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老文化如何焕发现代光彩 
            ■整理 记者 徐蓓
  

   近日,第六届“韩美林艺术讲坛”在故宫报告厅举行。围绕“古老的现代”这一主题,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和首尔艺术殿堂策展人李东?同台共论,激荡思想。

   即将600岁的紫禁城,正青春

        ■单霁翔

   这几天,我“被网红”了——因为最近的故宫口红,我又“红”了一把。我不认为这是什么坏事,中国人应该有自己的色彩,紫禁城的红墙黄瓦蓝天,这是中国人自己的“三原色”,用这些色彩组成绚丽多彩的世界,用这些颜色装点我们,这才是真正的中国的骄傲。

   今天我来讲讲紫禁城的故事。在我的心目中,即将600岁的紫禁城还正青春,它的古老艺术正和人们今天的现实生活融合在一起。

   紫禁城再过一年半就到600岁生日了。过去,我们遇到两个困难:一是紫禁城有70%的区域不对外开放;二是大约180万件藏品中,只有0.9%向观众展示,而99.1%的藏品都在库房里。古老的紫禁城藏在深闺,世人很难看到它的真面目。

   这几年,我们开始扩大开放,2014年开放了52%的区域,2016年达到65%,2017年达到76%,2018年开放了80%。

   我们不断把门打开,开放新的区域。比如,有一片区域被称为“退休女性的世界”,因为这是皇帝的母亲皇太后以及太妃们住的地方。寿康宫是甄嬛曾经住过的地方,乾隆皇帝的生母在这儿住了42年,我们把皇太后使用的家具、用具都摆放出来,起居室按原状恢复。乾隆皇帝是个孝子,每天都到这个房间给母亲请安,今天观众看到房内的情景与当年乾隆皇帝看到的一模一样,只不过比那时候少了一位老太太。

   在最大的宫殿慈宁宫,我们建了5个雕塑展厅。故宫博物院有10200件各个时期不同材质的雕塑,都睡在库房里。高大的雕塑连库房都待不了,有两尊菩萨3米多高,有1500年的历史,几十年来就在墙根底下站着,每次我走到那儿都说:“咱们菩萨脸色不好,表情也不好。”现在放进了展厅,菩萨脸色、表情都好了。

   记得我第一次去库房的时候吓了一跳,台阶下黑压压的一片。我就问:谁躺在台阶底下?管理人员说,是周恩来总理特批送给故宫的一套秦始皇兵马俑。兵马俑怎么这个待遇?今天,这些兵马俑终于被很好地保护起来。这些文物没有得到保护的时候,它们是没有尊严的;当它们得到保护以后,个个光彩照人。

   紫禁城的4个角楼以前都是库房。今天我们把角楼里的文物小心翼翼地请出来,把角楼开放成古建筑展,里面循环播放VR,观众可以从中了解怎样不用一根钉子把上万块木头组合成一座宫殿。

   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木结构建筑,如今人们可以登上平台近距离欣赏古建筑上的彩绘。这里建了数字馆,我可以负责任地说,这是全世界博物馆中最好的数字博物馆,不仅仅因为技术先进、设备先进,而且所有的项目全是原创。比如,数字地图会告诉你1200年前的信息,可以带你走进那些目前还没有开放的区域,同时在数字屏风上可以看到古代人的服装,可以查阅古人使用的器物。几天前,我们原创的虚拟作品《御花园》正式在数字博物馆上线。

   我们还开放了所有城楼的城墙。北京过去有城墙,今天看不到了,但紫禁城的城墙是完整的,以前从来没有开放过。站在城墙上,人们很兴奋,从高处可以看外面的风景,城墙上来来往往的人都拿着手机在留影。

   故宫的戏楼有100多年没演戏了。其实,这些木结构的建筑越经常使用、经常维修,就越健康;而越放置不用,糟朽得越快。今天,戏楼重新开始上演传统的京剧。

   很多人喜欢看《我在故宫修文物》,我们就把文物医院的大门打开了。世界各大博物馆中,有三四十名文物修复人员已经很了不起了,而故宫有200多名文物医生。每一件文物的修复,都必须经过科学检测,出检测报告和治疗方案以后,才能进行修复,所以,文物医院共有23个科研实验室。今天,故宫文物修复医院一年要接待七八千万观众。

   再有,我们打开了库房,把这些库房变成了仓储式展厅。南大库是紫禁城最大的库房,长156米,几十年来一直堆放着物料木材,现在经过修缮,建成了家具馆。为什么要建家具馆?故宫有6200件明清家具,只有少数进行了陈列,今天,这些家具大多可以展出了,真是光彩照人。

