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互联网曾经是理想国,而现在,理想的光芒正在褪去…

我们正处于偶像坍塌的速度比建立更快的时代,这个偶像,既包含个人,也包含行业。


技术的快速发展加速了信息传播,发生在偶像身上的任何小事,都会快速的发酵、传播、激起风暴。“快”是这个时代的特征之一,偶像的坍塌,可能也只需要几夕之间。

来源|盛景商业评论  ID:sjwl360  

作者 | 王悦  美编 | sunny  


互联网:情绪复杂


这个刚过完的十一长假中,携程就被迫出来回应了,原由是一篇名为《一年100亿?揭秘”携程”坑人“陷阱”》在网上广泛流传,文章指出,通过携程订票发现存在额外附加费用,“订998的机票,等你付款的时候,变成了1200(除了机场建设费之外)……”,想要取消附加选项也并不容易,“要非常仔细才能找到修改的地方。”携程公关团队不得已在长假之中撰文《关于公众号诽谤携程的相关说明》予以回应,但虽然此文已经被删除,在公众转发者数量众多,并且有不少相关人员晒出了自己曾经被坑,或者是和携程有过纠纷的证明。火把虽已熄灭,但它所撩起的星星之火,却是难以熄灭的。


更糟糕的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0月10日,国内知名演员韩雪则在自己的个人微博再度讨伐携程,称自己曾经多次发现,并手动取消,隐藏在订票信息下的{预选保险框}。但仍然百密一疏的被套路了,并奉劝公众:携程在手,看清楚再走。感觉这两起事件的相隔之近,携程已经不需要再重新出一篇应对文了,直接在原声明上加上“to 韩雪女士“即可。




如果我们回忆起来,携程、去哪儿这一波互联网预定机票酒店的平台,在兴起之时,也是极大的受到公众的喜爱,因为相对于不透明的线下预定渠道来说,互联网以其高效、准确、低价的优势迅速获取了海量用户。但在其经过激烈缠斗至今,已成为巨头垄断的携程,则不断的被讨伐,流程中的漏洞、体验中的缺失、以及隐形捆绑搭售的强卖逻辑,都令人不满。同时,这种个人的不满借助于社交网络的助力,能迅速的形成一片火光。透明是把双刃剑,当初因为高效透明体验好而快速获得的客户,也会因为不断有人晒出的“被损害”证据而不断调低信任感,从前1个客户满意,可能只能影响到身边的十来人;现在1位客户满意,上网点评后可能带来100、1000位客人;同理,不满意的态度传播也是一样的。现在的企业在维护公众关系上,要比从前更加艰难。




还不止是携程,阿里巴巴在中秋节期间也再度成为了主角。去年是轰轰烈烈的月饼门,因为自己的工程师写程序抢定了内网的月饼,在内部引发了一轮价值观的讨论,最后以开除几名工程师为结局。岂料现在纸包不住火,内部结论一出,外界就燎原了。对阿里一家企业的价值观讨论成为了所有企业都在关注和热议的话题。而今年,阿里内部中秋采购的月饼质量频发,以及抄袭合作的处于创业期伙伴的作品挪为己用,最终只是对涉事几位总监内部处罚的决定,又在外界激起了“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以及“缺乏商业底线”的讨伐。

 

支付宝近期投放了一轮广告,引发了大众关注。这是广告主最希望看到的事情,但这一次的支付宝并不是这样。这次的广告出来之后,引发了大众讨论,支付宝迅速的撇清,出示公告说,这一系列广告并非出自支付宝之口,是合作的基金公司所做。而合作的基金公司则告诉媒体,就是它们做的!这一出广告的罗生门因为缺乏任何实弹实锤的证据,当事双方要么甩出公告后缄默不语,要么将锅往对方头上甩,最后只有任其沉寂了。是什么广告,做出来之后居然无人认领呢?受众认为,这一组广告,透露出严重的“欺贫心态”,对整个社会舆论环境都有着恶劣的影响。笔者只摘录其中一句供读者赏阅,“年纪越大,越没有人会原谅你的穷”,请勿对号入座。




而节前最后一天,一段音频在互联网上广泛流传,其中的内容是今日头条商业化上海分公司的销售员,胁迫客户在今日头条平台上开设账号投放广告,宣称如果不然将号召1000名同事将该客户的百度账号点成负数。也是激起了观众的强烈不适感,这种胁迫、不公正的做法,比起版权风波来说,对公众更具杀伤力。这恐怕是近两年来风光的头条遇到的一次不小的挫折。

 

