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风貌保护的品牌和温度从何而来
          解放日报记者 柳森 整理
    
  日前,一场以“风貌保留保护下的城市微更新”为主题的讨论会在同济大学举行。
  该会议聚集了包括社会学家、规划师、景观师、艺术家、商户代表在内的各界人士,共同探讨上海城市历史风貌区可能的更新路径。
  会上,与会专家反复提到地区的“温度”,认为打出品牌、提升温度将是下一轮更新改造的核心。如何将这一核心理念化作现实?且听他们将建议和计策一一道来。

  不要轻易丢弃时光的馈赠

  ■我们今天的任何改造,首先应该为了住在本地的居民,而不是为了来逛街、看景的游客。不要做“塑料花”、“塑料盆景”,当然更不要做“塑料某某路”。
  ■这100年来的历史去哪里了,其实都在建筑物的包浆里。如果你把这些包浆都擦掉,一切就都无从挽回。

  汤惟杰(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谈到上海的历史风貌保护街区,比如“新天地”,少说也有20年了吧。我住虹口,即目可见的就有多伦路文化名人街。现状如何?一方面外地游客照样在闲逛、拍照;另一方面,我常常经过,感觉各类书店数量明显比刚开始的时候有所减少,文化的含量有待提高。
  以此为例,说明才过了十多年,我们已经对本世纪初的城市更新的理念、做法有了进一步的思考和反思。这也提醒我们,如何站在新的时间节点上,去思考上海中心城区历史风貌保护与微更新的具体路径。
  我们今天的眼光、原则以及实施的具体做法,肯定要比20年前更进一步。但再过10年、20年,再看今天的这轮微更新,是否也会有新的不满足?我想,肯定会有。能否坦然接纳这种必然存在的历史局限性,我想,是我们今天一切讨论的基础之一。
  刚才好几位老师谈到“居民自治”这个概念,我也认为很重要。毕竟,我们今天的任何改造,首先应该为了住在本地的居民,而不是为了来逛街、看景的游客。不要做“塑料花”、“塑料盆景”,当然更不要做“塑料某某路”。如果做出来仅仅是供游客逛逛看看,我想,不如让它们维持现在的样子。城市、社区,首先是为“宜居”这一点服务的。这是我想说的第一点。
  第二,统计数据表明,如今上海中心城区的老龄人口已占到总人口的近40%。这个现实要求我们做规划时要特别考量到老龄人群的需求、他们的生活习惯和生活便利。
  比如,天气好的时候,很多老人喜欢到空地上(比如弄堂口、街心绿地)晒太阳。类似的公共空间、公共设施在规划和设计时,是不是就应当照顾到他们?很多生活设施更新时,有没有首先考虑老年人的生活便利度?又如,年轻人可以通过扫二维码进行手机支付或使用其他新的数码设备,而不少老年人不会用,要不要为没有“跟上潮流”的老年人保留现金支付(甚至有零钱兑换处)、保留适当的人员面对面服务?这些都是要认真考虑的。
  无论哪一处历史风貌街区的微更新,我都希望先不要急于下结论、出方案。最好能让规划设计团队先去住几天,体验一下,一个星期有困难,两三天也好。你要揣摩各年龄段当地人群的生活样态,才能有针对性地找到真正好的解决方案。
  最后一点,最近有我熟悉的年轻人到南昌大楼去做了一点“田野考察”,为南昌大楼的若干住户做了口述史记录。
  通过他们的工作,我们发现,光是南昌大楼这一处的家居民族史,就足以折射出我们这座城市的百年变迁。这启发了我们,在上海这样一座移民城市,我们在规划历史风貌街区、做微更新时,是不是也应该增加一点历史人文的成分,不光是记得某几位名人,还可以关注更多普通的居民。
  这些“活着的历史”,可以为我们的城市微更新提供参照,更多呈现出这些地块原本的生命力和复杂性,相信也可以让这些街区更多散发出细腻的人性温暖。
  朱伟珏(同济大学社会学系主任、教授):我个人更欣赏的,是那种尽可能把真实的历史痕迹一点点保留下来的更新。
  我们现在有些历史建筑所采用的复原方式,在我们社会学中叫“修复性复原”,就是说要“完全回到过去”。可是我们人都不是过去的人了,为什么要完全回到过去呢?如果完全回复到曾有的某个时间节点,那这以后的时光的痕迹都去哪儿了?就拿上海来说,我们这100年来的历史去哪里了,其实都在建筑物的包浆里。如果你把这些包浆都擦掉,一切就都无从挽回。
  当我们站在今天的生活回望过去,在这100余年间,能带给我们思考的、能感动我们的东西,除了空间,还有时间。那些时间留下的痕迹,包括人们曾经在那些空间里留下的气味,都不应该轻易抹掉。

