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社区微信公众号,构建有声有色“生活圈”
2016年01月18日
“菊园有戏”经常举办粉丝线下活动。 王冀 摄
解放日报记者 彭薇
家住嘉定区菊园新区的陆磊,每天都习惯刷一刷“菊园有戏”。哪怕工作再忙,也要点进去看一看,生怕错过感兴趣的活动。“我是一名‘铁粉’,生活中离不开它了。”陆磊说,社区里有什么好吃、好玩、好看的,第一时间都能通过“菊园有戏”了解。“菊园有戏”是菊园新区的社区公众号,上线一年多,粉丝数超过1.2万人,且持续增长,约占菊园新区户籍人口1/3,常住人口1/6。
对社区来说,宣传活动、服务居民,仅靠过去传统的贴布告、派菜单的方式,已不能聚拢人气。新媒体时代,社区的微信公众号成为一个支点,撬动近在咫尺的居民热情。如何利用微信号为社区服务,使得基层文化活动“最后一公里”难题迎刃而解,“菊园有戏”用新媒体思维方式,构建了一个有声有色的“生活圈”。
一张“菜单”的进化史
前几年只要有演出,中心就制作了一张纸质文化菜单张贴到社区。文化菜单张贴后,第二天一早就有居民赶到文体中心领票。“你猜来了多少人?至少七八百个。”
在以前,基层文化部门办活动,为了不冷场,往往需要发动居委会“拉人”,一些居民赏脸并非看演出,而是为了拿牙刷毛巾等小礼物。时间长了,陷入一个“怪圈”:弄来弄去,看演出、参加活动的都是一批“老面孔”,尤其以退休的老年人居多,难以拓展人气,“菊园新区有很多高新企业、科研院所,年轻人为何不愿来?”
雕刻艺术展、杨派沪剧班展演、童星达人秀……菊园文体活动中心的活动菜单上,密密麻麻排满了节目。马慧怡和同事们很清楚:不是活动不精彩,也不是没有观众,而是信息不对称,“朋友圈里,经常能看见一些微信号推送有意思的活动,我们这些活动是否能以这种方式吸引居民?”
2014年5月,“菊园有戏”微信号上线。“活动菜单从纸质变成网络版,如果不策划推广,就怕换汤不换药。”为了吸引年轻粉丝,“菊园有戏”微信团队负责人王烨等人策划了时髦的“密室逃脱”游戏,给关注的粉丝免费送票。同时,嘉定一些生活类微信号大V帮他们转发推广。游戏活动持续举办数月,为平台带来了800多名粉丝。
年轻的粉丝多了,文体中心不再只是单纯推出唱戏、比赛等文化内容,还推出“菊园宝贝”才艺大赛、摄影公开课等活动。周末时,年轻父母们带着孩子走进文体中心,玩得不亦乐乎。“粉丝们最喜欢的是抢票活动。”王烨说,世界经典名曲交响音乐会、“莎翁的情书”、“夏洛克”等音乐剧和话剧门票就放在抢票通道,准点秒杀,居民参与度很高。
微信号聚起社区人气后,组织者发现,原本需要费心费力发动和组织的活动,通过微信平台展示和宣传,既轻松又有效。嘉定区推出“陋习大作战”手游,发布会当天,近百名居民根据微信的提前预告前来参与,“文明养犬”、“杜绝行车和高空抛物”等摈弃陋习的动漫、游戏宣传,通过微信陆续发布,和社区居民进行良好互动。
做社区百姓的“服务员”
上线几个月后,“菊园有戏”微信号粉丝数就近1万人。微信平台人气越来越足,一些活动往往一推出,两三百张门票一分钟内抢完。但大家认为,仅有文化活动和抢票福利,社区微信号不能走得更远。
“只推送文化活动,服务功能比较单一。”在菊园新区党工委书记陆晓忠看来,社区的微信公众号目标受众明确,就是社区百姓; 功能定位清晰,就是服务,“整合辖区内所有的资源为老百姓服务,这样的社区微信号更能深入人心。”
升级后的社区微信号“焕然一新”。从去年6月起,在腾讯大申网帮助下,“菊园有戏”新增了生活服务、办事指南、便民信息、运动场所预约等服务功能。
“以前,打乒乓球要跑到中心去现场预约,有哪些场次也不清楚。”社区居民周俊发现,改版后的微信号推出了预约功能,“手机一刷,随时随地预约时间,方便多了。”
社区有家便民服务中心就在文体中心对面,可一些刚搬进来的新居民并不清楚,碰到修修补补的问题不知道去哪办。“菊园有戏”中有个预约上门服务功能,解决了一些居民的生活问题。大热天里,家住清河路的沈阿姨家空调坏了,她的子女又不在身边,沈阿姨刷微信号时发现家附近就有个便民服务中心,而且可手机预约。预约后当天,师傅带着工具到她家,排摸问题,一上午时间,沈阿姨家的空调修好了。
