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飘香数百年的工艺品什么样?

“香几雕屏寄幽时,天生神技不须师”,这两句诗词出自《崇祯宫词》,讲的是崇祯皇帝某天在宫中看到天启年间的沉香假山一座、香几、灯屏数种。这些“工艺品”都是由的他的哥哥——天启皇帝亲手制作而成。天启做皇帝不怎么样,但是论当“木匠”,绝对是天才级别的高手。清人王士禛的《池北偶谈》记载,“有老宫监言:‘明熹宗在宫中,好手制小楼阁,斧斤不去手,雕镂精绝。’”开头提到的沉香假山就是天启的杰作之一,据说精美绝伦。这座沉香假山可能被毁灭,或者流落民间,我们无缘观摩天启的高超技艺。不过,故宫博物院还收藏了其他沉香工艺品,我们可以来看看。

沉香,又称“奇南香”,植物名,瑞香科,常绿乔木。芯材为著名熏香原料,产于印度、泰国、越南等地。据称其脂膏凝结为块,入水能沉,故名“沉香”。沉香在我国历来是较为珍贵的木材之一,除用作香料外,也用来制作文房器具、家具饰件及小型工艺品等。

竹刻大师的沉香大作

明末清初雕刻工艺家中,张希黄是比较知名的大家之一,他开创了“浙派竹雕”,其传世之作皆细致工妙、精美绝伦,其中以“山水楼阁”笔筒最为典型,被称为“立体的界画神品”。遗憾的是,张的传世作品并不多,代表作《山水楼阁图笔筒》今收藏于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我们今天来看下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张希黄沉香木刻东坡游赤壁图酒斗。

(沉香木刻东坡游赤壁图酒斗,明,张希黄制,故宫博物院藏)

这个杯子依材质的天然形状随形雕成,器表以线浮雕的手法刻画宋代文豪苏轼赤壁夜游的故事。口沿处刻“东坡游赤壁图”6字及“希黄子”款,表明此杯是为张希黄的作品。而酒斗的雕刻技法娴熟,所刻人物、景致均栩栩如生,名匠功力扑面而来。

不拘一格走粗犷风的沉香笔筒

再来看这件明晚期的沉香木雕松竹梅图笔筒,笔筒以沉香木雕成,外壁雕山岩凹凸嶙峋,并以浮雕及镂雕技法刻画老梅一枝、幽竹几茎、虬松数株。松干、梅枝尽力贲张,惟竹茎纤弱,并以数块巨石相配。

(沉香木雕松竹梅图笔筒,明晚期,高11.9cm,口径11.3-10.8cm,故宫博物院藏)

值得一提的是,这件作品不像一般沉香木雕刻那样精致,如笔筒的口沿处仅刻阴线一周,无其它装饰,岩石的雕凿痕迹也清晰可见。但其妙处在于设计大胆,抛弃陈规,于粗犷中不乏细腻的表现,对松、竹、梅、石等物象所包孕的精神内涵作了恰如其分的表达。其器虽小而画面境界不俗,在众多的沉香木雕刻品中显现出独特的价值。

细腻婀娜的沉香臂搁

如果说上面这件沉香笔筒主打粗犷豪放风,那这个沉香木雕菊花臂搁则细腻委婉,与笔筒形成鲜明对比。

(沉香木雕菊花臂搁,清,故宫博物院藏长)

臂搁长条形,覆瓦式,弧起较高。通体凹凸不平,如老树枝干状,但入手光滑圆润,磨工极佳。臂搁正面下部浮雕湖石一具,其上伸展出野菊数茎、杂花若干,姿态秀逸,状物生动,虽然沉香木色泽深暗苍老,但经工匠的妙手点化,不乏婀娜之致。其刀法细入毫末,隐起自然,颇富功力,堪称佳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沉香
空灵之约----中国沉香文化展(四)
沉香木雕山水笔筒
古董珍玩及工艺品专场
鉴赏之 赏心悦木 (九)
明沉香木雕松竹梅图笔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