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这个“靓”不读 liàng?

这两天是一个让很多人吃瓜到高血糖的周末,也有读者在后台问我们怎么看?不过我们不是娱乐八卦媒体,也不觉得这个时候适合或者需要发表什么个人意见。原本觉得安静吃瓜就好了,但一位读者的问题,让我觉得倒是很适合聊一聊。

她问的是:在和朋友聊起来这个新闻的时候,有些人会把当事人名字中的“靓”读成【jìng】,而有些则会读成【liàng】,到底怎么读才是对的呢?为什么呢?

这个题目就很适合作为语文课专栏的选题来写一篇文章了。

在中文中,有很多字都不只有一个读音,而这些多音字如果作为名字,就会出现一个纠结:因为名字不是词语,很多时候不会有固定的读音标准,比如一个新认识的人名字中有一个“乐”字,那到底是读【lè】还是【yuè】?

这个时候,其实最简单的方法,就是 —— 问当事人:你的名字怎么读?一般名字里有多音字的人,这个问题可能已经被问了无数次,也不会觉得被麻烦。说不定还可以聊一下名字的由来。

如果是因为家中父母比较热爱音乐,那就可能是读【yuè】。或者是像我某位朋友,因为长辈很爱李太白的《蜀道难》,所以“乐”是来自“锦城虽云乐”,所以这就要读成【lè】。或者再小众一点,因为是出生在唐山的乐亭,那说不定就读成很特别的【lào】音了。

所以名字里如果有多音字,读哪个音其实都没问题。更多的是来自起名的时候所蕴含的含义,或者名字主人自己的偏好。比如“茜”这个在女性名字中常见的汉字,我就见过好几位将自己名字读成【qiàn】,也见过好几位自己读成【xī】的。都没问题,尊重当事人的选择就好了。

而这次新闻事件中的女主角姓名中的“靓”,就没有什么可纠结的,因为她的id里中文名字后面就有了标音【jing】。也许是因为总被人读错名字?所以干脆把正确读音标在了id里,这也的确是个好法子。

不过这也让不少群众在吃瓜的时候稍微有点迷惑,因为很多人看到“靓”字的时候都会下意识读作liàng,而另一个名字里有这个字的明星张靓颖,读音就是liàng。这个时候才会突然发现,嗯?怎么是读【jìng】?

其实有趣的是,根据以往新闻的说明,张靓颖小时候,名字中的“靓”是读作【jìng】的,这也是她英文名字Jane的来由。只是长大之后,将这个字的读音改成了【liàng】。

我们如果对比“靓”的两个音,可以看到,【jìng】的意思是“妆饰、打扮”,而【liàng】的字义是“<方>,漂亮,好看”。也就是说【jìng】是比较标准的通用读音,而【liàng】则主要是方言读音。

《新华字典》App


所以从字典的释义上能看出,【jìng】是这个字的主要发音,这很正常,因为“靓”字就是见+青,两个字连读起来,就是j-ing。

而《康熙字典》中对“靓”的几本古代韵书中读音的说明,都是“净”。

康熙字典

那为什么现在很多人会将这个字读成靓呢,张靓颖的影响当然可以算是一部分。但更多的原因,可能是因为粤语,尤其是受香港影视作品中习惯使用的靓女、靓仔这些词发音的影响。

在靓【liàng】这个音的字典解释中,就是说明这是方言的发音,南方一些方言中靓字都是和这个音相似。比如粤语中是发【leng3】的音。(粤语的音调比普通话多不少,粤语3声与普通话3声不一样)

“靓女”粤语例句发音(yueyv.com)

如果不算方言的话,“靓”这个字在历史上的日常使用频率并不高,甚至很多人现在看到这个字,还会下意识的会读成“倩”字的音。而最近几十年这个字的使用频率之所以变多,是来自粤语文化,尤其是香港影视剧的带动。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越来越多的使用到了方言发音的【liàng】这个读音。

这是一个在中文发展历史上很有趣也经常发生的现象。因为中文本身是表意为主的文字,但字的读音却在不断的演变中。这种演变的背后,其实就是不同地区方言随着文化的融合,逐渐扩散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比如“二”,这个怎么看上去都应该读成含“i”(yi、li、ni等)音的字,就是经过这样的变化,变成了一个“er”的读音。

“靓”这个字的主流读音变化也可以看做汉字读音变化的最新案例之一 —— 在流行文化的影响下,原本一个地区的读音,逐渐成为了全中国都习惯的通用读音。

再举个例子:周末的时候,被家里小朋友提了一个问题:“那个圆圆的像碟子一样,中间有鸡蛋奶油的甜品叫什么?”,我说叫【dàn tǎ】,结果被驳斥了,说正确答案是【dàn tà】。我查了一下字典,还真是,蛋挞的“挞”只有一个四声,也就是鞭挞的音。

《新华字典》App

那为什么我们都会下意识读成三声的【dàn tǎ】呢?自己回想了一下,这可能也是因为不同地区用法读音之间的差异而造成。

蛋挞的是egg tart的翻译,蛋是意译,挞是音译。英文没有中文中的音调差别,所以音译用几声的ta,是蛋挞,蛋塔还是蛋他.....其实都没什么区别。

而在egg tart的翻译中,有两个流派,港澳用“蛋挞”,台湾使用“蛋塔”。因为葡式蛋挞的流行,所以在文字上,港澳流的这个翻译现在使用的更广泛,已经成为了大陆地区比较正式的用法。但从发音上来说,粤语中的“挞”本身也不是读4声,而是【taat3】,更像普通话中的一声。所以从发音上,在大陆地区流行更广泛的,反而是和普通话发音方式更相似的台湾三声“蛋塔”的读法。

“挞”粤语发音(yueyv.com)

所以用港澳版的文字写法,配上了台版的读音,就变成了现在我们习惯的用法了。至于未来的变化,是将文字写成“蛋塔”来配合读音,还是将“蛋挞”的读音矫正为四声,亦或是干脆给“挞”加上一个三声的读音专门给“蛋挞”这个词。

我们慢慢吃瓜等待。


我们新增了日常提问咨询的入口,如果你有什么问题,可以点击我们公众号下方工具栏的【提问沟通】告诉我们:

与语文教育相关的文章,也可以点击工具栏里的【文章搜索】,在搜索栏里输入“语文”来进入相关的文章列表:

  • 远上寒山石径斜,读xiá还是读xié?

  • 死记硬背还总出错的“笔顺题”,背后是舍本求末的语文教育

  • 别用识字卡破坏孩子心中的汉字之美

  • 修改读音没问题,只要高考别再考拼音题

  • 汉字启蒙中总被忽视的重要一环:偏旁

  • 给孩子选择标拼音的注音版书籍,要谨慎

  • 在被弟子规这些污名化之前,真正的国学教育应是怎样的

  • 认字的基础方法,就在“文”和“字”两个字中

  • 如何让孩子分清“三点水”和“两点水”的汉字

  • 一个、一起、一二三的“一”是多音字吗

  • 为什么不需要区分“的、地、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50个威海方言用字,你能认出几个?
有人被重庆的地名绕晕了,不服你也来读读
【每日笔记】(2022.3.18)民乐方言中常说却不一定会写的字
别笑了,这些字的读音早就将错就错改了,真尴尬!
六字箴言
上下结构生僻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