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源头活水出新安,百转千回下钱塘
            袁华明 媒体人
   

   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13岁的胡雪岩孤身外出闯荡,到杭州当学徒。当时的徽商到杭州,可以选择沿着徽杭古道前往,也可以选择水路顺钱塘江直抵杭州。无论哪一种,皆很费时。

   2019年1月4日,杭州市党政代表团搭乘高铁赴黄山考察,举行区域合作工作交流座谈会,签署“1+9”合作协议,当天下班前即赶回杭州。

   历史上,杭州和徽州就有着密切的交往,随着杭黄铁路的开通,两地之间除了古代的水陆两条通道、十多年前通车的杭徽高速公路(黄山方面称为“黄杭高速公路”)之外,又新增一条通道,而且是最快的通道。这两座旅游名城牵手前行,处出了一种怎样的关系?

   杭黄缘分“一江牵”

   “浙江水出三天子都。”此处“浙江”系浙江省最大河流钱塘江的古称,发源于安徽省黄山市境内。最早提出钱塘江源头的是《汉书·地理志》,该书简略地提出浙江“水出丹阳黟县南蛮中”。《后汉书·地理志》又提出“浙江出歙县”。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肯定了《汉书》中的说法,在《水经注》中明确指出“浙江水出三天子都”。一条钱塘江,黄山在上游,杭州在下游。

   相较于驴友们所熟悉的徽杭古道而言,徽杭水道名气可能要小一些。从徽州出发,经过深渡古镇,当年很多徽商就是从这里通过水路顺钱塘江而下前往苏杭,再经运河勾连的各大水系前往全国各地的。如今隐秘如世外桃源的深渡古镇曾是徽州通往浙江的水上咽喉,亦曾是重要的物资集散地,也可以说是徽商的起点之一。

   “源头活水出新安,百转千回下钱塘。”襟江带湖,古时杭州和徽州的交往,恐怕都离不开这条水道;如今,杭黄铁路建成通车,两地时空距离再度缩短。有意思的是,从地图上看,新建成的杭黄铁路是一条“贴”着钱塘江而建的高铁,似乎是对杭黄两座城市“一江相牵”的一种呼应。

   黄金旅游“一线连”
  

   一头是“浓妆淡抹总相宜”的人间天堂,一头是“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第一名山,中间还有千岛湖、西递宏村等众多独特旅游资源、特色经济产品,杭黄铁路就像一根项链,一下就把这些原本散落的资源“珍珠”串了起来,让杭州—黄山这条新的经济带充满了想象空间。杭州和黄山都是著名的旅游城市,都有享誉世界的经典旅游品牌,打通杭州至黄山的交通动脉,将这条黄金旅游线串珠成链,其叠加效果将发挥出乘数效应。

   本世纪初,杭州就提出了“城市东扩,旅游西进,沿江开发,跨江发展”的发展思路,大力推动杭州旅游西进,而这一场“西进”就是沿着钱塘江布局的,实际上也为杭黄两地在旅游方面的深入合作奠定了基础。

   如今,杭黄两地也明确借势杭黄高铁的开通,打造皖浙世界旅游目的地,不仅要延续拓展G20旅游优惠政策,还要打造杭黄世界遗产经典游、“名城—名江—名湖—名山—名村”产品路线。这种优势叠加的做法,更能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成为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新的增长点。

   旅游当然是杭黄之间的共同议题,实际上杭黄之间已经不仅仅是旅游上的合作,也包括其他产业。例如近年来杭州不少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已经开始转移到黄山市各经济开发区,浙江大学也已在黄山设立了工业技术转化平台。因旅游合作而延展到全方位深层次合作,是杭黄两地融合发展渐入佳境的真实写照。

   融合发展“一家亲”

   和很多城市之间“相爱相杀”不同,杭黄两地一直都以一种竞合的方式互补共进,更像是一对难得的“好兄弟”。

   2018年10月25日下午,在杭州都市圈第九次市长联席会议上,黄山市正式加入杭州都市圈合作发展协调会,黄山周边,还分布着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等,但为何黄山独独钟情杭州都市圈?黄山人给出的答案是:因为情谊,也因为未来。进入新世纪后,两地的经济、文化、交通、民生交流,更是与日俱增、更加密切。

