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说与历史
小说与历史——兼谈网络时代文本小说的发展 黄禄善
课程报名
(0人评价) 0.0课程评价
专业大类:中国语言文学
专业:文艺学
·
·
·
·
·
·
本系列介绍了小说与历史——兼谈网络时代文本小说的发展,黄教授首先阐述了为什么选择这个命题,然后阐述了英美小说的文学形式源于历史、早期英美小说的创作离不开历史、英美小说的发展也离不开历史、英美历史小说的发展等等。
教师团队
黄禄善 教授
单位:上海大学
部门:外国通俗文学研究中心
职位:主任
超文本概述
在这个“数字化生存”的时代,超文本作为网络世界最为流行的表意媒介,它以“比特”之名唤醒了沉睡于传统文本的开放性、自主性、互动性等潜在活力与灵性。它以去中心和不确定的非线性“在线写读”方
式解构传统、颠覆本质,在与后现代主义的相互唱和中,改变了文学的生存环境和存在方式。在“如我们所想”的赛伯空间里,网络文学所营造的“话语狂欢之境”交织着欣喜与隐忧——它精彩纷呈、前景无限却又充满陷阱与危机。超文本的崛起不仅是当代文学世纪大转折的根本性标志,而且也是理解文学媒介化、图像化、游戏化、快餐化、肉身化、博客化等时代大趋势的核心内容与逻辑前提。更重要的是,超文本正在悄然改写我们关于文学与审美的思维方式和价值标准。
进入新世纪以来,起于青萍之末的网络风潮,悄然演化成天落狂飚之势,径直把我们带进了一个“数字化生存”的世界。毫无疑问,互联网的横空出世写下了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神话。就文学这个以神话奠基的审美王国而言,一经网络介入,便立刻引发了大河改道式的族类迁移和时空跳转。千百年来辉映人类心灵世界的流岚虹霓,正被虚拟为诗意灵境中电子赋魅的天光云影。在整个审美意识形态领域,“网络文学”的“生成与生长”以及“超文本”的“兴起与兴旺”,已经成为文学世纪大转折的根本性标志。“超文本”研究
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现已成为中外文论与批评的一个开坛必说的“关键词”。但无庸讳言,对“超文本”这个从数字技术领域引入的新概念,文论界的相关研究仍明显缺乏应有的人文烛照和审美关怀,更少见中西贯通、文理兼容的诗学化深度阐释。可以说,“超文本”的兴起已成为网络时代文学研究最迫切的课题之一,因为,“超文本”研究已成为理解文学图像化、大众化、肉身化、快餐化、博客化、手机化等时代倾向的核心内容与逻辑前提。
纵观文本发展的历史,从陶塑、骨雕、铜铸、缣文、帛书的文字形态到印刷文本的“粉墨登场”,由“泥与木”到“铅与火”再到“光与电”……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渐变与突转之后,整个“表意”家族正经历着从A到B,即原子(Atom)到比特(Bit)的快速跃迁,一个全新的“超文本”世界轰然洞开。在这里,超文本鼻祖范瓦纳《如我们所想》(1945)中意在借“机”拓展人脑联想功能之“所想”几成现实;克罗齐所倡导的艺术与语言的“同一化”也不再是梦幻,“人人都可以是作家”;雅可布森所谓的“支配因素”与“辅助因素”之间的张力空前增长;普通读者也可以像诗人一样在瑞恰兹所描述的各类“冲动”之间建立“稳定的平衡状态”,“写读互动”也成了“博客”们的日常游戏;罗兰·巴尔特所预言的理想化文本的许多特性基本都已变成诗学常识;……但我们也不无遗憾地看到,超文本在催生大众审美狂欢的同时也制造了惊人的文化垃圾。按照超文本理论家乔治·兰道的说法,数字化超文本只不过借助网络技术的帮助,完
成了结构主义以来的文本理论家与批评理论家们的设计而已,为超文本提供标志性特点之一的“超链接”(hyperlink)其实并非从天而降的“神赐妙品”,它的核心内容早已存在于巴尔特、德里达和克里斯蒂娃等人的文本理论之中。它在实现前人梦想的同时也为今人带来了新的难题。目前,中国文论界在这个领域的研究还远未达到国际水准,虽已出现了《超文本诗学》、《网络文学本体论》、《网络叙事学》等重要着作,但总体上仍处于理论建构的起步阶段。
