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展好书,传递出怎样的时代温度
2016年08月12日
《狼图腾》   姜戎 著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4年,上海书展呱呱落地。
第二年,书展推出自己的书单:最有影响力的十本新书。
选择,考验的是眼光。而眼光背后,隐藏的是上海书展的“企图”——以书影响上海这座城市和城市里的这群人,以书塑造他们的气质、胸怀与品格。
坚守这样纯粹的价值,秉持这样理想的高度,站在这样激荡的前沿,“最有影响力的十本新书”越来越有影响力,帮助真正有价值的新书更好地推向市场与大众;而这些有影响力的好书,也在一届届地拓展、夯实、传播上海书展的影响力。
当上海书展即将走向第13届时,书展书单也已累积了11期。今天,我们回头再看这些书单,当年的盛况犹在,时代的温度犹在。
我们从每期10本中,又再选出一本最具时代特征、最具代表性的书。11年11本,用今天的眼光重回当时的情境,看看它们的影响力持续不衰的理由。
解放日报记者 顾学文 黄玮 王一
2005◆
《狼图腾》:
一个令人惊奇的文化寓言
小说《狼图腾》赢得的成功是显然的——它成为了21世纪初一个标志性的文化现象,引发了关于中国国民性格的思考。
小说《狼图腾》引发的争议更是激烈的——读者评论家们对它的评论,判若云泥,不可调和。
不管怎样,作为一本影响巨大、加印多版、又被拍成电影的小说,《狼图腾》 无疑有其内在的过人之处。这本50万字的大书,如同小说中的那只小狼,如此乖张、莫测,有力地撞击着传统文学批评的话语边界。或许,《狼图腾》本身就是一个怪异的杂交产物,就像小说中不断提到的——把狼血注入羊身。
这部由一系列精彩狼故事构成的小说,以直接、锋利、鲜活的方式,构写了一个令人惊奇的文化寓言。那些闻所未闻、充满刺激的故事,让“狼”以颠覆传统的形象,冲击着读者的视野与心灵,并进而揭示着草原万物生态的内在联系。小说艺术化地再现了原始游牧草原的残酷与美丽,贯穿其中的关于草原文明与农耕文明的优劣比较,是这部小说想要实现的深度,却也让人议论纷纷。
终于,在褒贬不一中被迅速传播的 《狼图腾》,成为了闯入文学世界里的一匹来自北方的狼,原始狂野,令人惊奇。
2006◆
《中华文明传真》:
将历史放置在文明的天平上
历史,固然是一门严肃的学问,但历史学却可以多姿多彩,这是《中华文明传真》给读者的启示。
作为对历史与文明的记录与致敬之作,《中华文明传真》 舍弃了以往历史著述注重朝代的兴衰更替、治乱得失、人事变迁的陈套,不灌输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记忆性内容,而是以生活中最普通的衣食住行等为基础,引领读者去一一了解社会的进化、经济的发展、政治的演变,一一亲近祖先在自身的繁衍、发展中不断创建起的辉煌文明。
在这套丛书中,中国历史上一切重要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现象,被今天的人们小心翼翼地放置在文明进步的天平上称量,以重新估价这些现象对于推动或阻碍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作用。
这样的“传真”,既传递了历史之真,又传递了思想之真。它不是刻录式的,而是具有内在的逻辑和推进的层次,让读者以新视角和新层面,去看见历史,感受历史,思考历史。
2007◆
《品三国》:
把历史拿出来“化冻”
因为《品三国》,易中天火了。
《品三国》首先是央视“百家讲坛”的节目,然后变身为文字版的书籍。无论节目,还是书籍,都可谓火爆一时。
从表象上看,是《品三国》独特的风格赢得了读者,网络上好评汹涌,认为其开启了一种新的解读方式。易中天以平民的立场和现代的视角,从军事学、政治学、文化学等多角度品三国中的人物和事件,于是,一个个妙趣横生的解读出现了:有的人把历史拿出来解剖,而易中天则在感触它的温度。
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品三国》 的成功并非易中天独立完成的。是当时风行的“国学热”、当时读者对传统经典的回归,与易中天等传统文化“搬运工”们合力创造了它的成功。这种热情如此巨大,乃至此书的成功都超乎了所有当事者的想象。那是一段传统文化“搬运工”被视作学术明星的、熠熠生辉的岁月。
其间也传来批评声。比如,认为《品三国》更多的是以现代眼光来解读问题,是迎合当下社会的浮躁功利,而不是对此进行纠正和引导。
但不可否认,风靡一时的《品三国》等这一类对传统典籍的解读之作,毕竟多少唤醒了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记忆或兴趣。就像易中天所说的,他们是把经典和历史拿出来“化冻”,让它有温度。
2008◆