  空间治理
  须与社会治理紧密结合

  ■这份“导则”在形成之前必须跟当地居民协商,也必须有一定的法律依据。内容上,有些需要比较集中的设计和实施;有些则需要店铺、居民区以协商自治、条例订立等方式形成具体的解决方案。

  李燕宁(同济大学城乡规划高等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博士):我们这座城市的历史风貌保护、保留工作一轮一轮一直在做,但为什么不少市民、当地居民总觉得有些工作不那么接地气呢?在我看来,我们现有的管理还是缺乏一些可持续的、长效的管理机制。因为缺乏这样一些长效管理机制,居民就觉得,你总是匆匆地来给我“洗一遍脸”就走了,过个一年半载,我又按照自己的节奏重回原先的生活面貌。
  如今,在一些风貌保护区域,店铺几次三番变更太快、店铺设计与周围环境不搭甚至格格不入,成了当地街道的头痛事。我以此为例,介绍一下如何通过“街道设计导则”等制度形式来介入,把长效管理机制的方法论先界定好。
  现在中心城区的店铺更迭确实比较频繁。为了尽量维持风貌的有序、齐整,有些街道甚至萌生了邀请专业建筑师对某些地块的建筑立面做整体设计的想法。其实大可不必这么做。针对店铺门面的设计变化、调整,街道层面完全可以设立一份长期有效的管理细则,靠这个“导则”来引导商家的行为。
  万一一家店铺过了不久就发生变更,下一个经营者来了之后又想标新立异,怎么办?这背后是一个如何细化管理的问题,更是一个设计导则和精细化管理如何对接的问题。
  我的建议是,街道方面可以有一个登记系统。每一个新店家来注册时,一定要到你这儿来登记。登记时,你就直接把一份类似告知、包含“导则”的文本给他。告诉他,你这个店铺属于哪个板块、基本的风貌定位是什么,导则里对商铺界面尺寸、材料的要求或限定有哪些,符合要求、登记在册的施工单位有哪些,如果不选登记在册的施工单位可以怎么做。这样一来,管理等于马上就落地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也有了一个对等的沟通机制,有利于管理手段更持久地落实下去。
  当然,这份“导则”在形成之前必须跟当地居民协商,也必须有一定的法律依据。内容上,如果是人行道铺地、栏杆这些公共设施细节,需要比较集中的设计和实施;但还是会有一部分,需要店铺、居民区以协商自治、条例订立等方式形成具体的解决方案。换言之,空间治理必须跟这个空间内在的社会治理紧密结合。

