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散文|喜峰口听风
userphoto

2023.04.10 广东

关注

在纪念长城抗战90周年之际,我来到河北省迁西县喜峰口。

登高远眺,只见雄峙千年的长城像一条巨龙,忽而峭立在断崖万仞的峰巅云天中,忽而蜿蜒在辽阔无垠的河川旷野里。敌楼、关隘、烽火台若隐若现,城墙、城堡、城门依稀可辨。

长风从遥不可知的幽远处赶来相迎。它抚今追昔行色匆匆,无论响遏行云,抑或呢喃细语,都是喜峰口千古不绝的回声。

1

长风旋绕着黄尘古道。

居险山深谷之中,绝壁危崖之上的喜峰口,是中原通往北疆和边陲的咽喉要道。古称兰陉,宋、辽、金时称松亭关。

“山云漠漠风嗖嗖,山头双冢知几秋。”传说,有久戍不归者,其父四方访寻,终与子在此相逢,不禁拥抱大笑,竟乐极而俱殒身,遂葬于龙头山上。

后来,“双冢”所在的悬崖石壁,竟凸现出酷似“喜逢口”字样的自然岩峰。大约至明永乐年间,松亭关便改称为喜逢口。

明代洪武初年,大将军徐达在万里长城上修建了32座重要关隘,喜逢口乃是其中之一。

明隆庆至万历年间,抗倭名将戚继光任蓟镇总兵官,在“双冢”前扩建关城。仰见四面群峰耸峙,遂将喜逢口又改称为喜峰口。

喜峰口依山修筑的城池,由三道城墙构成一个“日”字形防御体系。外围主城墙高5丈、宽3丈、长100丈,由石块从里到外砌筑而成。关城上设有火炮30余门,关门里建有3丈多高的火药楼。

关城西南松亭山脊与长城敌楼相连,关城北三关水河道桥城与喜峰山崖壁相交。关城城墙6个接触点均建有空心敌楼驻兵戍守。关城内侧设有宽阔的马道,可以登上长城环套城防守作战。

“北抵烟沙通塞北,东连山海接辽东。”喜峰口与东西两侧的青山口、董家口、潘家口等诸多要隘风雨与共,和万里长城一起组成了外控朔漠,内护华北的天然屏障。自古就是狼烟四起,战火频仍的兵家必争之地。

历经多次民族交融和朝代更迭,今天的喜峰口被时光的长河洗练成一道世间绝景。20世纪70年代,引滦入津工程潘家口水库修建后,喜峰口关城被淹没,长城犹如巨龙潜渊,顺着逶迤的山势一直伸向水库岸边,而后俯身扎入水中,又从对岸腾出向西盘旋崇山峻岭而去。

眼前,长城在浩浩碧波间若隐若现,浑然天成的北国雄奇与江南秀色,映现在长风如梦如幻的歌吟中……

2

长风抚慰着英魂忠骨。

“宵深烽火掠山头,滦水寒音呜咽流。悲壮杀声震天地,惨淡月色映刀矛……”

长城上随处可见的战壕和弹痕,见证了国民革命军第29军血战喜峰口的惨烈。

1933年,日寇继九一八事变吞并我东三省后继而挥兵南下,企图越过长城,再吞华北。

3月初,春寒料峭,漫天飘雪,河面上覆盖着厚厚的冰层。日军以两个旅团为主力,组成步骑炮联合纵队,夹杂伪蒙混合军3万多人,向长城喜峰口进犯。其先遣部队在坦克、装甲车的掩护下捷足先登关城外,随即放列向喜峰口炮击。

长城之上是家国。3月9日,国民革命军第29军奉命星夜驰赴喜峰口。

位于喜峰口关城北侧的老婆山坐北面南,护卫着山下的营城及通往孩儿岭的要道。此时,老婆山阵地已被日军占领,居高临下地控制着战局。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傍晚时分,我军由前锋部队组成500大刀敢死队,冒雪爬登老婆山绝壁,冲进敌阵勇猛轮刀砍杀。顿时,刀光闪闪,血光四溅,日军不待还击便人头滚落。

突然,炮弹暴雨般倾泻而来,数百朵蘑菇云冲天而起。日军增援大部兵力,发起了集团式反攻冲锋,500大刀敢死队生还仅23人。但其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狠狠打击了日军不可一世的嚣张气焰。