《永不拓宽的街道》:
时光深处的诗意,是回家的路
永不拓宽的街道,是上海作家陈丹燕一本书的名字,写的是上海这座城市。
陈丹燕最初碰到这个名字的时候,它是上海一条城市规划法规的名称,规定了64条街道为“一类历史文化风貌保护街道”,必须保持原有道路的风貌。
在“永不拓宽的街道”这个名字中,陈丹燕看到了某种来自时光深处的诗意。她以独特的个人化视角,精选了其中的18条永不拓宽的街道,娓娓讲述这些街道上标志性的人、事、物,用文字呈现了这些街道耐人寻味的一面。在书里,标志性的外滩、红房子西餐馆、和平饭店等成为承载故事的容器。与之相关的人的命运,则穿越了多个时代,与大量的史料编织在一起,诉说着这座城市隽永的记忆。“上海是一个需要历史的城市,因为有了历史为借鉴,才有了今天发展的动力。”
由此出发的笔墨,充满了通往岁月深处的深情。但最终拨动读者心弦的,是作者与读者环视生活时,那种不可或缺的熟悉感、岁月安稳感。经济飞速发展,城市日新月异,但城市的历史感将会被保留下来。由此,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得以安顿自己,找到回家的路,投入一份属于故乡的温柔感受。
2009◆
《解放战争》:
那场“非虚构”的战争
中国的非虚构写作,始于《人民文学》杂志的一个栏目——“非虚构”。但真正火起来,或许就是从2009年上海书展上王树增的《解放战争》开始的。
此前的《长征》,王树增就已采用了非虚构的写作手法,但那时,他尚需在接受采访时向大家解释什么是非虚构——既不虚构也不完全纪实,而是在充分占有史料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采访当事者,尽可能地还原历史面貌;并在以个人对历史的解读、认知引导读者的同时,保持文学表述的激情和可读性。
这样的写作,耗费心力,但也经得起时间检验。当时,与王树增的《长征》同时期出版、以长征为主题的出版物有300多种,但在纪念节点过去之后,一版再版的。大概只有王树增的《长征》了。
《解放战争》比《长征》更火,并带火了“非虚构”这一文体。书中,上至指挥几十万大军的将领,下至进攻一个暗堡的战士;大到横跨中原五省的战役,小到不足一平方公里的战场;在王树增的笔下,都有档案、有出处。
解放战争是打出来的,王树增的 《解放战争》是从历史中“抠”出来的。
那一年的书展,从王树增面前抱走《解放战争》的,有很多是年轻人。王树增笑了,他说:“我写这些,就是为了给现在的年轻人看的。”
非虚构的《解放战争》,让年轻人真正了解了那一场非虚构的解放战争。
2010◆
《莫言作品集》:
令人想起“现实即讽刺”
2010年上海书展,《莫言作品集》入选“最有影响力的十本新书”。
第二年,莫言获茅盾文学奖;又过了一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文学界沸腾了,中国社会沸腾了; 莫言火了,《莫言作品集》卖断货了。
这可说是上海书展最有前瞻性的一次推荐。
上世纪80年代,莫言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复杂的怀乡、怨乡情感,使其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
但莫言不囿于此,他走得更远。
他在小说里大量运用意识流的手法,包括内心独白、多视角叙事、慢镜头描写、意象比喻、自由联想等等。他的大多数作品,令人想起俄罗斯作家弗拉基米尔·沃伊诺维奇的一句话——现实即讽刺。还有人说,读莫言的文学作品,仿佛是在同时阅读卡夫卡和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作品。
但,中国台湾作家张大春的评价或许更一针见血:“很多人说他受马尔克斯的影响,我觉得他是形似神异。他作品中博杂的叙事传统,不是移植过来的,而是从民间土壤中自然生长出来的。”
张大春的看法和诺奖评委们不谋而合。2012年10月11日,瑞典文学院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2011◆
《宅兹中国》:
一个字中的稳定与庄重
《宅兹中国: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讨论的是“世界”“东亚”与“中国”、“学术”与“政治”、“认同”与“拒斥”、“国别史”与“区域史”这样的大问题,其中包含了作者葛兆光的诸多思考与感悟。
那一年的书展上,很多人在议论“宅兹中国”这个书名。这四个字取自西周青铜器何尊铭文中的一句,也是有据可查的最早的“中国”的出处。宅有“居住、占据”的意思,兹就是“这里”,合起来就是“居住(在)这里”的意思。于是,有人打趣说:“中国是超级宅男,宅了5000年。”