   在黄山市近三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均提到了融入杭州都市圈的内容,如2017年提到推动产业融合、政策协同,加快融入杭州都市圈,形成双向互动、内外联动的全面开放新格局;2018年提到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和长江经济带,加快融入杭州都市圈;2019年则提到要落实全面融入杭州都市圈实施意见和黄杭两市“1+9”战略合作协议,主动对接都市圈新一轮总体规划和系列专项规划,全力推进黄杭同城化建设步伐。此外,今年初,黄山市还出台《关于全面融入杭州都市圈的实施意见》。

   通过融入杭州都市圈,特别是杭黄铁路的开通,黄山接轨上海又多了一条快速通道,沪杭黄发展轴的分量将更重。值得留意的是,黄山近年来主导了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徽州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等创新试点,在经济转型升级、城镇化推进、文化保护弘扬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杭州作为长三角黄金南翼、黄山作为长三角纵深腹地,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的进程中将发挥更大作用。
   
   高道春 上海市黄山茶林场场长助理

   像我这样的黄山旅游业从业者大多对2016年“G20峰会”期间杭州游客挤爆黄山景点的场景记忆犹新。当时,黄山市所有55个A级以上景区景点对杭州市民免门票,使得杭州市民前往黄山旅游的热情极大释放,一周内有80多万的杭州游客分布在黄山市的各个景区。平时,黄山茶林场的游客以上海、合肥、南京人为主,但在那一周,我们的平均客流量增加50%,杭州人成为绝对主力。

   由于山多田少,交通不便,为了求生存、图发展,长期以来,黄山人走出去的路径正好与杭州游客涌入黄山的路径相反。而这种流动方向的转变,似乎是杭州与黄山之间关系发生变化的一种暗喻。

   南宋迁都临安(今杭州)后,处于京畿之地的徽州,借助区位优势,经济结构重心由原来的农业、手工业向商业经济逐步过渡转移,杭州便成为徽州人经商入仕的重要进出口与文化交流的平台。明清时,为获得换取粮、盐的货币,徽商们会带上徽州的土特产和特色手工业产品,选择陆路(徽杭古道)或水路(新安江)顺流而下东进杭州。

   由于从陆路外出要经过崇山峻岭,时间长达半个月之久,走水路就成为徽商外出的首选。“源头活水出新安,百转千回入钱塘”,发源于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境内六股尖的新安江,经徽州大地一直东流南下注入千岛湖,经浙江省淳安、建德后向东流入富春江、钱塘江,最终汇入东海。一江碧水,成为两地情感交流的纽带与经济连接的桥梁。

   徽商的崛起、兴盛,离不开新安江水的哺育,更离不开杭州这座千年古都提供的资源与平台。徽商功成名就后,又会溯流而上,花重金回家乡捐建祠堂、私塾、书院、修桥、筑路,至今保留的众多徽派建筑,就是这一时期的文化遗存。与此同时,杭州的兴盛繁荣也离不开钱塘江水的滋养、浸润,作为上游的新安江,是其根基,是其源头,同样为杭州的经济繁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新安江是黄山、杭州两地人民共同的母亲河。

   随着近代商业交流、人员往来的频繁,新安江沿途的山水也给文人雅士们留下极深的印象。著名作家郁达夫曾于1934年5月与林语堂、潘光旦等几个著名的文化人从杭州来徽州游览,走的是1933年10月建成通车的老徽杭公路,并在当时的歙县、屯溪停驻,对徽州山水不吝赞誉。郁达夫曾作诗一首《屯溪夜泊记》记之——“新安江水碧幽幽,两岸人家散若舟,几夜屯溪桥下梦,断肠春色似扬州”。

   时光斗转,时至今日,徽杭高速公路、杭黄高铁相继通车,不仅将两地时空距离大幅缩短,也带来了新安江库区移民幸福感的提升。在与一位黄山同事的交谈中,我得知其父辈上世纪60年代从千岛湖移民至黄山,曾经想回老家淳安走亲访友,往往需要乘中巴车走公路至歙县深渡,然后乘船沿新安江至千岛湖,再转乘县内交通工具至淳安县亲友家中,至少需要七八个小时;2006年徽杭高速通车后需要三个半小时;现在乘坐杭黄高铁,2个小时左右就到了,不仅时间上大大缩短,探亲的旅途也更加舒适。

