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申草质疑文章引发G天威跳水 投资者损失谁负责
www.hexun.com 【2006.07.13 17:49】 来源:和讯
【作者:试金石】
一、一石激起千层浪
2006年6月30日,笔名申草的作者在某网站财经频道发表了《G丰原神话故事背后是10亿元级造假大案吗》的分析文章,通过财务分析的角度怀疑上市公司G丰原(000930)有严重的财务造假行为;2006年7月4日,G丰原开盘旋即跌停,7月5日,G丰原收盘下跌4.65%,短短两个交易日,G丰原的市值蒸发7.8亿人民币,在2006年6月29日前买入G丰原的投资者损失惨重。
2006年7月12日,申草又在该网站财经频道发表了另一文章《申草:收益与现金流悖离 天威太阳能真的盈利吗》,继续炮轰上市公司,这次的对象换成了新能源行业的龙头企业――G天威(600550)。就在文章登出时间的当日下午,G天威股价突然跳水,一个下午下跌2.61%,7月13日,G天威开盘跌停,在稍有反弹后,被牢牢封在跌停板之上,两个交易日G天威的市值当日蒸发3.7亿。
二、对于该作者文章有关分析方式的分析
对于G丰原,笔者并未做过任何研究,仅仅对于《申草:收益与现金流悖离 天威太阳能真的盈利吗》这篇文章的部分观点进行论证。
1、分析方法过于肤浅,出现低级错误
根据该文章:
G天威 (600550),主业是变压器及大阳能电池组件,公认的新能源概念龙头股;一年多来,一直是利好不断,业绩也强劲增长,2005年报预增,2006年半年报也预增,股价也翻了好几倍,笔者此前对G天威一无所知,带着好奇下载了该公司近几年年报,发现G天威三年又一期财报收益与现金流悖离现象非常严重:
亿元 2006第一季 2005 2004 2003 合计
营收 7.63 19.63 11.33 8.09 46.68
净利 0.27 1.01 0.51 0.4 2.19
经营性净现金流入 -3.71 0.07 0.46 1.07 -2.11
从上表可以看到,G天威三年又一期累计实现净利2.19亿元,但经营性现金净流入是-2.11亿元,而且细心的投资者会发现,G天威净利呈现增长趋势,但经营性现金净流入呈下降趋势,形成非常明显的悖离现象,除非有其他特殊原因,一般认为,这种缺乏现金流支持的盈利质量是非常差的。
笔者认为:
(1)会计术语表述分析存在误导
请投资者仔细观察上表第4行,G天威的经营性净现金流入3年又一期为-2.11亿元,而在下一段,请投资者仔细观察:
"G天威三年又一期累计实现净利2.19亿元,但经营性现金净流入是-2.11亿元",申草在下一段文章中将经营性净现金流入巧妙的改为经营性现金净流入(一般理解经营性现金净流入都是企业正常经营所收取的现金流入),申草在稍微的对有关会计术语的描述进行少许改动,经营性净现金流入就变成了企业正常经营所收到的现金流入,普通的投资者对于上述描写一看,都会大吃一惊,说明这个企业根本不挣钱嘛,连经营性现金流入都是负的。
根据G天威2005年年报,G天威2005年合并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667万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2.94亿元,而2004年G天威年报显示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2.53亿元,请问申草,作为一个专业的会计人员,怎么连这样的会计术语都会用错,为什么不引用原版的年报描述,这样表述是否会误导投资者?
(2)没有企业发展分析
根据通常的结论,有着良好现金流的企业的发展前景都是非常好的,但是申草忽视了以下因素:其一,G天威的下属企业天威英利为一家刚刚在新的行业领域高速发展的企业,通常企业在进入高速发展阶段都需要大笔的资本投入,企业把盈利部分的现金流基本都用于购买设备、增加资本投入以增加产量来获得更大的盈利;其二,整个变电设备制造行业也都处于行业的复苏期,G天威本来就是一家生产变电设备的公司,为了增加产量进行现金投入也不足为奇。2004年G天威年报显示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2.53亿元,2005年其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2.94亿元,巧合的是,2005年正是太阳能行业的爆炸性增长阶段,由此可以推测G天威对于太阳能行业进行的大量的资本投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负也不足为奇,上述的企业经营行为估计任何学过财务管理的专业人员都应该可以合理判断。由此笔者怀疑申草的基本的判断和财务分析能力?