  治理的最高境界
  是赋予更高水准的自由

  ■无论是精细化管理,还是一些基于自治的文化培育项目,能否建立起相关举措与当地社区、居民之间的联系非常重要。尤其是精细化管理,只有真正调动起居民的能动性,真正化育到居民的内心,才可能真正成功。
  ■在一些已然不错又有着独特气质和格调的地方,不应该急于去统一某些景观上的视觉元素,应该在深刻认知的基础上再做“提升”。
  刘悦来(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系教师、博士):我是做景观的,我们评价一个景观好不好,一般有三个标准。
  第一个标准是好看。具体到历史风貌保护街区,对“好看”的要求恐怕会更高。比如,我们会希望它雅致、有韵味。这时,景观打造背后需要拿捏的分寸就非常重要。有的做法也许很有创意,但如果它跟这个环境本身承载的内涵、气质不搭,就不合适。
  第二个标准是好用。什么是好用?就是要照顾到居民切实的生活需求。
  现在在不少小区,绿化跟停车是一对很大的矛盾。停车的怕树上掉下东西来,绿化多的小区可能停车空间就会相应减少。我相信在历史风貌保护区也会毫不例外地遇到类似问题。这时,街道、居委会层面,要对居民切实的生活需求进行非常深入的调研。反之,有些地方就出现了施工队开到居民家门口就被拦下的情况。
  管理者不光要让居民知道他们准备做什么,有条件时,还可以创造机会,让居民给出自己的提案。通过这样的方式做出来的设计,一般更容易得到支持和认同。
  第三个标准是自然。前不久,我们在英国几个老城区看到,原来为城市普遍采用的大型草坪慢慢开始缩减,向一种更自然的状态转变。城市不再过分注重公共绿地的无限扩张,转而鼓励当地居民发展自家庭院内的绿植系统。在当地居民的院子里,苔藓、蕨类都长得茂盛,一些一度消逝的自然界音响再度回到市民身边。
  这样一种新的绿色生活方式,无疑是对过往那些本身就没什么生命力、对城市生态又毫无助益的“绿色荒漠”审慎反思的结果。而越是在那些有优雅文化内涵、人口密度相对较高的老城区,越需要这样一些更自然的生态空间。
  上述这三点,每一点都可以形成文化。比如,我们可不可以在自然治理的过程中尽量利用已有资源,减少外来物料,减少垃圾外运。我想,这是我们未来的城市精细化管理应该达到的一个水准。
  还记得很多年前,就在我们上海,为了给一些历史文化街区的居民美化环境,当地绿化部门曾拨专款给居民家里摆花,希望他们把阳台装点得更漂亮。但没过多久,很多花都死了。问题出在居民们并没有把这些盆栽当成自己家的东西。此外,他们也不具备必要的养护知识。
  这件事带给我的启示是:无论是精细化管理,还是一些基于自治的文化培育项目,能否建立起相关举措与当地社区、居民之间的联系非常重要。尤其是精细化管理,只有真正调动起居民的能动性,真正化育到居民的内心,才可能真正成功。
  治理的最高境界,绝不是简单地去约束,而是赋予居民生活更高水准的自由。这种自由的获得当然需要一些教化,但更需要的,是城市管理者肯下功夫,肯在推动精细化管理之前首先把居民的切实需求研究透。
  朱伟珏:刚才刘老师说到苔藓原来可以有那么重要的生态功能。可就在不久前,甚至就在当下,在上海不少老街,我们往往觉得,那些脚边的苔藓是需要被擦擦干净的对象。一种面对自然的新视线背后,是一种生态观上的深刻转换。
  说到风貌保护,我自己就曾经成长、生活在一条比较有年份的街道,我个人的体会是,很多时候,首先需要做的其实是“保持”。
  有些街道本身看上去就无比美丽,漫步其间非常惬意、舒适,当地的居民更是有着自己长久坚持下来的生活格调。在那样一些已然不错又有着独特气质和格调的地方,就不应该急于去统一某些景观上的视觉元素(比如统一店招、统一门窗样式等);应该在深刻认知的基础上再做“提升”,可以是加一点艺术元素,也可以是加一点自然元素。比如,在原有的建筑美之上,加一点自然的美。“用力过猛”造成历史风貌失真尤其需要避免。

  秩序重构呼唤工作机制创新

  ■精细化管理一定是多元治理:对居民来讲,是创设条件、鼓励参与;对专家来讲,是做设计和做秩序;对外来的人来讲,一定要“守规矩”。
  ■无论做什么方案、设计,都要跟居民、业主商量。经过这样的讨论,绝不会做出千篇一律的方案来。很多之前政府层面没想到、其实做做挺容易又出效果的点子就会诞生。