   现在,故宫博物院每天都有很多学生在这里上课和学习。去年,来故宫上课和学习的学生达到6万多次,是全世界博物馆中人数最多的。故宫的一些庭院里,春夏秋冬都能听到孩子们的笑声。

   这几年,故宫的游客增长速度太快了。2002年,故宫游客第一次突破700万人,当时世界上游客最多的博物馆是法国的卢浮宫。2017年,故宫游客达到了1670万人,而卢浮宫只有810万人,还不到我们一半。我们开始走出去,到世界各地去办展览。在过去6年时间里,故宫共有135项展览走向了全国各地、世界各地,成为全世界走出去办展览最多的博物馆。

   同时,我们打算建更多的博物馆来展示文物。比如,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福建石狮的故宫海上丝绸之路馆、北京的故宫艺术馆,都已经开工了。北京海淀区还在建设一个大型的博物馆,紫禁城有72万平方米,那里有62万平方米。

   总之,我们在努力,我们希望把古老的文化和现代人的生活更多地结合起来。古老的紫禁城正变得越来越青春。

   从古老的现代,到古老的未来
  
 
​  ■李东拲

   我是来自首尔艺术殿堂书法展的策展人李东拲。虽然我与韩美林先生在语言上没办法直接沟通,但是通过书法,我们一见面就成了好朋友,有着非常深入的艺术上的沟通。今天我来这里演讲,是因为我相信在座的各位都爱好艺术,都像我一样关注东亚书法艺术的未来。

   今天大家都在使用智能手机,我们已经步入智能时代,大家用手机的时间远比用笔的时间多得多。我相信,真正用笔去书写的艺术,对于古老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人工智能已经充斥我们的生活,世界正在经历着日新月异的变化。随着机器代替人工,以个性和多样性为生命的艺术似乎将变得越来越乏味。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首先我们必须要面对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开创21世纪的新的艺术,也就是说,面对21世纪的新文明,人类必须进行新的艺术革命。我认为,以韩美林老师为代表,把传统的艺术通过现代人可以理解的方式去表达,应该就是未来艺术的出路。

   去年6月至7月,在韩国艺术殿堂书法博物馆举行了“美林的世界在首尔”全球巡展,为韩国各界人士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撼。韩老师所涉猎的题材和素材非常广泛,在韩老师的作品里,学设计的人能看到设计的影子,学书法的人能看到书法作品,学绘画的同样能看到绘画作品。可以说,他的作品既古老又现代,既西方又东方。

   在现场,82岁高龄的韩美林老师还为来自首尔大学美术系东方画专业的学生们进行了长达4小时的讲座。他一边讲,一边指导学生绘画,整个过程让人非常感动和敬佩。他对动物的临摹,使得学生们在第一时间体会到了他的创作激情和热情。讲座结束后,学生们都表示能够有这样的机会了解中国书法传统艺术,有这样的机会能够使中国、韩国的传统艺术进行交流,对他们来说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韩美林老师的作品将古代和现代连接起来,最早是通过古代岩画实现的。岩画是远古时代的一种石刻文化,岩画不仅是一种绘画形式,它还作为人类的精神产品,以纯朴的艺术语言打动人心。我这么多年从事美术策展工作,还从来没遇到过一种古代艺术能像岩画那样直接与现代艺术联系和沟通。韩美林先生正是从这种远古的艺术中获得灵感,并将它们以现代的方式表达出来,这就仿佛在告诉我们:历史还活着,历史还将继续下去。

   还有韩美林先生的“天书”,是一种对生命符号的概念性的提炼,形象而富有诗意,动感且充满了美的创造力,让人的眼睛看过去第一眼的感觉是好玩,第二眼的感觉是原来里面融合了这么多的古代文化元素,在不知不觉中便受到了熏陶,不刻意却受益匪浅。我过去一直在想:现代艺术的未来会是什么样?韩美林老师的作品给了我答案。

   总之,在我看来,韩老师的作品,既是古老的现代,也是古老的未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手盘活故宫大IP的男人
故宫博物院掌门人单霁翔:把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六百年
故宫掌门人爆猛料:一半故宫人将搬出故宫
故宫掌门人单霁翔爆猛料 一半故宫人将搬出故宫
评分比《舌尖》还高的纪录片,吃下我的安利!
把壮美的紫禁城完整交给下一个600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