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一箭穿心,道出经典的经典
   ■[英]亨利·希金斯

  但丁的《神曲》魅力何在?为什么大家喜爱《傲慢与偏见》?《尤利西斯》在讲什么?
  英国文学评论家亨利·希金斯的《如何读懂经典》一书,手术刀般精细地剖析这些经典名著,理出其中最为精华与有趣的内容。
  面对一部部文学经典,作者一箭穿心式地道出书中要旨,并通过挖掘作品中能够激发人兴致的典故、名言、桥段、背景等,为读者指出阅读经典的有效途径。
  《神曲》:有杯烈酒才读得下去

  但丁一生只爱一位少女,名叫贝雅特里齐,他对她是一见钟情。两人邂逅之初,但丁9岁,贝雅特里齐8岁,两人一直到青少年时期才比较熟识。然而,贝雅特里齐却在1287年嫁给了一个叫西蒙的男子,并于3年后染上瘟疫而过世,得年24岁。但丁心碎至极,埋首研究哲学以寻求慰藉,同时写下第一本著作 《新生》,书中掺杂诗与散文,全都在赞颂贝雅特里齐,丝毫不提她已死的事实。
  《新生》这部作品的不凡之处,在于它赞美的是人类。这的确非比寻常,因为在13世纪,神才是应该赞颂的主题。然而,但丁今日最广为人知的作品,当属他的《神曲》,其中来世的景象令人叹为观止。对但丁来说,《神曲》是一出喜剧。之所以是喜剧,部分是因为根据最早的定义,凡是平易近人、写实的作品一概归类于“喜剧”。但无论如何,这部作品的情节走向,是从体验苦难到获得幸福(从地狱到天堂),也就是救赎。这样的故事轨迹,让人觉得整首诗也可以像一般正统的喜剧一样,带给人快乐和喜悦。
  学术界有个老掉牙的比喻,就是把这部杰出的三部曲看成一座哥特式大教堂:它拥有令人叹为观止的结构,每部曲由三十三节组成,加上序曲,总数刚好是一百节左右。诗句环环相扣,每三行一组,每组第二句和下一组的第一、三句押韵,称为“三韵体”。有人把这种形式视为“三位一体”的表现,也有些人觉得这很像DNA的螺旋结构。诗一句句推进,却也不断与前面交叠,读者在感受情节持续进行的同时,也会预期接下来的句子将有所呼应。诗的力量于是逐渐累积。无论如何,有许多人前仆后继地试图去找出《神曲》最吸引人之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觉得这部作品是“满是金黄果实的幸运之岛”,认为“单凭这种诗句便能够诱使人进入但丁那恍若茫茫大海的黑暗奇想”。
  但丁的诗作引发了众多评论,然而不管各家的诠释和看法为何,读诗的体验绝对非常过瘾。例如《神曲》开头:“人生之旅行至中途,我发现自己步入一片幽暗森林,因为正确的道路早已晦涩难明。”当事者正回首过去自己迷惘的时刻,我们也从中得知,他命中注定的70载岁月已过了一半,那时刚好35岁,可说正饱受中年危机之苦。无论我们是否已到中年,都能体认当事者所受到的煎熬。“幽暗森林”代表阴郁,或也代表着想象力阴森可怕的面向。“我们的人生之旅”,表示但丁虽然描写的是个人体验,却道出了普世的经验。
  旅程、幽暗森林、找不到正确的路,正是这些元素引发现代读者对但丁的兴趣。我们都了解迷惘的感觉,无论是混乱日常生活中的迷失、精神的迷惘或情绪的低落,或是想找传说中好吃的海鲜餐馆却迷了路,连在地图的哪里都指不出来。大部分的人也经历过被人找到或是找回自我的感觉。幽暗森林正是我们内在的一个角落。不知何故,想到《神曲》,我就忍不住觉得手上要有一杯烈酒才读得下去,这是一趟“向上”提升而后顿悟的旅程,因此得先“向下”沉沦,遁入阴暗之中。

