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除了武汉南京,还有一个地方急需援助却没引起大家关注
 
 
他们中甚至有人发出了这样的质问:难道是因为安徽“穷”,是 “分洪区”,所以就“活该”吗?


据了解,安徽网友这种不满情绪的根源,是因为在他们看来,为了保卫下游经济更好的城市,安徽部分地区在过去数十年里便频频扮演了“分洪区”的角色,其中最近的一次便是2007年安徽淮河王家坝开闸泄洪,当地人“舍小家保大家”的故事。
 
然而,当时被媒体所传颂的“王家坝精神”,没多久就在媒体上“销声匿迹”了;而被安徽多次保卫的下游省市,也渐渐忘记了安徽人的付出,只记得安徽的“穷”了...


当然,这种不满情绪并不仅仅只在安徽有。比如在这次被集中报道的湖北,一些在当地承担着为武汉“分洪”工作的县城也对今年可能会出现“1998年强度”的洪水而感到担忧,他们害怕自己贫困的家乡好不容易发展有了起色又要被牺牲,更担心这种牺牲也不会被人记住,被记住的只有贫困与落后。
 
这种郁闷的情绪,更是困扰着当地的执政者。上海的《澎湃新闻》一个多月前就专门去了被列为“分洪区”的公安县进行了采访。采访中,当地官员就吐露了当地发展的两难困境,作为“分洪区”不宜发展工业和城镇,只能搞农业。可如此一来当地的发展就必然要落后,大量本地人才只得出走....


但由于三峡的落成,更由于1998年那次特大洪水最终在炸毁堤坝分洪的情况下成功的守住了,于是公安县最终选择了发展,把分洪区的角色暂时放到次要位置。
 
而且根据澎湃新闻的报道,地方官为了拉投资进入“分洪区”发展,甚至主动签下了“只要被淹赔偿全部政府出”的条款。
 
如今,公安县的规模已经是1998年的近10倍,其中半数以上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企业,更是都建在分洪区内。


可昨天网易的一篇文章却提出了一个挺现实的问题:如果今年的洪水超过1998年,而且即便有三峡也架不住全流域的暴雨令三峡下游的地区洪水肆虐的话,那么一旦需要分洪,到底还要不要“牺牲”本来就属于既定“分洪区”的公安县等地?
 
面对这个问题,有人或许会毫不犹豫地说出:比起重要太多的武汉,公安县即便有产业有发展,也还是要被牺牲的。


可是,对于国家的决策者来说,答案却并非这么简单....

今天,网上一篇热传的文章,讲述了1998年那次特大洪水中,时任国家领导人最终没有选择炸掉大坝牺牲掉“荆江分洪区”内各县城的一点往事。而耿直哥从这篇文章中所真切感受到的正是坐在领导人那个位子上的决策者的【艰难】。
 
一方面是当地人自身的发展需求,是当地改革开放20年的成果,另一方面则是国家整体的抗洪部署,是武汉等更重要地区命脉城市的存活。虽然表面上“小家”应该为了“大家”而付出,但真正要做出这个决定时,决策者自身却往往承担着太大的压力,因为他管理的国家既有着 “大家”,更有着很多“小家”。


于是,当年的领导人最终选择了“兼顾”,选择了死守大坝,在长江大堤上喊出了“中国人民不可战胜”的口号,命运也最终眷顾了他。而这段经历,最终也成为了他退休后回忆往事时最难忘的一段...

而通过这段有些敏感的故事,耿直哥希望大家能够看到的是,在我们这样一个大国,面对着许多错综复杂的利益诉求,虽然其中的利益诉求有“大”有“小”,但我们与其在各种诉求之间挑动对立或是“以大欺小”,不如选择理解和互相帮助,共同扶持着应对困难。


这既需要“大家”去帮助奉献了自己的“小家”寻找更好的出路,并学会对小家“心存感恩”,也需要“小家”学会更好的“保护”自己。
 
比如澎湃新闻就在那篇6月的报道中给出了专家的观点,认为作为分洪区的地方,应该发展更适合自己特点的产业,如现代有机农业和湿地旅游。同时也要加快推进“洪水保险”的发展和普及工作...


这些做法,都是为了能够让这些“洪水中的小家”,可以增强抵抗力,不至于洪水过后,一切“从头再来”,而是尝试着能够变危难为机遇。

毕竟,不是每一次的“豪赌”,都能有两全其美的结果,而只有当我们拧成一根绳,彼此知道相互扶持与体谅的时候,我们才会真正不可战胜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中国首个大型水利工程
荆江分洪工程:不朽的为民丰碑
洪水来时,我们离散的一家|1998年特大洪灾记忆
《再说长江》解说词*第二十集 江湖武汉
淮河有三条入海通道,为什么发洪水时,水还是淌不败,仍要分洪?
今年降雨频繁,长江水患,安徽分洪保江苏,持续降雨会影响中国城镇分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