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治理金融套利必须下猛药出重拳
      余丰慧  2017.5.16
   近日,银监会密集发布包括《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开展银行业“违法、违规、违章”行为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银行业“监管套利、空转套利、关联套利”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在内的监管政策,要求针对过去两年间快速膨胀的同业链条及其资产端高速增长的债券投资从严监管。银行业刮起了“监管风暴”。
        从近几年的整个金融业来看,用“乱象丛生”比喻并不为过。本来金融是国民经济的枢纽,是现代经济的中枢,金融的落脚点在于支持发展现代经济,从现代经济的蛋糕中分一块利润。
        而这几年,银行等金融机构违背经济决定金融的基本原理,抛弃支持实体经济的本质职责,银行、保险、证券、基金、信托、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圈子里自我倒腾资金,层层嵌套,层层剥利,层层炒作,最终使得进入实体经济里的金融资金成为高利贷毒药。无奈,这类在金融体系内层层嵌套、层层剥利的资金几乎全部进入房地产领域,推高房价,推高金融风险。毫不客气地说,中国经济目前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房地产与实体经济结构严重失调,银行等金融机构是帮凶。
        早就应该整顿金融资金在银行等金融圈子里层层嵌套牟利,就是不支持实体经济的异常严重问题了。俗话说“擒贼先擒王”,在信贷资金空转套利中,银行是主凶,是始作俑者。监管部门直接针对银行的套利行为加大监管力度路径是对的。但关键在于力度问题。对目前的监管套利、空转套利、关联套利、联手套利行为必须下猛药出重拳。
        首先要抓住银行同业业务“胡作非为”的牛鼻子,下重拳予以治理整治。本来银行类金融机构的同业业务是非常规范的,市场化程度也非常之高。这就是上海银行业同业拆借市场(shibor),各个银行都通过一级法人的总行统一在shibor拆借资金,从而形成货币市场导向的短期资金价格。然而,这几年竟然各个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大行跑到线下、基层行都可以直接相互拆借资金,开展所为的同业业务。一下子使得同业业务混乱起来,层层嵌套牟利开始了,一举推高了全社会信贷资金成本。
        必须下猛药立即彻底、不留任何余地的叫停同业线下、基层行的地下拆借行为。同业业务各种违法违规以及流动性风险的源头就是各商业银行的地下同业之间相互拆借的行为。如果不叫停基层商业银行地下同业拆借乱象,治理整治银行间层层嵌套牟利就是一句话,就没有抓住本质与源头。
        对于银行业理财产品必须出重拳整治。建议对于表外理财业务一律叫停;对于同业存单业务大幅度压缩规模;对于银行投资债券的杠杆限制要更严或彻底取消杠杆,不能允许再拿债券抵押融资,必须彻底挤干银行资产端监管套利和杠杆套利空间。
        叫停一切诸如买入返售等交叉性金融产品。要建立银行体系与资本市场、债券市场、保险市场、外汇市场之间的防火墙,不得为各类债券或票据发行提供担保。禁止将非持牌金融机构列为同业合作交易对手。
        在这里特别要提醒的是,在银行等金融机构间空转套利等行为肆虐的情况下,银行信贷等业务竟然出现外包社会组织机构的现象,特别是国有大行这个问题相当严重。把信贷等业务外包一是容易滋长寻租腐败现象,二是提高了实体企业信贷融资成本。这类社会组织机构不是学雷锋的,而是要牟利有回报的,这层成本必然加在了需要信贷资金的实体企业里。这种情况必须引起监管部门的重视。
        包括监管政策在内都应该迅速出现一个新导向,那就是商业银行必须以存贷款主业为主来做大做精做好。新时期商业银行转型应该围绕主业转到更加高效、便利的互联网金融、科技金融模式上,而不是在金融机构之间费心思、钻空子空转、虚转、层层嵌套牟利。
          监管部门只有堵死这种层层嵌套牟利的不劳而获行为,才能倒逼商业银行转型到科技金融等现代新金融模式上。

本博同步的《慧眼财经》公共微信开通了,微信号:yfh60716;也可扫描二维码,或者直接从订阅号中s搜索“慧眼财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银行业监管风暴来袭!大量表述剑指同业存单业务
银监会10天发7文 5类人的“钱袋子”要受影响
沈建光:金融去杠杆利在长远 未来还会继续推进|去杠杆|监管|金融
银监会近期的6个文件全梳理(附全文)
2017,金融乱,所有业务摇曳停摆。
监管重拳频:委外投资料大幅缩水 两类机构首当其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