  你会邀请简·奥斯汀共进晚餐吗

  英国小说家中,奥斯汀可能是最受爱戴,却也是最被讨厌的一位。固然有许多“简迷”陶醉于她小说中贵妇般的娇媚气息,但更有一群不爽的即将高中毕业的学生,为了通过考试,埋首苦读《曼斯菲尔德庄园》。然而这两种读者都忽略了她作品的精华。“简迷”没有看见她文雅而有学养的一面,不爽的学生也没发现奥斯汀作品中的生命力:她的幽默感。
  平心而论,简·奥斯汀的书不太触及现实世界的伤口。她的小说像是演一出日常生活的戏剧,人物的举手投足都充满教养,而且故事以家族为舞台。
  故事背景缺少法国大革命之类的当代大事,因此这些小说似乎反而能超越时空的限制,不太受限于它书写的时代。简·奥斯汀热潮的吊诡之处,便是这些书迷开心地读着关于礼服、跳舞、刺绣等情节,心里却猜想著书中设定的年代一定与现代相去不远。因此奥斯汀已然成为英国文明遗产产业的一环。她可被指派为守护者,守护着乡村生活、烦琐的阶级制度以及英国保守派倡议的社会秩序。身为基督徒,她觉得幸福就是美德,她支持建立核心家庭,且小说似乎也维护着男女角色的既定分际。
  大约70年前,心理学家哈定发表了一篇论文,标题为“恨意有度:简·奥斯汀的另一面”。哈定的用词可能过当了些,但奥斯汀的确是相当着重人们动机背后的黑暗面。哈定文中提到:“她希望自己的小说也能让她讨厌的人读得津津有味。”并说:“她是当时社会的文学大家,但她看事物的观点一旦风行,将颠覆整个社会。”“安逸”的读者,会忽略她文中的“刻薄”,但在她的书信里,这份“刻薄”却不是那么容易忽略。她在写给姐姐卡珊德拉的一封信中提及一位女子:“昨日产下死胎,比她预期的早了数星期,原因是受到惊吓。我猜是她不小心看到丈夫所造成的。”她写小说就比较收敛,然而也不难发现尖锐的措辞。奥斯汀笔下的角色不会像《欲望都市》的女主角那么放荡,但她们都关心如何建立人际关系、如何扮演好女性的角色,最重要的是,她们是有欲望的。
  想知道奥斯汀的作品多容易为人所误读,看看她笔下最为人熟知的句子就知道。《傲慢与偏见》 的开场白:“黄金单身汉都想娶个妻子,这是举世公认的真理。”表面上,这句话让人有些反感,也似乎过于矫情。但这句话不能只看表面。既然是至理名言,就一定要接受挑战;它只是一种挑衅,而非提供一个答案。语气虽然平淡亲切,内容却绝非如此。
  《爱玛》开头的方式和《傲慢与偏见》有点像,甚至给人美丽的错觉:“爱玛·伍德豪斯俊美、聪慧、富裕,生长在和乐的家庭,个性开朗,世上的幸福她似乎都有了。”草草读过,这话美好得令人想吐。但再认真读一遍,就会发现关键就在“似乎”两字。很多书都会教我们,要认清表象和真实之间的差距,所以只要看到“似乎”,就应该特别小心。爱玛拥有不凡的容貌、才智和财富,就足以让她觉得幸福吗?她身旁的人看到这些优点,是否也这样觉得?用这些标准来看爱玛,有什么风险呢?奥斯汀希望我们在认真读过第二遍后,能思考这些问题。
  好书有如聚宝盆,奥斯汀的作品让我们相信,理解文学的方法有很多,而优秀的作家能让文本以不同方式被解读。