   在国家大力推进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作为曾经的水路新安江以及陆路徽杭古道,被赋予了新的功能与使命。2018年10月,新安江百里山水画廊项目被列入黄山市打造旅游新名片重点工程,沿着新安江水脉的皖浙1号公路风景线建设也同步正式启动,力争打造生态文明建设样板区。徽杭古道则将打造成为杭州、上海等长三角地区旅游爱好者的户外徒步天堂。全域旅游产业政策的推广与带动,让新安江沿线的乡民享受着政策发展的红利,逐步走上了致富奔小康的快速路。

   如今,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进程中,便利、舒适的交通环境,特别是在2018年10月杭州都市圈第九次市长联席会议上,黄山市被正式纳入杭州都市圈的成员,让黄山、杭州两地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脚步走得更加坚实有力,产业不断融合,彼此联系更加紧密,为黄山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共享一个圈”的时代正向我们走来。

   从奔流不息的新安江水,到杭黄高铁大动脉,不同时代的交通联系方式,让“人间仙境”的黄山与“人间天堂”的杭州始终保持着割舍不断的情愫。两地归属不同行政区域,却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回到徽州,便是回到乡愁

      周华诚 作家

   钱塘江大潮的惊涛裂岸,与安徽黄山境内的一滴水有关。发源于古徽州休宁境内海拔1350米的六股尖的一脉清流,一路奔袭,汇聚更多的雨水,汇成新安江,流入浙江境内,再经富春江,汇成钱塘江,最终注入东海。

   一条河,通过水上的舟楫往来,就这样构成了江头与江尾的联系方式:一头是黄山,一头是杭州。

   一千三百多年前,李白到徽州去,从杭州坐船一路溯流而上,且走且停,需要半个月时间。

   五十年前,徽州黄山的竹木、土产,通过水路往下游放排,少则十来天,多则半个月、一个月。

   两年前,我的一位朋友从杭州到徽州办事,频繁自驾往返于两地,单趟要3个半小时,一路走高速公路在山间穿越,看路两边青山连绵,白云缭绕,同时汽车飞奔,洞穿数不清的隧道。

   时光到了2019年,一个背包客从杭州坐上高铁,1小时40余分钟之后,他的双脚已站在黄山的大地上。

   交通方式的改变,带来的是现实速度与心理距离的变化。

   徽州,那个在传统印象里,代表着古老的、缓慢的、逝去的生活方式的词语,一下子拉近到都市人的面前。杭州、上海,这些代表着前沿、时尚、快速、未来的生活方式的名词,也一下子逼近到徽州人的家门口。

   是被呼啸着带走,还是在缓慢里停留?

   也许,这一趟穿山越水的高铁的开通,会让两地产生一种更深入的文化碰撞,不仅人流的方向与频度会发生变化,两地人群的生活面目,或许也会发生静水深流的改变。

   作为钱塘江的中游,连接安徽徽州与浙江杭州的干道新安江,其江流水急滩多,虽航行不易,但在过去千百年陆路交通不便的情况下,这条水路无异于安徽南部对外联系的黄金通道。

   自南宋定都临安之后,徽州的木材就开始源源不断地往下游输出,形成了徽商里的一支,即木材商人。徽州的木材商人,会在每年冬季入山伐木,待至来年梅雨季节河水大涨的时候,利用水力,运载出山。其中的大部分由新安江运至严州,然后转销各地。

   取道溪流,用水力运送木材,山里人叫作“放排”。

   山道阻且长,“放排”是成本最低的一种运输方式了。砍伐下来的木材,肩扛、牛拉,运输到河边,再将木材用藤条、篾缆、铁链等编扎成排节,推入河中,木排便浮在水上,顺流而下。多的时候,十几排、二三十排木材连缀成长龙,中流击水,甚是壮观。

   新安江、富春江及至钱塘江面,不仅往来行旅之人甚多,竹木、土产都经由此水道抵杭州、上海,或部分经京杭大运河北上。苏浙地区,或乃至沿海地区的盐、丝绸则由此水路通道,一直送进山里。这是一条沟通着徽州与杭州的黄金水道。“新安江—徽杭古道—大运河”,“徽州—杭州—扬州”,水路与陆路结合,这一条徽商文化线路,一端维系着水墨青山环抱的徽商故里,一端连接着具有巅峰意义的商业文明的所在地扬州。在这条线路上的各个地域,都开始受到文化交流的滋养。