2、无专业的分析方法
根据该文章第一段话:
G天威 (600550),主业是变压器及大阳能电池组件,公认的新能源概念龙头股;一年多来,一直是利好不断,业绩也强劲增长,2005年报预增,2006年半年报也预增,股价也翻了好几倍,笔者此前对G天威一无所知,带着好奇下载了该公司近几年年报,发现G天威三年又一期财报收益与现金流悖离现象非常严重。
笔者希望投资者能兼听则明,不要被新能源概念冲昏了头脑,当然,笔者也承认对新能源产业不了解,只是从财务分析角度提出一些不成熟的质疑。
笔者认为:
基本的公司分析都是建立在行业分析的基础上对企业进行分析,一般都是寻找同行业的龙头企业的财务资料和分析对象进行对比,在收集了足够的行业分析后,在行业分析的基础上对企业进行分析,然后才能得出比较客观的结果。而这篇文章,作者仅仅在看了G天威的三年一期的定期报告后,根本不去纽约证券交易所去查询太阳能上市公司无锡尚德的相关资料和国内生产变压器的上市公司财务资料进行对比,就草率的根据几份年报得出了上述观点,从根本上说,该篇文章的作者基本缺乏一个分析师所应有的分析能力,对此,该网站财经频道居然登出这类没有行业分析作为文章分析基础的非专业文章,其专业性何在?
3、对中国证券市场缺乏了解
根据该文章的最后一段话:
G天威财务报表确实存在很大疑点,所谓的新能源产品实际盈利能力令人怀疑。G天威短期借款从03年初1.68亿元增加到06年第一季报的16.87亿元,资产负债率也从年初的40.5%增加至06年第一季报的68%。
笔者认为:
凡是有着几年投资经历的投资者都知道,2005年5月中国证监会公布了有关股份分置的解决方法,为了实现股权分置的顺利解决,中国证监会在2005年停止了有关上市公司的再融资和企业首次公开发行工作,而在当年,正是太阳能行业的爆发性增长阶段,而太阳能电池片的生产恰恰是资本密集型行业,每实现100兆瓦的生产能力需要投入约7亿人民币,单纯靠当时的盈利水平,天威英利根本无法实现大规模的扩张,而上市公司G天威在当时的融资渠道,除了银行贷款,很难再寻找其他的融资方式对于下属子公司进行投资,而目前的银行基本不会向公司提供长期贷款,大部分贷款都是通过短期借款的形式实现。在当时没有证券市场融资的情况下,通过提高资产负债率来实现大量的资本投入也是上市公司的无奈之举。 而作者仅仅通过企业资产负债率的提高这一表面现象而高喊"狼来了",根本不分析当时的市场情况和行业情况,笔者对作者(编者注:申草)的专业水平和对中国证券市场的了解表示怀疑。
三、投资者的维权之路
在一个信息不对称的证券市场中,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引起投资者的恐慌,更别提作者单位为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财务舞弊研究中心所发表的文章所能引起的市场波动了。上述申草的两篇文章让笔者想起了2000年香港的中国移动事件,当时香港的各大投行宣布从中国信息产业部得到的内部消息,中国移动将实现单向收费,而当时中国移动的股价高达80多港币,消息发散后,中国移动的股价应声跌落,市值蒸发了一半以上,而当时中国移动对香港恒生指数影响极大,大量的外资投行估空中国移动,通过指数期货大大的挣了一笔,最后才发现发布中国移动单向收费的消息根源是一个所谓的信息产业部下面的研究所的某位研究人员所散播出去的,而类似的情况在中国股市也发生了,这不由得笔者对该篇文章的作者目的进行怀疑。
我们的投资者在一个民事诉讼不完善的制度下,在7月12日前买入G天威,在看完申草发表的《申草:收益与现金流悖离 天威太阳能真的盈利吗》的分析文章后,而在7月13日又忍痛抛出或者被套牢的投资者,遇到这种情况该如何处理呢?
