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日物种故事|四川山鹧鸪:“鸟类大熊猫” 营巢智慧高

天空中看不到它飞翔的身影,树梢上听不到它的鸣叫或歌唱,而在林地之中,它的“吃住行”不仅颇具特色,还充满智慧。这就是被誉为“鸟类大熊猫”的我国特有鸟类、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四川山鹧鸪。

四川山鹧鸪 (图片由作者提供)

四川山鹧鸪名字中的“四川”二字,就已说明了其家乡是四川,但并非四川全域都是它的家,只有在屏山、甘洛、马边、峨边、沐川等5个县,才可能见到它的踪影。

颜值不高,好像农家散养鸡

在世界山鹧鸪属的21个物种中,四川山鹧鸪算是中等大小的,雄鸟体长303毫米至320毫米,体重410克至470克,雌鸟体长285毫米至295毫米,体重350克至380克。在形态方面,雄雌鸟虽有差异,但基本特征相同,比如头顶褐色、眉纹白色、胸部具有宽阔的栗色环带和喉近白色等。

四川山鹧鸪最理想的栖息地是海拔1000米至2000米之间的常绿阔叶林,尤其是林下植被丰富的地带。它们的活动通常是单独或组成小群体,每一群体的个体数量一般是5只至6只。

就像农家散养的鸡那样,四川山鹧鸪喜欢在地上刨食,它们靠着脚上坚硬的爪刨开地面上的泥土、落叶,寻找埋藏于其中的食物。白天,四川山鹧鸪基本上都在地面上刨食,到了夜晚,才躲到竹枝或灌丛上过夜。

最适宜四川山鹧鸪建巢的地方,是海拔1300米至1500米之间的山地森林中的地面上,且大多数位于这里的枯树椿基部。它们的巢近似球状,由枯枝、树叶和竹叶搭建而成,进出口设在侧面,看上去就像一堆干枯的枝叶,极具隐蔽性,很难被发现。有研究人员风趣地说:“四川山鹧鸪颜值不高,但营巢的智慧很高。”

四川山鹧鸪性情机警,擅长藏匿且奔跑速度快,在遭遇敌害时,它们往往采取静伏不动、奔跑逃避两种方式应对,只有在非常危急的时刻才会起飞。但是飞不出多远,它们就又落回地上,迅速钻进草丛、灌木或竹丛中躲避或是逃跑。

3种鸣声,虽有区别但使用时会相互交叉

每年的4月到6月是四川山鹧鸪的繁殖期,成年雌鸟一次能产卵3枚到7枚,并且主要负责孵卵,雄鸟则负责警戒。破壳而出的雏鸟很快就可跟着亲鸟活动。

在繁殖期,雄鸟会经常发出不同音节的鸣声。研究人员通过对繁殖期雄鸟鸣声的录音研究分析,发现雄鸟常见的鸣声基本有单音节、双音节和多音节3种。从鸣声的持续时间上划分,单音节持续时间长,双音节次之,多音节较短。3种鸣声虽有区别,但在发挥作用时会被交叉使用。

雄鸟繁殖期的鸣叫,始于繁殖领域的确定。每年一旦繁殖领域确定,雄鸟就开始在领域内鸣叫,鸣声的作用主要有两种。一是用于警戒和保护领域不受干扰,防止竞争者进入其地盘,以保证繁殖空间和食物资源的充足与安全。用于这类情形的鸣声,持续时间长短不一,是由外界干扰和天敌压力的不同而决定的。二是在求偶时,雄鸟发出的求偶鸣声,这主要是对雌鸟的呼唤,可以使雌鸟确定雄鸟的位置,顺利地找过来。研究人员曾在不同区域回放雄鸟的一种频次较快的求偶鸣声,每次都有雌鸟找来。

保护结硕果,种群数量20年增长1.2倍

四川山鹧鸪为单一种,无亚种分化,分布区域极为狭窄,种群数量非常稀少。据2000年的调查统计,四川山鹧鸪总数约为1000只,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濒危等级,也是我国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为了拯救四川山鹧鸪,各相关地区进一步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尤其是2000年以来,在部分山地大面积播种了本地的阔叶树树种,使阔叶树次生林在山坡上重新生长。同时,相关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力度也不断加大,比如有“四川山鹧鸪之乡”之称的沐川县建立了总面积达36.6平方公里的芹菜坪四川山鹧鸪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宜宾市的屏山县建立了总面积35平方公里的四川山鹧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多年来,研究人员对四川山鹧鸪的种群数量、分布情况、栖息繁衍、保护管理等开展了一系列科学研究工作。经过不懈努力,如今保护拯救工作已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20年底,四川山鹧鸪的种群数量已超过2200只,而在2000年,其种群数量仅有1000只左右。照此坚持下去,四川山鹧鸪家族定会逐步兴旺起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猛禽之二——燕隼
鸟类之最:灰山鹑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四川山鹧鸪
圃鹀
【鸟类大全】 鸽形 鸠鸽科 针尾绿鸠
蜗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