  周俭(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说到精细化管理,有几点我认为是题中应有之义。
  第一,要坚持“为民做事”。既然是为社区、为老百姓做事情,就需要社区和老百姓的参与。跟居民代表协商,听他们的意见,最后达成基本共识。
  第二,既然是要保护风貌、要有特色,就一定要请专业的人,一定要设计一个与受保护的风貌相匹配、又能提升其品质(包括文化品质、艺术品质、生活品质)的方案。
  第三,对所有外来经营者应该有一个类似“负面清单”那样的引导,不能做的,一定要事先告知清楚。
  精细化管理一定是多元治理:对居民来讲,是创设条件、鼓励参与;对专家来讲,是做设计和做秩序;对外来的人来讲,一定要“守规矩”。然后,无论做什么方案、设计,都要跟居民、业主商量。经过这样的讨论,绝不会做出千篇一律的方案来。很多之前政府层面没想到、其实做做挺容易又出效果的点子就会诞生。
  要实现上面这些想法,规则和秩序的建立就非常重要。无论是空间整治,还是业态管理,都应该首先有统一的指导性、预防性规则和方案。只有在大的秩序框架下充分调动个体和群体的能动性,才能实现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平衡,真正落实“精细化管理”。
  当然,任何秩序的重构都会对工作机制提出新的要求。这方面,我觉得可以针对具体问题,开设一些多方联合的工作坊,再结合项目化的工作方式来推动,将各领域专家的专业服务与地区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
  比如,街道层面首先可以多开一些专题讨论会。每个专题会可能就是半天,就可以得到很多信息,有利于政府、街道进行决策;如果有专家参与的话,也有利于管理者去思考这个事情到底该不该做、可以怎么做。
  如果一些非正式的业态、场所活动经由居民提出来后,政府、专家可以想办法创设条件或者做一些环境优化。政策上有什么问题可以慢慢来,一般情况下,尽量不要随便否定居民的原生创意。
  这项工作如果开展下去,街道还可以搞一个类似“共享工作坊”的场所。各方人士可以每天都来,也可以两三天专门谈一件事,一起来为城市历史风貌保护可能引发的各种精细化管理问题出谋划策。只要你想为这个街区做事,你都可以来。群策群力,经过几轮讨论,方案基本上就有了。
  这么做,无论对这个项目本身,对相关管理、实践能力的提升,还是对项目所承载的社会价值的传播,都有积极意义。很多问题的讨论和求解,都可以通过这个场所来启动。
  毕竟,如今街道、社区层面需要应对、完善的问题纷繁复杂。无论是停车难、垃圾分类、公共休憩健身空间的配置、搭建,还是历史文化遗产的再利用、小区安全、民宿业态控制,好多好多问题,都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讨论完的。

  链接
  艺术介入社区治理
  需要怎样的分寸感
  ■姜建敏(画家)