当然,超文本及其相关研究毕竟只是蓓蕾初放的新鲜事物,从崭露头角到渐成气象都需要一个发展过程。目前已不难看出,随着超文本的日益普及,文学创作、传播与接受正在经受一次前所未有的革命,相关研究也处在风生水起的关口。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我们有理由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超文本是连接历史与未来的桥梁”。虽然目前我们大多数人一时还难以真切地看到太多的动人景观,但如今已很少有人再怀疑,在这个“桥梁”的另一端的确存在着一个精彩纷呈、前景无限却又危机四伏、处处陷阱的全新世界。
传统文本的“超文本性”
当我们把“文本”作为一个文艺理论与批评概念使用时,最基本的含义虽然还是“文字形式”,但其引申义却已远不局限于文字形式了,正如西方学者贝维尔在《什么是超文本》一文中指出的:“文本的观念已
经扩展到绘画、行为、衣着、风景——总之,一切我们附着意义于其上的事物。通常在狭义上,我们用以为例的文本是有着文字的物理存在,然而文本的关键是,它们都具有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讲,超文本自然也不局限于“文字形式”。
由此可见,通过传统文本研究超文本可以说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事实上,传统文本与超文本之间并不存在天然鸿沟。例如,法国学者乌里奇·布洛赫(U. Broich)曾把传统文本的互文性指涉方式概括为六个方面,它们竟无一不适用于超文本的情形:(1)作者的死亡;:一部作品不再是某一作者的原创,而是交互写作的文本混合,因此传统意义上的作者不复存在;(2)读者的解放;:互文性会使读者在文本中读入或读出自己的意义,从众声喧哗中选择一些声音而抛弃另一些声音,同时加入自己的声音;(3)模仿的终结;和自我指涉的开始:文学不再是给自然提供的镜子,而是给其他文本和自己的文本提供的镜子;(4)寄生的文学;:一个文本可能是对其他文本的改写或拼贴,以致消除了原创与剽窃之间的界限;(5)碎片与混合;:文本不再是封闭、同质、统一的,它是开放、异质的,破碎和多声部的,犹如马赛克的拼贴;
(6)“套盒”效应等:在一部虚构作品中无限制地嵌入现实的不同层面,或使用暗示制造无限回归的悖论。不难看出,这六个方面无一不适用于超文本的情形。“网络文学的比特叙事文本就是这样一种‘漂浮的能指’方式,它是一篇篇被不断书写并可能被重新改写的意义螺旋体,其指涉的无限累加使它呈现为一个无穷庞大的堆积物,一种网状的扩张性文化结构。”毋庸讳言,今天,即便是“超文本与网络时代的文学研究”,也正在变成这样的“螺旋体”和“堆积物”,更遑论海涵地负的超文本了。值得注意的是,超文本概念本身也如同纷繁多变的“螺旋体”和“堆积物”:“当谈到‘超文本是文本’时,超文本被作为文本的一种类型;当谈到‘超文本不是文本’时,超文本被作为一种特殊手段,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文本而存在;当谈到‘一切文本都是超文本’时,超文本被作为文本共有的属性;当谈到‘超文本是一切文本’时,超文本被作为文本的存在环境。显而易见,‘超文本’有多种含义。”而超文本的多义性也显然与“漂浮能指”“随物赋形”的善变性关系密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小说、历史与美国小说的历史批判
文学小传统下的个体记忆与小说诗学——论宗璞《野葫芦引》
河汉观星 | 张学昕:《格非论》
极客纳博科夫:写小说的蝴蝶分类学家,影响了超文本的进化之路
赵宪章‖《文体形式论》导论
文学作品的体裁有诗歌、散文、小说、戏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