘时间:晴天,凌露采。

采摘标准:长四五寸而粗壮的嫩梢。

而饼茶的制造过程,其工艺也能表述如下:

带有框的是主要工序,也能从《茶经》中看到,当然在这些工序过程中,吴先生补充了一些工序,这样使得整个过程更加的清楚。当然这里还有一些关于工序的解谈,如封茶的封,应为包装,当然包装后也是需要藏起来的,自然封藏也是适用的。

普洱是怎样炼成的

上述的茶饼制作在现代已经不再见到,我们今天谈茶的制作,主要讲的是近代的以炒青为代表的绿茶,以发酵为核心的其它茶类的制作,在介绍制茶的具体工艺对于茶的品质影响前,我认为还是有必要介绍一下有关制茶的历史变革。在这方面请允许我引用吴觉农先生在《茶经述评》中的讲述,我认为吴老先生的这些文字非常的详实,需要更详细的请参考《茶经述评》这本书。

其文如下:

唐代是中国第一个茶之盛世,一方面是制茶技术的兴起,更重要的是唐在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达到了一个很高的程度,正如俗话所说,盛世瓷乱世金,而瓷器很多时候也是跟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联系。当然在唐的饼茶出现前,茶已经经历了漫长的阶段,通常这段时间的茶是以煮着吃,如唐代皮日休在《茶中杂咏诗序》中所说:“自周以降,及于国朝(唐),茶事竟陵子陆季疪(陆羽字)言之详矣。然季疪以前称茗饮者,必浑以烹之,与夫瀹(以汤煮物)蔬而啜者无异也。”

制茶工艺来源于民间的长期实践,到了秦汉以后,才有如三国魏时张《广雅》中所说的制茶方法:“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饮,先炙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复之,用葱、姜、橘子芼(即羹)之。”这里的茶已经是先做成一个饼,后再煮成羹或煮汤饮之。

到了唐代,茶的种类已经很多了,“饮者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者”(见《茶经》之六之饮)。这些茶种,只有原料老嫩、外形整碎和松紧的差异,但制作工艺基本相同,为蒸青不发酵的饼茶,而蒸青法的发明,是制茶技术史上一大进展。在当时最负盛名的“贡茶”即宜兴阳羡茶和长兴顾渚紫笋茶都是以蒸青制法。

其实在唐时,除了蒸青法制茶之外,还有另一种制法,就是我们比较熟悉的炒青法。如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有“自傍芳丛摘鹰嘴,斯须炒成满室香”之句,旋摘旋炒已经成为唐时的另一种制茶方式。当然到了宋代,最名的北苑贡茶的制法,延用着唐代的制茶方式,但较唐代更为精巧细致,特别是茶面的纹饰在要求精美的同时,益趋向于浮华。赵汝砺《北苑别录》对当时的制茶方法有了较为具体的论述,主要工艺包括:蒸茶、榨茶、研茶、造茶、过黄。于《茶经》的制茶法相比,其差别在于蒸茶前进行了再四洗涤,二是捣茶改为了榨茶,榨前进行淋茶;榨后研茶;三是改焙茶为过黄。北苑茶的制法主要是要出膏,把茶之汁液榨出来。

元代王祯在《农书》中对当时的蒸青茶工序进行了具体的说明。

“采讫,以甑微蒸,生熟得所,蒸已,用筐箔薄摊,乘湿略揉之,入焙,匀布,火焙令干,勿使焦,编竹为焙,裹蒻复之,以收火气。茶性畏湿,故宜蒻收藏者,必以蒻笼剪蒻杂贮之,则久而不浥。宜置顿高处,令常近火为佳。”

从唐、宋到元代,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蒸青工艺技术,其产品的演变从大饼茶至小龙团,由团茶到叶茶。到了明代,已有较多的史料记述炒青制法,这种制法,进一步发挥了茶叶的香味,是我国制茶技术上的又一次重大发展。明代发展炒青制法以后,相继出现了晒青、烘青,再发展到全炒,制茶技术的较快发展,制茶花色的多种多样,为发展绿茶以外的茶类打下了基础。

因此明代的炒青制法在整个制茶史中还是具有重要的地位,在明代茶叶古籍方面,有张源的《茶录》、许次纾的《茶疏》和罗廪的《茶解》,都对制茶情况进行了较为具体的叙述,这里我们来看下许次纾的《茶疏》在炒茶中的详尽描述:

“生茶初摘,香气未透,必借火力以发其香。然必不耐劳,炒不宜久,多取入铛,则手力不匀,久于铛中,过熟而香散矣,甚且枯焦,不堪烹点。炒茶之器,最嫌新铁,铁腥一入,不复有香,尤忌脂腻,害甚于铁……。炒茶之薪,仅可树枝,不用干叶,干则火力猛炽,叶则易焰易灭。铛必磨莹,旋摘旋炒。一铛之内,仅容四两,先用文火焙软,次加武火催之,手加木指,急急钞转,以半熟为度。微俟香发,是其候矣。急用小扇钞置被笼,纯棉大纸,衬底燥焙,积多候冷,入瓶收藏……燥湿不可相混……一叶稍焦,全铛无用……”

从上述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只铁锅炒茶景像,运用高温杀青的炒青制法,增进了绿茶的色香味,于当令全手工的炒青方式已经没有多大区别了,如炒茶的手法、防焦防沾染异味、火候撑控、投叶量等方面都还有现实意义。

——摘自《茶经述评》第三章第二节《茶经三之造》述评。

对于近代绿茶的制作中,有炒青和烘青二种方式为主,其中炒青最为普遍,中国大部分名茶均以炒青绿茶的形态出现。我区的定海山茶中的绿茶,如芽茶、绿珠都采用了炒青工艺,只不过在技术工艺上,更多的依靠了当代茶叶机械设备发展的成果,使得各类机械在茶叶加工中代替了大部分的手工炒制,使得绿茶制作的稳定性更好,茶叶品质更为稳定。在下篇我以定海山茶东海绿珠制作过程为例,来简要说明炒青茶的相关工艺与品质把控要点。

欢迎讨论

作者简介:邱立军 定海区农技推广人员 高级农艺师 悠果农艺主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徽茶发展经历了怎样的历程?从徽茶崛起看懂中国饮茶文化的发展
茶事 | 制茶方法流变
再述普洱茶正确的传统工艺
10分钟看完《中国茶文化学》
中国历代主要制茶方式概览
【听作者说】蒸青绿茶 紫笋茶饼(有声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