  如今,不少城市里的社区管理者挺欢迎艺术家带着一些具有创意的艺术元素进社区。他们希望通过艺术元素的引入,给公共空间带来新的视觉亮点,起到给空间本身“锦上添花”的作用。但在我看来,艺术介入社区治理并非易事,要拿捏好其中的分寸很难。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是搞美术的。在我看来,在很多中国旧城区普遍存在的黑色电线于道路上空纵横交错现象,是当地一个很重要的空间视觉元素。
  很多时候,如果你站在这些电线的正下方往上看,再用相机拍下来,无须额外的后期处理,自然就形成一种通常用电影胶片拍摄才能实现的画面质感。可真正住在这附近楼房里的人肯定就不这么想。他会觉得看上去好乱,还容易形成安全隐患。这其实就是个矛盾。最近就有不少地方开始把这些所谓“黑色污染”的“肇事者”往地下迁移。
  艺术介入社区治理还有两大难点。
  第一,从某种意义上说,艺术是一种记忆的载体和媒介,那么,在艺术处理过程中,如何拿捏好所谓“旧”的分寸。
  比如,现在很多中国旅游景点,热衷于展示一些以历史文化名人为题材的铜像、雕塑。每一处创作背后所具有的艺术含量有高下之分,但在我看来,现在毕竟已经是21世纪了,如果还一直沿用这样一种相对简单的历史人物呈现方式,是不是和我们这个时代之间,已经构成了某种差距?我们理应探索更好、更有神采的艺术呈现方式。
  又如,在一些有一定历史年份的街区,艺术处理所呈现的视觉效果千万不能太古旧。这个场所本身就以旧为主了,如果你再去增加一些复古的元素或色彩,别人可能会认为,你又在制造新的“垃圾”。当然,你的用色也不能太跳,一跳以后,会显得廉价。换言之,一个是要处理好“新”与“旧”之间的关系; 另一个,要充分照顾到艺术处理同周围空间尺度、人文环境、自然环境之间的匹配度。颜色夸张一点的艺术表达不是说不能有,但得有一个总的方案:哪几处可以鲜艳一点,哪几处可以比较“藏”一点,张弛有度,在情调和生气之间达成某种微妙的平衡。
  第二,要注意城市风貌保护区仍是城市居民真实展开生活的地方。在这样一个空间中,艺术表达的想象空间注定与在单纯的创意园区、创意工坊有所不同。后者是一张白纸,供人自由挥洒的余地很大。但在前者,依然还是有人居住的地方,就不能太出格、太艺术。过于张扬的艺术表达不仅不合适,还容易引起当地居民的反感。当艺术介入社区治理,一定要想办法将艺术创意融入当地生活,让艺术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居民凝聚力
  是城市品牌活动的基础
  ■冯瑗(艺术策划人)

  因为我的工作,我去过世界各地很多“老街”。那些真正称得上当地“文化名片”的“老街”,往往将导览服务做到细致入微。一方面,当地的标识系统做得非常到位,方便外来者如水滴汇入大海般融入。另一方面,很多旅游导览图上的推荐路线会将方案细致到30分钟、一小时、三小时、一天,让游客觉得特别贴心。很多游览方案还匠心独具,让跟随者非常有代入感。
  最近,还有那么几种老街区艺术活动设计方式,给我留下较深印象:
  第一种,将当地的商业设施、艺术展览设施和居民居住区域高度融合,并不刻意分割。这会让参观者觉得,这个老街区特别有生活的味道。在这样一种氛围中,当地人仍然正常生活,而外来者来到这里,不光可以看建筑、游胜地,还能感受到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很吸引人。
  当然,这也就意味着,一切更新中,当地居民绝对是被摆在第一位的。事实上,也只有住在里头的当地居民觉得舒服了,外面来游玩的人才能感到高兴,里外都觉得好。这一点很不容易做到,但在有些地方真的实现了。
  第二种,当地一些非常漂亮的建筑,不一定是历史建筑,定向开辟为公共展览场所。外来艺术家的作品也好,当地市民的艺术创作也好,哪怕是摄影作品、儿童画,都可以在里面定期、不定期地展示。换言之,所展示的作品既有本地人的,也有外来者的。这不失为老街区与外部世界升华沟通、交流的方式。
  第三种,一些老街区开辟了专属于自己这个街区的文化节、艺术节。只要运作得当,这既扩大了当地的文化影响力,又能带动当地经济,促进沿线商家在受惠的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经营能力。每到这个时间节点,各路能人汇聚于此,不用很久,当地的文化、艺术氛围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在我所看到的这些艺术介入方式中,似乎都无一例外地考虑到一个环节。那就是,一定有某些活动能够让当地的居民参与并深受其惠。试想,文化节庆的举办多少有些扰民,商家挣钱、艺术家出名,让当地居民因此受苦则肯定不行。当然,这一点做得好不好,多少也体现出当地社会管理者的智慧与温度。要知道,当地居民的凝聚力,可是一切城市、街区品牌传播活动的基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上海愚园路:从近代史走进现代精致生活
打破围墙的隔阂,展现十五分钟艺术圈
老街区 | 历史建筑的言说
一图读懂|北京城市副中心155平方公里统一管控
“人民城市建设的上海典范”专题①:品质点亮城市
我们百天啦!朝阳区责任规划师工作制度推进进行时之——“葵花籽儿”们的百日成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