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的图书馆


敬畏,清醒和柔韧

在凯原法学院2018届秋季毕业生毕业典礼上的

交流分享

凯原法学院2008届院友 李岳


尊敬的各位师长、各位学弟学妹、各位来宾:


大家下午好!我是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08届硕士研究生的一员,我叫李岳,目前在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担任一名法官。


能够再次回到母校,以学姐的身份,与即将毕业、奔赴社会的学弟学妹们做一次交流,我感到非常荣幸,也异常亲切。10年前的这个时候,我像你们一样,怀着最好的憧憬和最深的不舍,聆听师长的寄语和教诲,这也许是我们漫长学生时代中最后、也最重要的一课。


回到母校,站在这讲台上,站在这让我敬畏且向往的、这传道授业解惑的方寸之地,让我感到一些惶恐,对于今天交流的主题也颇费踌躇。一方面,我的眼界、学识和阅历都不足为道,不足师法,因此不敢夸谈——甚至不敢谈及做一名法官的心得、体会、感悟,在在座的各位师长、特别是孔院长面前班门弄斧。另一方面,在与你们交往的过程中,我常常为现在的学生在智识上的早慧感到惊叹。相比于10年前的我们,你们不仅仅是在学术视野和知识领域上完成了迭代。当这个时代的信息洪流已经(在褒义上)弥漫了校园的高墙、浸没了象牙塔的尖顶。很难说你们还没有踏上社会,因为社会与校园已然不存在截然的分野,你们所立足之地,就是时代所立足之地,就是社会所立足之地。你们在学生时代就有了更完备的对社会的认知、对人生的规划、对理想和现实的平衡感的拿捏。我很难说比你们看得更高、做得更好、想得更透彻。正如孔院长致辞中所言,一切经验之谈“都替代不了你们自己的亲历和体验,甚至不能使你们避免失误和挫折……不论怎样仰望天空,最后都要你们自己去脚踏实地。”这里,我谨作为一个提前积攒了一些亲历和体验,提前遭遇了一些失误和挫折的样本,与大家做一些感性的分享。接着孔院长所讲的人格、情怀和志趣,狗尾续貂地谈一谈如何对抗理想的消磨。


2008年起,我进入闵行法院工作,至今已满10年。在这个法律“浓度”很高、工作强度也很高的职业里,最检验一个人理想成色的,往往不是五光十色的诱惑与喧哗,不是轰轰烈烈的交锋与冲突,而是日复一日、案复一案的倦怠,是一餐一饭、柴米油盐的琐碎,是那些在理想和现实的夹缝中做出的微小摇摆和退让,是逐渐将法律视为一种生产工具并开始感到心安理得。要对抗这种缓慢的消磨,我常常提醒自己:


一是对“人”保持足够的敬畏我本来想更完整地表述为,对法律和被法律定义为法律主体的“人”保持足够的敬畏。但我想,作为一名法科学生,对法律的尊崇已经成为一种自觉,因此这里更强调“人”的因素。法律将人高度抽象为一个质点,但在实际的法律工作中,这个质点会重新还原为一个有其来龙去脉、有其筋骨血肉、有其喜怒哀乐的人。那些安放在法律条文中的冰冷概念,也会重新展开其蜷曲的维度,形成具体的意象。这两天,《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以及电影原型“陆勇案”的不起诉决定书在朋友圈中屡屡刷屏。我们看到,“被不起诉人陆勇”这七个字,其背后包含的,十几年间因罹患白血病试用、购买、为病友代购未经国家批准的印度仿制药的经历被展开为法律文书上1000余字的事实查明,而其间生存的渴望、现实的磨难、情理与法理的交锋又被艺术加工为2小时的电影。有位博主这样评价,“推荐每位学法律的同仁都去看看,对我们的职业一定会有更丰富深刻的理解”。可以说,我们必须理解一个“人”的厚重,才能感受到这份职业的厚重——因为我们以法律之名所作的哪怕是最微小的行为,也可能会对一个人的一生产生扰动、震荡甚至是转折——我们才会更加戒惧、更加悲悯、更加勤勉,并以这种姿态去投入工作、去拥抱生活。


