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33岁辞官归乡,他后半生却玩出人生新境界!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这首小诗叫《苔》,是清代诗人袁枚的名作。

它曾经鼓励过无数人,苔藓多生长于阴暗潮湿之处,但其实它们也有顽强的生命力量,有自己生长的不屈意志。

比起春日里姹紫嫣红的花朵,苔藓显得如此普通,毫不起眼,可它再卑微,当阳光倾照的时候,也会绽放独特的美丽。

诗人袁枚,是清代有名的文学家,他前半生可谓是学霸式的人生,12岁中了秀才,24岁二甲第五名中进士,选中翰林院庶吉士。

他在工作上也刻苦努力,颇有成就,曾任沭阳、江宁、上元等地知县。

他在职期间,不惧权贵,推行法制,颇有政绩和声望。

身处官位,却能体察民间疾苦。

马嵬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例如这首《马嵬》,袁枚对唐玄宗杨玉环之爱情故事提出新的观察视角。

石壕村是百姓们居住的地方,长生殿是当年玄宗贵妃七夕盟誓之地,两相对比,更凸显出袁枚对所谓权贵的轻蔑鄙夷,对底层人民的深深同情。

袁枚循规蹈矩的前半生,都按照既定的步调走着,与大部分读书人一样,读书、做官。

他与纪晓岚被称为“南袁北纪”,如果按照这条路继续走下去,年轻有为的袁枚在官场上一定能更上一层楼。

对于许多士人渴求的事情,袁枚却渐渐感到无趣,官场是最大的江湖,他不愿随波逐流,一位胸怀大志的高洁之士,自然不愿委曲求全。

不如挣脱名利的缰索,自在归隐,岂不乐哉?

乾隆十四年,父亲去世,33岁的袁枚辞官养母,隐居于南京小仓山随园,开启了后半生随心而活的日子。

袁枚对随园的改造十分上心,将其建成一个集山水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清幽私家园林,引得众人艳羡。

随园建成以后,袁枚还命人将围墙尽数拆去,让众人都能来此游玩,广交文人雅士。

环境很能滋养一个人的心境,身在随园,花草作伴,山水相依,袁枚的内心自然多了一份安宁和闲适。

他开始投入到自己的爱好之中。

比如藏书,袁枚小时候家境贫困,经常跑去邻居家借书,还留下了“书非借不能读也”的名言。

比如美食,袁枚在吃食方面相当讲究,他收集天下美食编辑成册,名为《随园食单》。

比如诗文,袁枚是个很高产的文人,常有人出高价请他撰写传记、墓志铭。他也时常与友人吟咏唱和,留下了大量的诗作。

所见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袁枚的诗自然典雅,意蕴深厚,情感真挚,又充满理趣。

袁枚还是一个不服老的人。

他年轻的时候就喜山水之乐,却因要照顾母亲,没有选择远游,直到他六十多岁服完丧,这才出发去各地游历。

独秀峰

来龙去脉绝无有,突然一峰插南斗。
桂林山水奇八九,独秀峰尤冠其首。
三百六级登其巅,一城烟水来眼前。
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伤焉?

这首《独秀峰》是袁枚晚年重游桂林所作,诗人见到独秀峰的高俊笔直,眼前奇骏的景感染了袁枚。

“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伤焉?”

这也正是他此生清高的写照。

他一定很庆幸年轻时做的那个决定,辞官归隐,选择一种自己想要的生活。

生命如何能浪费在那些勾心斗角上?

只有你选择出发,才能真的走到你想去的地方。

就像那处幽僻的苔,坚定地生长,也能绽放独一无二的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代“性灵诗人”袁枚十首小诗,其中一首曾刷屏【该文内有袁枚五言绝句《所见》《春风》《十二月十五日夜》《鸡》《苔》】
当你的生活不如意时,可以读一读袁枚的诗,读懂了一定会有所收获
山上春云如我懒,日高犹宿翠微巅——随心而行的袁枚
他是大清第一“网红”?一首小诗曾爆红网络,此诗尽显其成功之道
文旅文苑 | 雷子龙:邂逅陶渊明
袁枚《所见》,人生难得“真性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