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什么是釉陶?

釉陶(Glazed pottery)

一种施低温釉的陶器。一般只需要700至900摄氏度即可烧成。中国釉陶大约在公元前四世纪的战国中期出现。西汉武帝时期出现铅釉陶,以粘土作胎,以铅的化合物作为基本助熔剂,主要呈色剂是铜和铁,在氧化气氛中烧成。铜呈现翠绿色,铁呈现出黄褐和棕红色。釉层清澈透明,釉面光泽平滑。铅釉陶在东汉时期极为盛行,但基本上都是明器。北朝釉陶陶俑占很大比例。唐代盛行唐三彩,用白色粘土作坯胎,先入窑经1100℃素烧,取出后再上釉二次彩烧而成。

三彩的釉用含铜、铁、钴、锰等元素的矿物作着色剂,用铅的氧化物作助熔剂,在窑内彩烧时,各种金属氧化物熔融扩散任意流动,形成斑驳灿烂的多彩釉。釉色有绿、黄、蓝、白、赭、褐等色,所谓三彩,实为多彩。唐三彩除日用器皿外,还有各种人物形象、动物形象、家庭用具模型等,是中外驰名的中国古代艺术杰作。辽代仿唐三彩工艺烧制辽三彩,釉色有黄、绿、白等几种,装饰手法以印花为主,也有划花。题材多为花卉,以牡丹花为最多。器物中以海棠花式长盘、鸡冠壶、长颈瓶等为主。辽代还烧制单色釉陶,釉色主要有绿、黄、白几种。

展开剩余41%

 

器形有鸡冠壶、凤首瓶、盘、碟等,装饰手法有印花、塑贴等。装饰题材以花卉为多。宋代金统治下的北方地区烧制的彩色釉陶亦称宋三彩,主要釉色有黄、绿、白、艳红、乌黑以及新创釉色翡翠釉,器形以枕、灯盒等实用器为主,采用刻划方法进行装饰。元代始烧以牙硝作助溶剂的法华釉陶,釉色有黄、绿、白、紫、蓝等色,主要产于山西地区,以陶胎为主,器形有花瓶、香炉、动物等。明中叶江西景德镇也仿制法华器,但用瓷胎,以烧大型瓶、罐、钵等为多,图案有花鸟、人物故事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三彩的辨识需搞清四要素
中华瑰宝“唐三彩”(图)
中国古代釉陶发展脉络及馆藏举要(组图)
如何区分唐、宋、辽三彩?
中华陶瓷文化系列——中国古代釉陶发展脉络及馆藏举要
大唐三彩器——不一样的低温釉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