数千载之下,“中国”两字的含义,已经复杂到了需要用各种理论、各种观念来解释的程度,但一个“宅”字,却是那么妥妥地显出无限的稳定与庄重。或许,这就是2011年上海书展推荐它的理由,也是读者们喜爱它的理由。当然,另一个更重要的理由是,书中的真知灼见。
2012◆
《史蒂夫·乔布斯传》:
封闭20年后的“打开”
一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一个在2011年10月5日猝然离去的人。
2012年的上海书展,《史蒂夫·乔布斯传》几乎是最受欢迎的一本书,人们读它,带着崇拜,带着痛惜,带着种种复杂的情绪。
乔布斯的个性常让周围的人愤怒和绝望,但他非凡的创造力和追求完美、誓不罢休的激情,创造出个人电脑、动画电影、音乐、手机、平板电脑以及数字出版等6大产业的颠覆性变革。《史蒂夫·乔布斯传》作者沃尔特·艾萨克森,在两年中与乔布斯面对面交流40多次,对乔布斯100多位家庭成员、朋友、竞争对手和同事进行了采访。
在乔布斯生命的最后日子,除了医生、家人外,艾萨克森是少数能见到乔布斯的几个人之一。在最后一次采访结束时,艾萨克森曾问乔布斯:20年来拒绝媒体,为何为了这本书,对自己敞开心扉?乔布斯的回答是——“我想让我的孩子们了解我,我并不总跟他们在一起,我想让他们知道为什么,也理解我做过的事。”
2013◆
《繁花》:
上海的成长史,上海人的心灵史
“最好的上海小说之一和最好的城市小说之一”,这是中国小说学会会长雷达对《繁花》的评价。
宏观大历史下小人物随波逐流的命运无常与无奈,是《繁花》表现的主题。阅读《繁花》,你会发现一种独特的腔调,表现着日常经验和平凡物事的“诗意”和“史意”。小说中对上海日常生活的描写存在着内在的连续与变化,而这个过程实际上也表现了作者金宇澄对上海精神及对上海生活理解的变化过程。
上海精神的真正内涵应该是一个丰富的、充满着内部紧张的、动态的过程。正是在这个不同阶层共同参与的、互动的过程中才构成了历史中真实的上海。
《繁花》是一部上海市民心灵史,同时也是上海的成长史。
2014◆
《甲午殇思》:
走进甲午是为了更好地走出甲午
2014年,在纪念甲午战争120周年之际,《参考消息》刊登了刘亚洲、丁一平、金一南等28位军事名家的一系列文章,对甲午战争进行了全景式、多层次、宽领域的深度梳理,结集为《甲午殇思》一书出版。
书中既有长期从事军事学术研究的专家、学者,也有军队的中高级领导干部,还有基层部队的一线指挥员,其研究领域各不相同,反思重点也较为多样——宏观处从国家制度到军队建设,从文化力对比到海防思路分析;微观处从战略设置到战术执行,从国际法运用对比到谍报战后果,不仅让人开卷即有收获,同时对我国的国家建设和军队建设也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该书的意义还在于对中日关系的思索和警醒。相比120年前,中日两国政治、经济、军事实力以及国际地位确已发生显著改变,但也有些难以变动的因素。我们必须对这些问题加以重视并深刻反思,不断调整军事和外交战略,才能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中赢取主动。正如余爱水之言,“走进甲午,是为了更好地走出甲午。”
2015◆
《21世纪资本论》:
用历史数据向当下发问
财富是否越来越集中到少数人手中?未来的经济和社会将走向何方?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以其开创性的工作填补了这些焦点问题的空白。
本书对当今人们最为关心的经济问题进行了清晰透彻的分析,对不断加剧的经济不平等问题提供了简明解释。该书提出,近几十年来,世界的贫富差距正在严重恶化,而且预测将会继续恶化下去。当前在美国,前10%的人掌握了50%的财富,而前1%的人更掌握了20%财富。现有制度让富人更富,穷人更穷。皮凯蒂认为,我们正在倒退回“承袭制资本主义”的年代,也就是说未来将进入前所未有的“拼爹时代”。该书用大量历史数据对当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提出了极大的疑问。
于是,这本书成为了2015年,美国乃至全球最火的经济学著作。虽然我们尚无法确知皮凯蒂由历史推导而出的未来是否会成真,但正如马克·吐温所说:历史尽管不会重复自己,但会押着同样的韵脚。更何况,书中所述关系到人类共同的未来,所以,作为当年最重要的经济学著作,它的诞生本身就已极具意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悉尼上海书展见闻
非遗与人文图典:快乐读书 独立思考
纪念解放战争打响70周年
09上海书展(一)
2016上海国际童书展活动日程安排表出炉!收藏
上海书展下月19日迎客 06-上海滩-i时代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