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看似“偷闲”,实则呼唤革新

   ■潘一禾


  如今的时代脚步匆忙,而加拿大作家达尼·拉费里埃的《几乎消失的偷闲艺术》,既可说是一本意欲让喧嚣世界暂时安静下来的散文集,也可说是对现代各类“清闲”或“轻松”生活方式的密集性独特观看和点评。
  拉费里埃用充满诗意、又有点戏谑的流畅文笔,从容地探讨着诸如吃芒果、睡吊床、观赏蚂蚁搬家、优雅地醉酒、与自己相处等一系列“休闲生活的艺术”,建议人们懂得众多的“闲术”、懂得更好的选择。如果我们总是还来不及想清楚,就被推到匆匆人群中,甚至都不知道目的地在哪里,那就不如慢下来体味生活,“只有慢下来,才能好好欣赏景色”。
  作为一位海地流亡作家,拉费里埃因政治原因从热带国家移民到寒冷的加拿大蒙特利尔。他总能用超常敏锐的洞察力和感受力重新阐释现代生活的诸多方面。跳出故乡看多元世界的生活体验,使得他的思绪无法陶醉于自然美景和社会趣闻,而是更多地充满个人体温、内在激情和强劲生命力。他对时间、死亡、文学、艺术、权力、战争、身份等当代重大问题的真诚反思,广泛传递了语言学、后殖民主义、结构主义、身体美学、精神分析的学术信息,他对人性和社会的考察与探究,看似关心“偷闲的艺术”,实际却旨在呼唤生活态度的真正革新。
  比如在《浴缸里的阅读者》一章中,他从里尔克谈到贡布罗维奇,从海明威谈到博尔赫斯,篇篇都是精彩之极的书评和现代都市生活反思。尤其是第二篇《里尔克在他的夜里》,是绝佳的如何阅读(偷闲)的示例。拉费里埃说他自己“半夜醒来,很想看书……很喜欢半夜读书,感觉就像是白天暴风雨中的唯一幸存者。把水龙头打开,然后滑进浴缸,把书在地巾上铺开,然后选择了里尔克的 《给青年诗人的信》,这本书有一段时间没读了”。
  拉费里埃的写作很讲究构思,他首先引导我们观看作者肖像:“里尔克的这本代表作封面上的作者像并不吸引我。在这张照片中,里尔克的小胡子下垂,眼神像一只挨打的狗,那悲伤的神情让你在夏天也不寒而栗。这个里尔克,不是一个有趣的人。世事艰难,我们没必要以这种夸张的方式把自己的痛苦呈现出来……但在我看来,一种怀疑的态度更可能来源于经验,尤其是当我们知道这种经验不会阻止欧洲在今后十年里再一次陷入可怕的战争。我们也知道,在更私密的方面,经验不能阻止我们陷入痛苦或做傻事。”
  里尔克的《给青年诗人的信》在中国读书界是流行多年的名著,谁都知道那是奥地利名诗人里尔克写给渴望成为诗人的青年卡卜斯的十封信。这些信是里尔克对创作的思考,更是对艰难、寂寞、爱等人生问题的解答。
  很多名著的阅读需要一位名师的点题,才能让后人真正豁然开朗。亚里士多德对荷马史诗有过经典的“点睛”,歌德曾为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点出关键台词;拉费里埃对《给青年诗人的信》也进行了极有魅力的点题: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产生了一种优雅文化,使里尔克变得软弱。这难道不是因为我们想要掌控一切吗?与这种感情缺乏相对的是,他的社会地位给他带来了安逸。这一切都在几年后颠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这场战争使文明开化的社会在流血冲突中分崩离析。但在当时,一切看起来都尽在掌握之中。金融繁荣昌盛,街道秩序井然,警察禁止因饥饿而流离失所的难民进入城市。我重新看着他的照片,这次看懂了他忧伤的目光。
  就这样,拉费里埃某夜睡不着,看了一本我们都看过的老书,让我们都仿佛重新阅读和思考了一次一战史和当今社会的相似危机。这正是他在这篇看似闲笔的文章中所追求的,让每次“偷闲”都像是一次新生。
  拉费里埃的这种静夜阅读、沉思和感悟的能力,是一种“几乎消失的偷闲艺术”,他试图恢复这种忙里偷闲、保持清醒、不被什么未知力量随意控制的生活态度。他想一再地提醒我们:现代社会的保障体制和商品文化使得人们迷失在“欲望”和“安逸”的盲目追求之中,我们都在迫不得已地忙碌奔波、思绪飘飞。只有通过好的阅读和真正独自抽身出来的“精神安闲”,才能改变这一切,或者起码把握好自己的人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里尔克:给青年诗人的信
过曝|跟里尔克学摄影
读《给青年诗人的信》有感
见字如晤 | 我把我最爱的里尔克写给你看
重读了好几遍,这本书适合每一个对生活感到困惑的年轻人
里尔克:寂寞是成就自己最好的工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