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诗词简答题不会写?其实就是考这五种题型的答题技巧(一)

语文中的古诗词鉴赏,篇幅短而难度大,是多数同学失分的“重灾区”。

很多同学在解读诗歌内容过程中,往往似懂非懂。以至于在答题时出现歧义与偏离。

有的无法准确解读题干。构思答案时,常常南辕北辙,答非所问。

有的遇到分析诗歌情感的题目时,对诗词的理解局限于某一部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是根据题材,套用相关的感情。

还有的在赏析诗歌艺术手法时,对手法概念的理解不清晰,无法精准定位。答题时乱箭齐发,泛化技巧。

其实古诗词鉴赏考查的内容,应该分为两部分来看。一是古诗词中常见的主题,比如山水田园诗、羁旅行役诗、边塞战争诗、咏史怀古诗、咏物言志诗、送别诗、访友诗、即兴诗等等。这是古诗词鉴赏的基础知识。二是古诗词鉴赏中的五大经典例题,分别是结构思路题,语言鉴赏题,形象分析题,意境分析题和情感分析题。先一起来看一下结构思路题的考点和答题技巧。

一 结构思路题

古诗词的结构思路,其实类似于文学类阅读中的行文思路和谋篇布局,以简答题的形式出现。比如:

1.本诗在章法结构上采用了什么样的形式?请简要分析。

2.请从结构上分析本诗在情感表达上有何特色?

3.请分析横线句子在结构上有何特点?

要想答好这类题,需要掌握古诗词中“起承转合”四个部分常见的作用。同时,了解一些典型的行文方式。

古诗词中的“起承转合”。“起”是指开篇,“承”是对“起”句的承接和拓展,“转”是诗意的跳宕转折,“合”是最后收束全诗。

“起”一般作用有托物起兴,烘托铺垫,渲染映衬。或统领全诗,奠定情感基调。以后遇到分析首联或者词曲开头的作用的题,再结合具体诗句做一下说明就可以了。

“承”的作用最好记,就是承上启下,当然有时也会只是铺垫下文。

“转”的作用往往是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事及理,由浅入深,从正到反的过程。这部分,也是理解作者思想感情和创作意图的关键。在哲理诗中,转的环节非常关键。比如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转”就是由景及理的环节。还有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转”也是由景及理的环节。所以,抓住“转”句,对解读诗意非常关键。

“合”是全诗的结尾,不论是写景,抒情,还是叙事或议论,这部分往往是诗歌主旨或诗人感情的凝聚之处。它的作用一般是呼应开篇、呼应诗的题目,圆合首尾;或是对比前文或总结全诗,卒章显志。如果结尾是写景,那也是以景结情,含蓄蕴藉,余味无穷。

这些内容都是结构层面比较常规的基础知识。

再来熟悉一些典型的谋篇布局,也叫构思手法。常见的构思手法有线索、比兴、扬抑、卒章显志、移步换景和不同的记叙顺序等等。这里我们主要通过几首诗歌来熟悉。

(一)线索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孤舟是全诗的线索,在诗中联结了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象,把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起。作者融情于景,表达了漂泊孤独之感。

(二)比兴

桃夭

(《诗经》)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①,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③。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以“桃之夭夭”起兴,通过铺垫和渲染,热烈真挚地表达了对新娘的赞美和祝福,以桃设比,通过对桃花、桃实、桃叶的描写,在赞美新娘美丽贤淑的同时,从不同的角度祝福新娘婚后夫妻和睦、家族兴旺;联想巧妙,形象鲜明,意趣盎然。

(三)对比扬抑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前两句写汉武帝宣示召见被贬臣子。并且首句特用“求”“访”两词,仿佛是颂扬文帝求贤意愿之切、之殷,待贤态度之诚、之谦。然而,后两句却急转直下,悲叹两人只是空谈半夜。而文帝问的也都是一些鬼神之事,只字不提国事民生。

(四)移步换景

劳停驿

欧阳修

孤舟转山曲,豁尔见平川。

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

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

行客愁明发,惊滩鸟道前。

此诗前两联从时空变化维度来写羁旅过程中的景物。从时间维度来看,第一联为舟行之时是白昼,第二联为泊舟之后,月亮升起,即夜晚。从取景空间来看,移步换景,一句一景,孤舟在山中、在平川、在树杪渡口、望峰头圆月。远、近、高、低,布置巧妙。

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载]高考诗歌鉴赏专训课程之(十):分析鉴赏诗歌中的结构技巧
穿越时空遇见你:中考真题里的古诗词之诗歌鉴赏
古诗词考查趋势
诗眼是鉴赏古诗词的关键
2022诗歌鉴赏之如何读懂古诗词
古诗词鉴赏专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