二是对认知的局限保持足够的清醒,对学习保持持久的热情工作后,我们更倾向于把时间花在学习和更新实用性、技能性知识上。当然,不能否认,专业的知识、精纯的技能是任何一种法律职业的立身之本。但在法官这个工作岗位上,我也常常感慨,诉讼往往是一段社会关系、一段法律关系发展的最末端,只有向前回溯,更好地理解其产生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制度和政策安排、运行机制和结构等等,才能更好地实现案结事了。这里的“事了”不仅仅是指当事人意义上的“事了”,也指法官心目中的“事了”——在个体能力所及范围内,在种种处理思路中,使案件获得个案公正和社会正义的最优组合,在心理获得一种起码的自我确信和安稳。我们还应该保持一点动态的、发展的认知能力,法律与秩序从来不是一个静态的框架,特别是在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就像一列高速过弯的列车,你可以同时看到它的头和尾,看到这个10年与上个10年遥相呼应。特别是处理那些经年形成的案件时,你会看到的根植于过去的社会关系,如何被收束到新的秩序中。这些都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充实,不断向更深处探究法律的价值和意义。也是在这个意义上,各种法律职业必将殊途而同归。我们法院的老院长、现一中院院长黄祥青博士曾经很恳切地对院里的年轻人说,一个人35岁以后就不容易形成新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去年,我也到了一脚踏过中青年分界线的年纪,对这句话有更深的体悟或者说是“切肤之痛”。因此,也希望学弟学妹们,在工作之初就尽快找到工作与学习的结合点和平衡点,建立和保持终身学习的习惯。


三是在性格上保持足够的柔韧深圳市南山区法院的迎面墙上镌刻的是这样一句话:选择与法律站在一起,您将变得无比强大。我觉得可以做两种理解,从当事人的角度来说,这是一种尊法守法的倡导;从法官的角度来说,也可以理解为,法官之所以拥有强大的权力,是因为与法律站在一起。而当我们与法律站在一起时,是选择隐身其后,让法律以其刚冷的面目示人;还是挺身而出,以人性中温暖的那些因子,去中和法律适用于具体案件时,带来的几乎不可避免的、手术般的阵痛,这是一个不断选择、不断修炼的过程。面对尖锐的矛盾、粗粝的现实,大家总有回避的冲动,因此,保持一种柔韧的坚持显得尤为重要。美国纽约东北部的撒拉纳克湖畔,镌刻着特鲁多医生的铭文: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从结果论的角度可以翻译为,偶尔能治愈,多数是缓解,总是去关怀;从方法论的角度可以译为,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安慰,总是去关怀。法官常常被比作医治社会关系的医生,在这句铭文中,无论是从略显无奈的结果来说,还是从满怀悲悯的方法来说,两者都可以找到共同之处。当然,不仅仅是面对法官这份特定的职业,在生活中,在工作中,柔韧的力量也许都会来得更长远、更辽阔。


四是在生活上保持获得幸福和给予幸福的能力想跟大家分享的第四点体悟是,去呵护家人、朋友和同事,去善待身边最亲近的人,去慎重对待每一份感情和牵绊,学习欣赏、包容、忠诚、信任和责任。因为生活在一个稳定而幸福的“小环境”中,我们相对更容易获得心理支持,更利于塑造圆满性格,去适应“大环境”不断的变化、压力和挑战,去携手攀过山高岭陡,也渡过山寒水瘦。


正如孔院长所说,“名校要培养有健全人格、家国情怀和高尚志趣的时代之子,培养能够仰望星空、志存高远、博学笃行、追求卓越和追逐梦想的国之栋梁”。而你经过的每一个卓有意义或凡常普通的晨昏,做过的每一个信誓旦旦或波澜不惊的抉择,经过的每一段笃志前行或信马由缰的历程,都将具象你的志向,承载你的理想,完善你,成为你。


最后,衷心祝愿每一位师弟师妹再展才华,事业有成,青年的动人之处就在于勇气,和你们的远大前程。也借用这次难得的机会,向母校的老师们,表达我最诚挚的尊重和感谢。


谢谢大家!


2018年7月4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法官何帆“关于人性”的演讲缘何动人
毕业8年找不到工作,这姐们想了一个无比机智双赢的对策...
民法总则与公司法适用专题研讨会在上海徐汇法院召开
王新清勉励法学院新生坚持诚信
江苏新添一家法学院|江苏师大(原徐师院)法学院成立|业界大咖谈法律人才培养
国际法院首位中国籍女法官薛捍勤受聘复旦大学法学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