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打开汉字之门|02 龙——华夏文明的源基因图谱
userphoto

2024.02.12 陕西

关注

假如我说龙须是从伏羲那里借来的胡子(闻一多认为是从鱼那里弄来的),你可能不大会相信。不过,这说来话长,让我们先从“龙”这个汉字说起。


“龙”字,是从繁体“龍”简化而来的。不少现代汉语的简化字,饱受繁体字爱好者们的诟病,唯有这个“龙”字,我以为简化得好,其字形接近这个字的本源。本源自然是甲骨文里的“龙”字,如下图:

图一:甲骨文“龙”字(合集4035)


甲骨文里的“龙”字也有多种写法,上图构型最为简洁,弯曲的线条像蛇形,曲线上端连接的“口”形象张开大嘴的兽头。如果将其与妇好墓出土的玉雕龙形象对照一下,你会惊叹这个甲骨文“龙”字造得多么出神入化,如下图:

图二:殷墟妇好墓玉雕熊龙之一


都是张嘴的兽头,连着蛇身,不同的只是甲骨文“龙”字的蛇尾向外弯曲,玉雕龙的蛇尾向内卷曲,字形飘逸,玉形优美,各擅其工。简化字“龙”字,好象是图一所示的甲骨文“龙”字的现代笔画“翻译”:“一+丿”象兽首,“乚”象蛇身。尤其有趣的是,“龙”字还可以拆解为“尤+丿”,这无意中揭示了龙这种神物第一原型的由来。

“尤”字在中国远古传说里与蛇有不解之缘,来自于“蚩尤”之尤。蚩尤是九黎部族一支群落的首领,以蛇为图腾,而“蚩尤”这两个字,从形体到声音都象征着蛇。“蚩”是“山”下“一”条“虫”,自然是“蛇”;“尤”呢,可以被看作是“游”的同音假借字。一条蛇在游动,是其形;游动时发出“蚩尤(chiyou)”响动,是其声。有声有色,这便是“蚩尤”。

有一个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黄帝轩辕氏时代,天下战乱,百姓遭殃。其中九黎族群的一个首领蚩尤最为残暴强悍,四处侵扰虐杀,当者立诛。黄帝率领自己的部落联盟,与其在涿鹿地区大战,屡战屡败,幸得九天玄女之助,才擒杀了蚩尤。这个故事其实并非完全杜撰,它可以在考古学上找到证据。传说中的古战场涿鹿,在今天的河北省涿鹿县,即发现山顶洞人的龙骨山下,两地相距31公里左右。战争中的轩辕黄帝一方,应该可以推测为山顶洞人的后裔,在环渤海湾地区以农耕为业,图腾是熊,所以黄帝也称有熊氏。另一方,是九黎部族及其蚩尤部落,我推测其为澳大利亚棕色人种,或地中海暗白人,所以称“九黎”,黎者,黑也。经过广泛分布太平洋岛屿和南亚次大陆后,从中国南海、东海、黄海和渤海湾登陆,在中国各地沿海、湖泊、河流和山谷间打渔围猎,生存繁衍。其中一支以渔猎为业的蚩尤蛇图腾部族,在渤海湾与土著黄帝部族相遇,发生了战争。黄帝部族虽然打胜了,但并没有灭绝蚩尤部族,而是与其融合。

融合后的蚩尤族群,一部分留下来与黄帝族群一起从事农耕。另一部分往西往东往南迁徙。还有一部分想继续过渔猎生活的,于是北上。与之随行的,有一部分是黄帝部族成员,他们也想过渔猎生活。经过融合的这个新族群,途经内蒙古的努鲁儿虎山脉到达辽河流域,在那里先是创造了“兴隆洼文化”(距今8200—7200年),后来创造了“红山文化”(距今6500—5000年)。兴隆洼文化,特别是红山文化,就是熊图腾部族与蛇图腾部族相互通婚、深度融合后创造的,两个图腾的结晶体,便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原型龙模型——中华碧玉龙(图三),它出土于内蒙古翁牛特旗赛沁塔拉,是新石器时代晚期遗物(距今6500—4500年),被称为国家博物馆九大“镇馆之宝”之一,亦称“红山玉龙”,或“中华第一龙”。