根据《证券法》:
第七十七条 禁止任何人以下列手段操纵证券市场:
(一)单独或者通过合谋,集中资金优势、持股优势或者利用信息优势联合或者连续买卖,操纵证券交易价格或者证券交易量;(二)与他人串通,以事先约定的时间、价格和方式相互进行证券交易,影响证券交易价格或者证券交易量;(三)在自己实际控制的账户之间进行证券交易,影响证券交易价格或者证券交易量;(四)以其他手段操纵证券市场。
操纵证券市场行为给投资者造成损失的,行为人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七十八条 禁止国家工作人员、传播媒介从业人员和有关人员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扰乱证券市场。
禁止证券交易所、证券公司、证券登记结算机构、证券服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证券业协会、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证券交易活动中作出虚假陈述或者信息误导。
各种传播媒介传播证券市场信息必须真实、客观,禁止误导。
一两篇在财经媒体所刊登的文章居然就会引起上市公司的股价巨幅下跌,使得投资者深受其害。而这两篇文章的作者申草,就职于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财务舞弊研究中心,应该属于国家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证券法明确规定国家工作人员、传播媒介从业人员编造、传播虚假信息,而这些信息给投资者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这种手段使上市公司的股价出现巨幅的下跌,一定程度上对市场进行操纵。
对于在2006年7月12日之前购买G天威的投资者来说,请保存好你们的交易记录,请保存好你们电脑中浏览该文章的浏览记录,在一个健康的市场中,我们不允许某些机构和个人误导购买股价过高的股票,也不允许某些机构和个人利用媒体和个人的特殊地位来刻意影响压低上市公司股票价格。中国的投资者,请利用好你们手中的法律武器,举起你的维权之手!
背景资料:
太阳能行业的简单分析:煤炭、石油、天然气,到底都是远古时期的动物和植物的尸体形成的,植物大都是吸收了太阳能以后,太阳能以植物长大的形式在植物体内存在,而动物中食物链的最下端是食草动物,因此,整个地球的食物链的最底端归根到底还是太阳能。在目前世界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一次性能源最终将会被耗尽,而最绿色环保、无穷无尽的能源只能是太阳能。
注:作者背景调查
这两篇文章的作者申草的背景如何,某网站并未进行披露,但是作者所工作的单位为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财务舞弊研究中心,根据从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的网站得到的信息,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为财政部直属的事业单位,另外,笔者也打电话询问了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电话总机也说明确实存在一个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财务舞弊研究中心这样的单位,并将电话转接给这家单位,其中心的工作人员说明确实有申草这个人的存在,但当时申草本人并不在座位。
由此可见,两篇文章的作者确实是在一个实际存在的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财务舞弊研究中心工作,两篇文章也确实引起了文章所攻击的上市公司的股票大幅下跌,虽然申草本人在文章中申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和所在单位无关,但任何买入G丰原和G天威的投资者在观看完这两篇文章后而迅速抛空的行为,所看重的恐怕并不是申草的分析能力,而是看重了文章作者所在的单位——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财务舞弊研究中心。
和讯声明:刊载此消息之目的在于让投资者了解更多信息,并不意味此消息代表和讯立场或者赞同其中的观点、立场或描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寻找股票的内在投资价值(下)
证券知识指南及研讨
沪深股市行业板块分析 新能源
《证券分析》(第六版)SETH?A.KLARMAN的序言
投资的哲学:赢在开花结果时
后悔没读100遍的神作系列之一——《投资股票分享中长期收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