  《尤利西斯》:都柏林的一天

  乔伊斯是爱尔兰最受喜爱的欧裔文学作家,他笔下的《芬尼根守灵夜》是少数连治学严谨的学者都大叹难解的书。但较早完成的《尤利西斯》却完全不同,提供了大量可让人旁征博引的资源。
  《尤利西斯》是“一书一世界”,包罗万象的体验和国族史诗全部浓缩在都柏林的一天之中。公元1904年6月10日,乔伊斯走在都柏林的拿骚街上,看到一个身材高大、一头红褐色长发的女子。他着迷不已,于是上前攀谈,才发现她在附近的旅馆工作。6天后,两人正式约会。这个年轻女子的名字很特别,叫作诺拉·巴纳克尔。而为乔伊斯作传的理查德·艾尔曼对此提出巧妙的观察:这也可解读为“幸福相依的征兆”。事后也证明了,乔伊斯决定将《尤利西斯》背景设定在两人散步的那天,便是要纪念诺拉点燃他心中爱欲的火种。
  《尤利西斯》的两位主角分别是胸怀大志、二十岁出头的斯蒂芬·德迪勒斯,以及广告业务员利奥波德·布卢姆。在《尤利西斯》的一天中,斯蒂芬和室友共进早餐,接着给一群不知好歹的小男生上几堂课,然后到沙滩闲晃……几杯黄汤下肚后,便向“夜城”前进,也就是都柏林的红灯区。斯蒂芬说:“生活就是很多日子的集合,日复一日。”还说:“我们走过自己,”遇到许多人,“但最后遇到的都是自己。”另一个相似的概念是社会像一本书:沉浸在书中世界,等于在探索自己的内在本质。
  这本小说的文体是出名的难,这也正是作者的本意。乔伊斯的主要目的,就是想表达人们思绪的本质是由片段所组成。同时,他也以史诗的手法来写这本小说——或者说是以当代的角度,对远古史诗进行新的想象。乔伊斯除了把《奥德赛》视为写作的模本,也仿效但丁的《神曲》。相较于荷马颂扬英雄的伟大事迹,乔伊斯则指出展现在日常生活中的英雄面向。小说里,乔伊斯经常挑战语言的弹性,借由不停的伸展变化,测试他传递给读者的生活面貌能比其他作家所捕捉的多出多少。他也挑战阅读方式,让读者非得慢慢读。你不一定要大声朗读《尤利西斯》,也不一定要听别人朗读,但两种方式都能增进自己的理解。
  这本小说的难度之一,就是充满了各种典故。除了荷马和但丁之外,还有莎士比亚、《圣经》、流行歌曲、爱尔兰政治等不计其数的出处。不只有乔伊斯会在小说中提及其他作家的作品,因为透过典故,往往有助于界定人物的特质和书的架构。不过,这样也可能让人费解。
  《尤利西斯》另一项特别之处,是对周遭事物极为细腻的观察和检视:肥猫“左摇右摆”。蝙蝠“像藏在披风中的小人儿……有双细小的手”。天空是“星斗交织的天堂树,满挂深蓝夜色的湿润果实”。烟火迸射让人想起性高潮的快感,因为烟火火筒“弹起后砰一声什么都看不到……从中喷射出细流般的黄金雨丝,接着四散,啊!全都是绿色和金色露水般的星星落下,哦!多美妙啊!哦!真是酥软又甜美又酥软啊!”
  乔伊斯宣称:“我从没碰过无聊的人。”的确,不管是政治家、军人,甚至连银行职员和餐厅服务生,他都能从他们的生活中挖掘出一些有趣的事。或许我们可以这么说:乔伊斯说明了活着的东西都很有意思,甚至越肮脏越有趣。乔伊斯有次在苏黎世遇到一个青年和他攀谈,那青年表示想亲吻他写《尤利西斯》的那只手,乔伊斯答道这或许不太好,因为“那只手还做过不少其他的事”。

  《如何读懂经典》[英]亨利·希金斯 著中信出版集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尤利西斯
【尤利西斯为什么是禁书】尤利西斯创作时间与作者是谁
大师经典|【第11期】意识流的开山鼻祖——詹姆斯·乔伊斯
读客文化奇书《尤利西斯》爆红,全世界读懂的人不超过35个
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是什么?
10本挑战智商的文学名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