家政服务、脱排清洗维修、缝纫修补、照片冲印、家电维修……在微信号上,居民们都能找到这样的生活服务清单,“修个东西,办个事,不用骑着自行车找来找去,这里都能查到。”
卢秦是“菊园有戏”微信公众号的幕后运营者之一,她对新媒体的把控“越来越有感觉”。在她看来,微信语言要避免程式化、公文化,“多用‘小伙伴’、‘亲’等流行语,文字编排应该以短句为主,抓住重点,有利于快速阅读。精彩的配图也能激发读者的浏览兴趣。”
菊园新区的老百姓发现,在社区微信号的方寸之间,生活应用越来越多。微信支付、城市服务、景点推荐,体育场馆预约付费、水电煤公共事业缴费,天气、公交线路图查询等应用陆续连接微信号。平台还接入“菊园事”、“嘉定事”、“天下事”等链接,向用户推送新闻资讯;同时连入“大众点评”等,吃喝玩乐在“菊园有戏”可一站式搞定。
众人“参谋”共治理
如今,“菊园有戏”平台每月推送近60场活动,而文体中心工作人员仅有十几名,他们还要兼顾微信号运营。“微信号要凝聚更多人气,需要借力。”菊园文体中心从社会请“大厨”,共同烹制“生活大餐”。
微信平台打开大门,邀请专业机构、社会组织开“体验课”,菊园本地一些居民结合自身所长开发特色活动。微信上公告一发布,门票几分钟内必被抢完,这就是“书童故事会”的魅力。项目创办者是嘉定实验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张志萍,她在推广亲子阅读方面有着丰富经验,“许多家长对早期阅读认知仍有误区,开办‘书童故事会’,以体验教学的方式告诉家长正确的方法。”
王薇与“菊园有戏”走到一起也是水到渠成。她创办的社会教育机构以教授学生美术和音乐为主,她为文体中心推出“童乐美工坊”和“琴童音乐会”2个体验项目。她坦率地说:“通过社区微信号推出免费的公益活动,丰富了活动内容,对我们来说扩大了知名度,这是双赢的好事。”被大伙亲切地称为“多肉王子”的胡月飞开办了“多肉课堂”,除了讲述种植心得,他还通过“菊园有戏”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目前,“菊园有戏”平台引入30多家公益机构、民间手工艺人团体、社会组织等,拿出最好的资源服务百姓。
“与传统模式相比,新媒体不可比拟的优势是互动性强。”微信团队和粉丝积极互动,一些项目和活动根据粉丝的口味不断调整。
前不久,文体中心推出系列财经讲座,邀请银行机构就家庭理财、老年人防诈骗等内容做讲座。可是,第一次通过微信平台送一两百张门票,参与的粉丝仅有十几名。不少粉丝后台留言:“讲座有些专业,很多老年人听不懂。”根据粉丝建议,文体中心调整活动,开出“小小理财师”体验活动,邀请社区家庭走入银行,学习理财知识。怎样点钞又快又准、如何分辨真假钞……摸准了老百姓的精准需求,这一体验活动门票迅速被“秒杀”,深受粉丝居民欢迎。
随着粉丝对微信号的黏度越来越大,他们给微信号运营提出了一条条宝贵建议。一位粉丝建议是否能给话剧剧场取个名字,就叫“有嬉”;还有粉丝说,菊园新区最近新开了一路公交车,后台查询还没更新。一些白领建议,抢票时间是否不要放在中午,正好是他们的交班时间;经过微信团队协调,抢票时间放在晚上6点和8点,粉丝们之间达成默契。
菊园有戏的粉丝群体中还有一些在校大学生、企业白领,他们利用节假日时间为文体中心服务。上海外国语大学大三学生朱严君说,“社区微信号方便了生活,我们相聚在网上大家庭中,为社区贡献力量也是应该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水果行业如何借助微信生态实现逆势增长
劲松西社区开展“绿色出行, 做文明小宣传员”系列活动
活动回顾|喜迎新春写对联 情暖社区送祝福
健康惠民,义诊进社区
零废弃活动进社区
紫凤小学党员进社区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