图三:红山文化翁牛特旗玉雕龙


这条玉龙,是熊头和蛇身的完美结合。不过,玉龙颈脊上飘飞的长鬃引起了“猪头”与“熊首”之争。猪头派认为,那长鬃必是猪鬃。其实,这是熊图腾祖先对熊进行神化的结果。熊被神化后,成了可以飞的熊。《郭店楚简.太一生水》,文中的“一”,原简是“上羽下能”,是“飞熊”的形象。“飞熊”简文,被训诂成“一”,而此件龙形玉,龙身呈弧形的“一”,与蛇身同形,是多么美妙的构思与设计。还有,飞熊能飞,并非有翅膀,而是腾云驾雾,御风而行,这或许让先民联想到水中鱼类的畅游。在风中飞,或在水中游,要平稳或制导,需要背鳍,比如鳗鱼。翁牛特旗的玉雕龙,只不过把传说中的飞熊可能有的飞行辅助器,具象化为鱼的背鳍而已。熊首派的坚定支持者,当然是图二妇好墓玉雕龙的作者,图中张口咆哮的龙首,只能让你联想到熊,而非猪[1]。有意思的是,这条玉龙不仅有背鳍,还有疑似的角。这大概是红山原型龙,对有角动物图腾部族完成了新融合后的结晶体。

加了背鳍和角的龙,在甲骨文里的“龙”字上得到更多体现,比如图四。角,在成形的繁体字“龍”字里,成了左偏旁上端的“立”;背鳍,成了右偏旁下端的“三”。

图四:有背鳍和角的甲骨文“龙”字



[1] 妇好墓出土的玉雕龙,极有可能是她讨伐龙方所获的战利品,甲骨文有载:“甲申卜,囗贞:乎帚好先取人于龙?”(前五.一二.三),“贞:勿乎帚妌伐龙方?”(续四.二六.三)。


不过,考古学界无人追问,但实在不可不问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红山人要用玉雕琢这样一种现实中不存在的熊头蛇身动物,放置在自己逝去亲人的墓葬里呢?我的假设是,意在守住逝者灵魂不出窍,等到夏季来临时复活。这其实可以从《山海经.大荒西经》经文:“颛顼死即复苏”得到印证,颛顼是黄帝的孙子,自然是熊图腾部族新任首领。这个假设里,暗含着红山人“肉体不朽”的宗教观念,即人的肉体是不死的。这个观念从哪里来的?从熊图腾与蛇图腾里来的,熊和蛇都是冬眠的动物(猪当然不是),所以在这两个图腾族群成员看来,人“死”不是死,是冬眠,来年会复活。复活的前提是灵魂不能出窍。怎样让灵魂不出窍呢?用石头的“魂”——玉,来守护。用玉将熊与蛇雕刻在一起,表明墓主必然是熊族与蛇族联姻的子嗣。不过,当事人未必意识到他们创造出了一种何等神奇的新物种。由此可见,红山人是真正的炎(蛇)黄(熊)子孙,他们终身且世代都抹不去的胎记,便是玉与龙。进而可知,红山人不仅是夏族的先人,也是道家的直系祖先。因此,我将中国龙第一原型——熊头+蛇身的红山玉雕龙称为“夏龙”,也可以称为炎黄玉雕龙。等到孔甲连“龙”肉都吃的时候,这个王朝的气数自然就尽了。

早就洞悉“夏龙”奥秘的,其实是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他有一首著名的诗:

 “华山玫瑰燕山龙,

大青山下斝与瓮。

汾河湾旁磬和鼓,

夏商周及晋文公。”



苏先生用区区28个字,纵览5000年,将从仰韶文化、红山文化到春秋时代的各核心文化类型的核心图腾、文物或人物,都标记了出来。点到红山文化时,他不说“红山龙”,却说“燕山龙”,这不是笔误,而是洞悉了燕山山脉山顶洞人后裔黄帝有熊氏族群与红山文化的祖源关系。不过,在以仰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西域蓝田人活动区域里,是否只有“玫瑰”(其实是蔷薇花),而没有“龙”呢?当然不是,那里不仅有龙,而且是中国龙的第二原型龙——羲娲彩陶龙的分娩地。不过,它的母体,被考古学界起了另外的名字:人面鲵鱼纹彩陶瓶,代表性的有两个,一个于1973年发现于甘肃武山县傅家门村,另一个于1957年在甘肃甘谷县石坪村出土,均属于“马家窑文化”(距今5100—4000年),都是国宝级文物。图五是石坪村出土的彩陶瓶:

图五:马家窑文化石坪村彩陶龙


图中的所谓的“人面鲵鱼纹”,其实是一条人面鱼龙。人面是垂着美髯的伏羲之头,鱼身是娃娃鱼,也就是女娲的妖娆之身。我们知道,蓝田人势力范围的大地湾-仰韶文化发源地甘陕地区,有多个版本的伏羲、女娲占磨成婚的神话传说,千古流传,彩陶瓶上的这幅画,不过是给这个传说插了幅图:占磨之后,羲娲合体。不过,插这幅图,却花去了大地湾-仰韶文化(距今7800—4800年)族群2000多年的时间。此前,以蔷薇花、鱼和蛙为图腾的伏羲女娲族群经过融合,两大图腾第一次结晶,诞生出伟大的结晶体“花人”,如下图:

图六:大地湾第二期(距今6500—5900年)文化遗存彩陶平底人头瓶


这就是女性华人最早造型,寄托着大地湾-仰韶人以极大化繁衍,来超越死亡的宗教信仰,他们希望自己的女性像娃娃鱼成神的女娲那样,繁衍的后代鱼籽般密集,蔷薇花般团簇。因为他们相信,自己可以活在子孙身上,只要有后代,自己就不会死去,这是异体复活观念。这个时期的彩陶族群,也就是华族先祖,大概率不曾有过红山玉族那种自体复活与永生观念,当然也不会崇拜永生不死、独往独来的龙图腾。直到澎湃无前的黑陶夷族及炎族势力席卷整个东亚大陆,将红山玉族中的鲧禹部族,和彩陶华族后裔马家窑部族一起挤压到西部洮河流域,炎黄后裔与羲娲子孙在这片区域相遇,促成了华夏文明的再结晶:炎黄集团的龙图腾与羲娲集团的人鱼图腾重组,羲娲彩陶龙就这样诞生了。这是中国龙的第二原型,人面+鱼身,可称为“华龙”。彩陶华族的华龙接受了红山玉族的龙图腾,但保留了自己文化特有的极大化繁衍观念:男神女神合体交媾,龙子龙孙像鱼籽一样汹涌。

这就回到了本文开头的龙须问题,显然,如你所见,龙须是从伏羲那里来的。从作为女娲化身的娃娃鱼那里借来的,不是龙须,而是四只龙爪和满身鱼鳞。不过,后世传说却变了样,从《山海经》、《楚辞》到《帝王纪》,都或明或暗地将伏羲女娲描画为“人首蛇身”,盘旋缠绕交媾,而不是娃娃鱼身。这是华龙进一步向夏龙靠近的结果,接受了蛇图腾。不过,人面纹却保留了下来,甚至被画成以人面为基本结构的古文“龙”字,如下图:

 图七:古代传抄版古文“龙”字



这个“龙”字,显然是根据马家窑版华龙原型——人首(伏羲)+娃娃鱼身(女娲)造出来的,中上是人首,右下是龙须,左下是四只爪的娃娃鱼身。

不过,中国史前社会创造的龙,不只有夏龙(熊头+蛇身)和华龙(人面+娃娃鱼身)这两种原型,还有花龙,蛇身+花纹,诞生于阜新胡头沟遗址,属于红山文化晚期,陶寺遗址出土的龙花纹陶盘,或许脱胎于此,它是红山文化蛇图腾与仰韶文化花图腾的结晶;鹿龙,也称鳞龙,鹿头+蛇身,形成于赵宝沟文化,是鹿图腾与蛇图腾的融合,鹿图腾极有可能是鬼方狄族一支部落的崇拜物,它为后世龙体提供了龙角;夔龙,也称蛙龙,蛙头+蛇身,女娲部族提供蛙头,齐家河文化提供绿松石铜牌构图,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绿松石夔龙完成其造型。

闻一多先生的一个看法是对的:龙“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成的一种综合体”。到底有多少种动物糅合成了龙,后世研究者们和龙迷们见仁见智,比如《尔雅翼》说龙“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龙须似什么,它没有说。如果《尔雅翼》的作者有机会看到史前各种龙的原型图腾,他的说法或许会有不同。

龙图腾的诞生与成型,标志着华夏各族先祖相互融合共生,完成了对死亡和排他性的超越,还表明中国史前文化具有世界其他文化所不可比拟的广泛繁殖力、同化力和兼容性,与水火不容的印度文明形成对照。所以说“龙”字,是华夏文明的源基因图谱。

                             2024年1月23日 星期二

相关链接:

打开汉字之门|01 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版绪论 天下为公与共生理性之四
文物介绍——红山玉猪龙
古代中原的六个部落图腾,怎么演化成了中华民族的龙呢?|《黄帝史诗》
第八百零一篇    红山文化玉器与黄帝图腾对应?
不得不说我们误解蚩尤两千年
从闻一多《伏羲考》到上世纪80年代的“龙崇拜起源”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