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学智慧 | 周馥家族百年传承秘方 “但愿子孙还积德 闭门耕读传家声”
userphoto

2022.06.09 广东

关注

1901年11月6日,晚清重臣李鸿章已到弥留之际,因种种难了之事难以瞑目,此时,在病床前久待多时的老人抚上了李鸿章的双眼,“公所经手未了事,我辈可以办了,请放心去罢。”

这位安慰李鸿章并送他最后一程的人,就是后期洋务运动的实际操盘手——周馥

周馥(左)与李鸿章(右)

此后,周馥历任山东巡抚、南洋大臣等职,带领后人从安徽至德走向了山东、江苏等沿海一线,并逐渐形成一个文理并重、百花齐放的名望大家族,时至今日,周馥后人依旧承继着家族光辉,在各领域散发光彩。

周家代有才人出

由周馥向前追溯,周氏一族早已在历史长河中留下过些许印迹。

周馥先祖周昉,是唐高宗李治时期的中丞,后因武则天称帝辞官,举家搬迁至安徽至德,周氏族人在此另开门路,广续家业。

晚唐,周家有周繇、周繁二兄弟,分别以诗闻名、以文名世,时号“至德二周”。

宋代,有“尽忠于宋,不愧于天”的武将军周泰星。

周馥全家福

清代,沉寂百年的至德周氏一族再度勃兴,到周馥及其后人,更是代代皆有才人出。

周馥早年以科举为业,后投笔从戎入李鸿章幕僚,协助兴办洋务三十多年,并致力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参办复旦公学(复旦大学前身)和安徽公学。

周馥

周馥育有六子,除一人早夭外,其余五人都走上仕途,以四子周学熙最为人所知。

周学熙两度出任北洋政府财政总长并兴办实业,是北方现代工业的奠基人,被誉为“北国工业巨子”,与张赛并称“南张北周”。

周学熙

至周馥孙辈,大多是经商与做学问兼备,如周叔弢(周馥长子周学海的第三子)是著名实业家、大收藏家和国家政坛要人,曾任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

同辈中还出了几位收藏大家,如邮坛泰斗周金觉、金石收藏大家周季木、敦煌壁画收藏家周叔迦、戏剧文献收藏家周明泰等。

周叔弢

周家至周馥后的第四代、第五代,亦是人才济济。一批批专家学者自周家而出,躬耕于建筑、医学、地质、生物等多个领域

在学术界有一句话,“周家的教授多得足以办一所大学”,足以见得周家人才辈出之势。

“但愿子孙还积德”

常言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周馥家族之所以能够历经百年而不衰,与周氏一族乐善好施的家风有着一定的联系。

周馥本人是至德县公认的乡贤,为家乡建设以及乡民生活做了很多贡献。周馥为朝廷重臣,但一生勤俭持家,将节省下的银钱用于接济乡里,为家乡建大桥,建学校,修寺修庙,建免费医院等

周馥的夫人吴氏平时亦省吃俭用,曾将存下的一万两银子用于购买农田作为义庄,命名为“乐济会”,赈济桑梓灾民,这也是至德县的第一个慈善机构。

吴氏不仅自己乐善好施,对子女的教育也注重向善念引导。她从小就教育子女要勤俭、善理财、怜孤寡、助乡邻。七十大寿时,坚决拒绝儿孙们为她大操大办的想法,引导他们将做寿的钱用于操办慈善事业。

周馥夫人吴氏

四子周学熙后来位居高官,成为闻名遐迩的大实业家,也一直保持着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谨记母亲教诲,热心于家乡的福利事业,为家乡:

捐建农林公会,

兴办商业讲习所和中医传习所

建秋浦电灯厂和东流码头、文庙大成殿

建“寿”字崖山房、铁佛寺万善桥等

周学熙之子周志俊也曾在老家至德创办敬慈小学,仁惠诊所,延续积德行善的家风。

“闭门耕读传家声”

周学熙为儿孙留下的《示儿最后语》中,一句言:门祚兴衰原有自,愿儿诗礼教诸孙。或许,周馥家族百年传承的又一秘密正隐藏于周家子孙的读书声中。

周馥家族“好读书、重读书”。周馥本人尤其喜爱历代佳话、诗话,曾写下大量的著作篇章。周学熙与其父亲一样,也好吟诗作文,留下过许多诗作。

周馥《负暄闲语》

周学熙《止庵诗存》

在读书的内容上,晚清社会西方读物日渐流入,周馥早年间同样推进西学,但他晚年重拾“诗礼传家”,在子孙后辈的教育上以中学为根基,其后人也一直传承着重中学的教育观念。如:

周学熙曾创办家族内部的读书会,取名“师古堂”,不仅为子孙规定必读古典书目,而且延请塾师为其教授儒家经典。

周馥重孙周一良的课表写着:读生书《礼记》、《左传》;温熟书《孝经》、《诗经》、《论语》、《孟子》。

”以中学为根基“并非否认西学之书。周馥曾言:儒家“圣贤之语,皆指身心事物上说”,儒家经典教的乃是做人的一套学问,中学根基不稳,难免会难以秉持儒家传统的道德观念。

或许,在阅读经典中明白人生哲理,在圣贤言行中敦厚自己的品格,这才是周馥家族重视读书,更重中学的价值所在。

时代百年沧桑巨变,周馥家族百年传承延续,只应了苏轼诗中的那句话:“忠厚传家久,读书继世长”。

厚德传承学院,通过梳理古今中外众多有影响力家族的传承脉络,在此基础上分析各种工具与方法在实践中的主要作用,总结出一套凝聚着先人智慧、社会规律与现代特色的方法论,并和实践路相结合,为家族传承打下系统扎实的根基。

我们凝聚【家族办公室】、【家族传承学院】、【慈善顾问】三大板块,以“依道·厚德·兴家·有为”为核心理念,通过个性化服务陪伴家族传承。

家族传承是我们的朴素信仰

而以血缘为纽带建构的家族

则是我们每一个人安身立命的“道场”

家族传承

也从来不是“家族”们才会思考的问题

它给了我们每一个人

从长远回望当下的视角

厚德传承学院

◆家族办公室◆

◆家族传承学院◆

◆慈善顾问◆

依道   厚德   兴家   有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传统中的家规”之七十:安徽池州东至周氏——六世书香 百年家风
悠悠家风传古今
政商学界皆出名人的周家 有什么样的家规?
植根于血脉中的“耕读”家风传承
从蓬门小户到名门望族:他们家的人才'足以兴办一所一流大学'
吟咏唱怀满乡间——明清两代狸桥地区的诗歌创作(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