   徽州的文化,是一个极具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徽州一府六县,是地域概念,即原徽州府属歙县、黟县、婺源县、休宁县、祁门县、绩溪县六县。徽文化内容的广博、深邃,又有整体、系列性等特点,时至今日,比较完整地呈现了东方社会的生活风貌,以及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民间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的基本内容。

   今天我们走进徽州,依旧可以看到那“五峰拱秀、六水回澜”的历经沧桑的古城,看到那经风沐雨、古朴雅致的古民居,以及清灵秀美的山水景观、文脉昌盛的人文景观。也因此,杭州、上海甚至北京的很多朋友,会不辞遥远地前往徽州。徽派建筑、文化、工艺、饮食,似乎都在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人们到了徽州,就仿佛在时光里回溯了年月,仿佛回到了一个更加纯粹的旧时光里。

   两年前,我有一位杭州的朋友,去徽州走过几趟之后,毅然决定就在那里住上两年。

   他爱上徽州,而且看上了古徽州老城区里的一个破旧的院子。他和小伙伴一起,把那个苏联式的破旧的、有一个巨大礼堂的几幢老房子改造成了一个时尚的民宿。那个民宿极有特点,十几个房间,每一个房间由一位独具个性的设计师完成设计。

   这个旧房改造的民宿甫一亮相,立时成为很多杭州、上海的年轻人打卡之地。

   然而那两年中,朋友确实很辛苦,他的家在杭州,妻小还在杭州,他必须一次次往返于杭州与徽州之间。开车一趟三个多小时,一周来回两次,穿山过岭,奔波不已。可以说,杭州的现代、时尚、资源与城市氛围是他脱离不掉的根,心向田园、回归缓慢生活的理想,又是每个都市人内心都有的情结。

   在杭州与徽州之间的往返,就像是一个隐喻,通过三小多小时的转换过程,可以从焦虑、高效、先进的城市节奏,切换到缓慢、悠闲、古老的乡村节奏中。当他在那个稍显封闭、晒着太阳慢慢让自己有点懒散了的时候,又可以通过回到城市,给自己补充能量、增加动力。这样一次次的切换,对于他来说,无异于一次次的文化差异性比较,同时在这种比较中,引发思考,明晰路径。

   后面的结果,大家已经看到了,徽州因为出现那么一座美好的生活空间而令当地人大感惊异,也吸引了无数外部的目光。可以说,那个民宿的存在,是一次城市文化的回流,也是一次乡村文化的滋养。当朋友把这个项目完成,进入良好运行轨迹之时,2018年底,他又把大部分时间抽离出来,回到了城市。但是现在,他依然会时不时地回到老徽州去。因为那里的节奏已经浸润入他的血液,也可以说,徽州的文化与生活样式,已经构成他生命的一部分了。

   很难说他更喜欢哪里——是作为城市的杭州,还是作为乡村的徽州。

   从前的水路流离,陆路坎坷,使得徽州千百年来留下了极为完整的文化风貌。犹如那一道最为著名的徽菜代表“臭鳜鱼”,是在当时的经济、交通等社会状况与饮食存储条件下产生的菜肴。但时至高铁时代的今日,各种外部条件已然改变,“臭鳜鱼”的鲜香依然令人念念不忘。高铁拉近了杭州与徽州的空间距离,也拉近了城市与乡村的心理距离。这种速度感的提升,带来了更为便捷的交流。

   在我看来,一方面,徽州具有的传统文化基因,会在高铁为代表的这条现代路径上得以更大范围传播;另一方面,现代时尚的城市文化与人流,也会给徽州这古老中国的传统样本注入新鲜的活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年底杭黄高铁通车,杭州徽州其实已相恋千年
除了乘杭黄高铁,许多人不一定知道可以从杭徽水道坐船到徽州赏春花!
北纬30°:跨越时代的古道·徽杭水道(二十三)
回到徽州,便是回到乡愁 | 周华诚
中国史上最美高铁线!刚开通就成网红,一站十景!
杭州去黄山高铁全线贯通,1.5小时快到飞起,一路美景逛不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