最近这类例子在增多,知名的互联网点评师在他的新作《互联网不在神坛》中写道,“我十四年前混入互联网。那时互联网仿佛在神坛。不贿赂官员,没有社会关系,不从银行借款,籍籍无名的年轻人,靠技术靠自己,拿美国的风险投资,用西洋的模式,快速成长,去美国上市,30岁出头成为中国首富,完全阳光下的财富,没有原罪。那时我以在互联网为荣。后来逐渐感觉,这一切光环并不实有。只等尘埃落地,显出原形。互联网不是没有原罪,而是当时没机会有原罪。在互联网有机会产生原罪的地方,它们寸土必争。互联网企业借助平等、自由、开放而起,过程中以及强大之后,戕害平等、作践自由、敌视开放。互联网的特性与做互联网的人无关。互联网的平等、自由、开放,被不平等、不自由、不开放的人心绑架为奴隶。”这篇文章迅速成为节后爆文,应者云集。因为大家都发现,互联网好像,的确越来越称不上有“商业美感”了。




别给自己立高塔

除非你想看着它倒塌


小时候读名作《论雷峰塔的倒掉》,总想着其实所有高塔的最终宿命都是倒掉,时间早晚而已。


一开始给企业做口碑,拼命的拔高企业的底线,到后来发现,越是立的高的旗杆,越是经不起风浪。一封用户公开投诉信,一个底层雇员傲慢的回应,一个企业中层不得体的公开言行,都能给企业带来狂风巨浪。旗杆立的越高,倒塌时激起的尘嚣就越大。在这样的视角下,企业和它的掌舵人,比起公众来,更为弱势。你不知道下一个坑在哪里,不一定要像乐视那样鼓破万人捶,一个小事件,加上一点推波助澜,要是再遇上一点恰好的时机,就够整个企业的发言人像唐吉柯德对抗风车一样,徒劳而又不得不的费尽心机了。现在往往是,一波丑闻的平息,只好期待被下一波丑闻转移,就像一个恶之花,一直在流转,但最终带来的,是整个行业的声誉都在下滑。不是没有人醒悟,是没有人有办法。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并不难分析,更有价值但更难给出的是解决方案。


原因之一,是规则的难以确立。监管必然是滞后的,在造成严重的后果以前,有关部门也只能表达,关注了,约谈了,很难给出前置性的明确规则。很多灰色的难以界定的状态,即便是事后争论,都很难辨明谁是谁非。监管一定是滞后的,在迅猛发展的互联网行业,更是如此。


原因之二,是自律的难能可贵。在国内互联网公司问题频发的时候,总有老派的互联网人感叹,对比之下,觉得Google“不作恶”的准则更难能可贵。对它的力量来说,作恶不是能力问题,而是选择问题。其实平心而论,国内搜索公司百度的“简单可依赖”同样是好的准则,只是,好的准则距离好的落地,还是有距离。


原因之三,是竞争的过于激烈和完全利润导向的大环境所致。据说,目前欧洲商学院的根本原则是,一切以提高股东利润为准则。国内并没有这样说,但恰恰是如此之行的。一切皆为有用之法,不行无用之道,造就了国内的极速繁荣,另一方面,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局面。这一点不光是互联网,所有行业皆如此。当你去药店买药,导购会尽可能的推销利润更高的药品,而罔顾是否必须;所有人的终极目标,被公司褒扬奖励的做法,是最大限度的提高效能,创造利润。在这种“一切向钱看”的价值导向下,没有公司能抗拒灰色地带。


技术从来都只是手段,真正的难点在于人心的价值取向。在互联网公司掌握了尖端的技术,尤其是在未来拥有了海量的用户数据之后,这一点尤为重要。这几年有一本畅销书一直在广泛流传,影响着越来越多的思辨之士,即《失控》。有人点评说,《失控》是最能够描述我们这个时代的社会状态的书籍,尽管看起来内容有一点超前,未来的人如果希望理解现在的我们,他可以通过阅读这本书来揣测现在的我们的思维方式和生存状态。在这本书中,它描述了目前我们所处于的这个超复杂的系统中,网状思维的形成。万物齐头并进,万事齐头生长。


如果乐观的去看待,互联网的光环褪去,不一定是坏事。频繁的恶评出现,会倒逼企业去审视自己的商业模型,是否合理且善意,最终我们能够得到的,一定是平衡稳定的生态系统。只是,从前十来年,一直是线上将线下打的无还手之力,而现在则是新时代的启动,线上没有那么神秘,线下自有它的优势,两者之间的不断缠斗吞噬融合,最后一定会给我们一种全新的便捷形态。去掉光环,回归真实状态,可能是互联网开启下一阶段的标志。



推荐链接:

>>>>推荐算法不能“长生”,资讯平台路在何方?

>>>>游戏消得人憔悴,运动激发精气神,又一大产业在悄悄壮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视界》:当领袖的光环褪去
生前他们绝对想不到 当领袖光环褪去
不要忘记,褪去光环英雄也是凡人...
光环新网
互联网双周评 | 醒客:苹果领先光环正在褪去
人物 | 郎永淳:光环褪去是迟早的事 未来强大要靠自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