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众多我中 找到真正的自己

 


        每个人都想认识自我,但要认识哪个“我”呢?昨天的我和今天的我,是“既非同一人,亦非另一人”。



        夜里,一位老和尚在寺院的菩提树下来回踱步,过了好一会儿,到离树不远的一个石凳上坐下来,闭目养神。


        小沙弥怕他着凉,为他披上袈裟。老和尚张开眼,道了声谢,问:“刚才那个在菩提树下来回走动的人是谁?”


        小沙弥一愣,疑惑地说:“那不就是您吗?”


        老和尚:“不是我,我在这里坐着哪!”


        小沙弥以为老和尚“精神恍惚”,但老和尚却说他“清醒得很”,一再问刚刚那个在菩提树下走动的人到底是谁。


        难道会是“鬼”?小沙弥的背脊开始发凉。


        最后,老和尚笑一笑,说:“你现在是小沙弥,二三十年后,你可能当了方丈,但我现在能叫你方丈吗?”


        小沙弥搔搔头,若有所悟,高兴地说:“我明白师父的教化了!刚才那个在菩提树下走动的人只是刚才的你,而不是此刻的你。”


        如果你点一盏油灯,通宵达旦,灯火不熄,那么你会发现,从初夜到天明,那一直燃烧的灯焰是“既非同一焰,亦非另一焰”。生命如灯,春去秋来,悲欢不息,从出生到老死,我看起来还是我,但却“既非同一人,亦非另一人”。所谓自我,其实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



        有一天,洞山禅师在渡过一条溪流时,见到自己在水中的倒影,大彻大悟,而写下这样的一首偈子:


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

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应须恁么会,方得契如如。


        看着自己在水中的倒影或镜中影像,会让人意识到“虚实”的问题:我们有很多个我,有些我就像水中倒影般,其实是虚幻的。我们应该有一个真实的我,生命的追寻必须能“契合”这个真实的我,才算圆满。


        禅,就是要在众多的我中,帮你找到那个真的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六祖惠能(佛教电影 上下集)
既非蒸蒸日上,亦非每况愈下
​成功既非快乐的必要条件,亦非快乐的充分条件
【大学诗词注】2.知止六步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933期||闻天语:和田玉之一--------菩提树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