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德经》全息哲学简牍15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容;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动兮若无止。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古代善于修行之人,体微妙之理,悟玄远之机,非常人能堪透。因为捉摸不透,只能勉强如此描述:其谨慎如冬天履冰过河,其警觉之高,犹如防备四周之不安,其庄严有仪容,其动止优雅如冰雪缓缓消融,其淳朴如天然,其豁达如深谷,其平常如浊水,其安静如大海,其行若无休止。谁能使混乱心绪安静下来,如水澄清,谁能静中求动而缓慢成长?体悟保持这个“规律”的人不会自满。正因为其从不自满,所以能够去故更新去伪存真。


养生即是顺应宇宙至极真理而使物质、精神转化的休养生息。今人学习哲学,先祖的智慧哲学思想根本未曾涉猎却迷醉于西洋哲学,即使明白物质、精神是矛盾统一体,互相依存互相影响互相转化,可是关于“转化”的哲学逻辑就不能自圆其说了。满脑子功名利禄或者唯物实证的名相,也不可能参透物质、精神转化的微妙玄机,如果深入释道儒文化精髓而不是教条主义地思考,大约不难明白东方哲学的智慧真谛。世界观决定人们的思维、语言和行为方式,教条主义的世界观不可能与生命、自然之本然规律相应,也就必然不养生了。



  唐密梵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手相——手指关节大小的解读
探讨一个哲学问题:人始终会死的,那为什么还要活着?
我飘飘何所似,不过幽幽一身影…
舍得的哲学
古人的快乐哲学:物质上简单一点,精神上丰厚一点
高考政治哲学常识:精神是不是万能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