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不知道的云南:昌宁“小罐茶” 土陶器煨出的千年味道

你不知道的云南:昌宁“小罐茶” 土陶器煨出的千年味道

    来源:保山新闻网    编辑:茶小乖   2015-12-25 09:53:22

1200多年前,茶圣陆羽所著的《茶经》上记载:“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南国滇西的保山市昌宁县位于古哀牢国腹地,是世界第六长河——沧澜江流经之处,自然环境尤宜茶树生长。

据统计,昌宁境内目前约有野生树茶42群28万株,这些茶树有的树龄少则几十年上百年,长则几百年上千年,更有一株生于殷商时期的古茶“树王”,树龄高达3200余年。这些茶树长于深山密林之中,历经千百载风霜雨露,吸取日月精华,实为制茶原料之上上佳品。

温泉镇毗邻昌宁县城,全镇约有野生古茶树7万余株,经GPS定位并挂牌保护的就达11176株。除自然造化孕育的神秘古茶树外,当地还有人工种茶的古老传统。据《茶经》记载:“(茶树)凡艺而不实,植而罕茂,法如种瓜,三岁可采”。

来到享有“千年古茶第一村”美誉的温泉镇联席村,这里远离污染,生态环境优良,放眼望去,大大小小的山坡之上的茶园层叠而整齐,如茵如垫。据了解,该村737户村民家家都有自己的茶园,全村人工栽培的茶园面积达11200亩,是当地百姓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当地民居中的灶房布局仿佛专门为煮茶而设,通常都在靠墙一面砌一米见方的火塘,房梁上钉上马掌,垂一铁弯钩,挂一铜炊壶,悬于火塘正上方,旁边安一茶水柜放置各类茶具,墙上挂一篾制的茶叶笼用以装茶。

“一杯苦,二杯涩,三杯四杯好待客”,温泉镇当地流传的俗谚对土罐茶的味道做出了最形象的描述,这与唐朝诗人卢仝“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描述茶的诗句看似异曲同工,不过也着实让人感觉两者有下里巴人与阳春白雪之别。土罐茶貌似“土不啦叽”,但其身世渊源与文人士大夫所论的高雅茶道实则一脉相承,其韵味也不落于俗套,“雅”与“俗”的分别或许仅在人心一念之间。

正宗的土罐茶当以原生态的千年古树茶茶叶为原料烹煮而成。千年古树茶茶叶的制作工艺颇为考究,须在每年清明前选一晴天,择一千年古茶树采摘春尾茶。苏东坡的《望江南》有“且将新火试新茶”之句,这“新火”指的是寒食节后重新生起的火,这时也恰好是清明节前,“新茶”就是新采的茶叶,可以看出北宋时人们也是按此节令采茶的。

《茶经》上亦讲:“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其日有雨不采,晴有云不采。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而制作土罐茶的千年古树茶茶叶也要求当天采摘,当天炒制杀青,当天晾晒,当天密封,才不至于变味,这与《茶经》上的记载惊人地吻合。

千年一叶,一叶千年,那么,这小小土罐中所承载与烹煮的不再仅仅是单纯的茶叶,亦是千年的雨露、千年的风霜、千载的人事变迁与朝代兴亡......

佳茗必有醇厚之性、温润之质、清澈之品,其正味虽稍苦,却耐人寻味,所谓“待得微甘回齿颊,已输崖蜜十分甜”。饮茶需品,品茶需静,品饮之际,唇齿之间,体会的是茶,亦是人生百味。千年的土罐、千年的茶叶、千年的味道、千年的故事.....正待汲汲于尘世俗务的人们静下心来驻足留意,去缅怀和追寻一个正在逝去的传统农耕文明渐行渐远的足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旅游发现】走起,千年茶乡昌宁吃茶去! Go ~ Go ! ! !
在普洱茶圈子中,纯料、拼配、单株、混采的区别有哪些?
曼撒茶山
光照对于普洱茶树的影响
莽枝古树茶的生长环境
海青采风丨品茶韵 沁茶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