喜峰山为东北长城高地,占领之敌据此向山下疯狂瞰射。我军则避其猛烈火力,利用夜战、近战或绕其背后,出其不意予以反击。

3月12日凌晨3时许,趁着夜色星光,大刀敢死队沿滦河西岸绕至喜峰口北部潜入日军营地。手起刀落,正在酣睡的日军顿时身首分离。被惊醒的日军抱头鼠窜,远至百里之外的东山脚下。自从喜峰口成了“砍头口”,日军夜夜魂飞魄散,直到配备了铁脖套才敢合上眼。

松亭山为喜峰口关西侧高地,南侧松亭岭可直通后桃山,更有暗路北出小喜峰口,时为我军左翼前沿制高点。

3月17日,日军开始向我军全线阵地炮击。山顶两座空心戍楼被击中,将士血沃长城之窟,松亭山随即被日军占领。

下午4时许,我军大刀敢死队从松亭山南坡攀至山顶,凭借裸岩石丛进击反扑,与敌肉搏混战直至日落,终将松亭山高地夺回。

“有贼无我,有我无贼;非贼杀我,即我杀贼。”喜峰口镇城巷战、喜峰口长城拉锯战、喜峰口关城缺口反冲战、喜峰口外绕攻夜袭战……历经大大小小百余次激战,我军毙敌5000余人,喜峰口防线始终岿然屹立,系中国自九一八事变以来的首次大捷,为世界军事史册所铭记。日酋哀叹:“明治大帝造兵以来,皇军名誉尽丧于喜峰口外,而遭受60年来未有之侮辱。”

“喜峰之役,威震全球。卓哉先烈,万古名留。”在中华民族生死危亡之际,慨然以身御侮的数千英雄,永生在长风如泣如诉的呼唤中……

3

长风吹拂着红色地标。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29军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在潘家口水库北岸的峡谷中,赫然矗立着喜峰口长城抗战遗址公园核心景区喜峰雄关大刀园。迎面是威震寰宇的“天下第一刀”。刀身用废旧钢铁焊接组成,共有56个焊接点,寓意56个民族共同抗战;刀长29米,寓意29军抗战;刀重19.33吨,寓意战争发生在1933年。

“大刀大刀,雪舞风飘。杀敌头颅,壮我英豪!”当时有兵无枪、有枪缺弹的中国军人,用大刀砍出了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成为长城抗战乃至中国抗战的惊世之举。

喜峰口长城抗战遗址公园由民营企业家张国华投资兴建,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年接待国内外游客30多万人次。2022年,被文化和旅游部列为8条长城主题国家级旅游线路之一。

胸前飘着一副长髯的张国华,出生在长城脚下的“中国板栗之乡”。相传,400多年前戚继光所植的一棵栗树,欣得清康熙皇帝御赐“华盖栗神”之名。它集天地万物之灵气,庇佑养育着喜峰口的乡民。张国华办起的全国首家板栗专业合作社,就掩映在茂密成荫的栗树林中。

2002年清明节前,张国华路遇前来祭奠先辈的29军后裔。孰料,在“一寸山河一寸血”的喜峰口,竟然没有找到一处永久性纪念设施。

望着他们怅然离去的背影,张国华深感无颜面对这片土地。他以共产党员应有的担当毅然作出决定:以山为骨,以水为韵,将红色精神与绿色生态相融合,建设喜峰口长城抗战遗址公园。历时十余年,先后建成了以长城抗战纪念碑、长城抗战纪念列柱、长城抗战博物馆为主的喜峰雄关大刀园旅游景区,并对园区内的老婆山战场遗址及被冲毁的29军无名英雄墓进行了修缮,将“大刀精神”铭刻在了永不风化的碑石中;建成了集休闲、观光、采摘、垂钓、登山为一体的喜峰口板栗旅游观光产业园。万亩栗林如约绽放春绿、夏白、秋红、冬黄的多彩四季;三色绸带缠绕的“华盖栗神”,寓意着生机勃勃,万民丰收,日子红红火火;历届举办的盛大栗花节,唢呐声声吹不尽栗乡风韵,锣鼓阵阵奏不完栗乡情怀。

千秋画,青山着墨;万古琴,绿水有弦。喜峰口的山山水水都沐浴在长风如醉如痴的热恋中……

啊,我在喜风口听风,多少令岁月动容的故事在风中传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大刀追杀日寇六十余里,此战让日本惊呼“皇军声誉尽丧”
抗战老照片:老照片记录的八路军抗战
宋哲元部第二十九军长城血战记
中国古代军事地理及重要古关隘军事分析(十四)✅
长城抗战80余天: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图
【实拍】华北·在喜峰口长城讲述大刀的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