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方剂歌诀详解——阳和汤

阳和汤

《外科证治全生集》
阳和汤法解寒凝,外症虚寒色属阴,
熟地鹿胶姜炭桂,麻黄白芥草相承。
【歌诀总括】
阳和汤的病机与阳气弱不得温通、温化而致血液凝聚有关,其主治证为阳气不足之阴疽,如贴骨疽、脱疽、流注、痰核、鹤膝风等,患处漫肿无头,皮色不变,酸痛无热,口中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迟细。全方药物由熟地、鹿胶、炮姜、肉桂、白芥子、麻黄、生甘草组成。
【歌诀详解】
阴疽和阳证疮疡肿毒不同,其特点为漫肿无头,酸痛无热,皮色一般不变。而且痈疡肿毒阴证的共同特点是未成脓难消,已成脓难溃,溃后难收口。故阳和汤的病机与阳气不足、阴血不足及寒凝痰滞三个方面有关。针对阴疽发生的原因和病理特点,本方从温阳补血、散寒通滞立法,温补与温通之法并用,是一种多层次从里向外的温托方法。方中熟地偏温,滋阴养血;鹿胶温阳,填精补髓,强壮筋骨,还能补益精血,所以阴阳双补。二药同用,体现了温补的作用。炮姜、肉桂、白芥子、麻黄四味药,既能活血,又能化痰,主要起温通的作用。
由于本证寒凝血滞,加之阳气不能温化而成痰,故有痰瘀内阻,而且病位较深。阴疽的发生可以深入到骨,然后从骨到肌肉,再到皮毛,以及皮毛、肌肉之间的皮里膜外等多个层次。所以此方的温通也涉及多个层次。用肉桂温里祛寒,既可温阳,又能活血,它的作用部位最深,可以通过温托,从里向外透散寒邪。炮姜可作用于肌肉,其归脾经,脾主肌肉,通过温里祛寒来达到温托的目的。白芥子可以温通,温化痰湿,擅长于祛皮里膜外之痰。麻黄作用于体表皮毛,可宣通毛窍,发越阳气,以散肌表腠理之寒凝。
所以这四药从皮毛到皮里膜外,到肌肉,到骨骼,是通过多层次的温通、温托的方法把寒邪从里到外祛除。生甘草调和药性并能解毒。全方温补和温通结合,是多层次温法的体现。一方面温补营血之不足,一方面解散阴寒之凝滞,以使阴破阳回,寒消痰化,如温暖和煦之气驱散阴霾而布阳和,故名阳和汤。
【应用点睛】
本方可用于骨或关节结核、淋巴结结核、腹膜结核、慢性骨髓炎、骨膜炎、慢性淋巴结炎、类风湿关节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肌肉深部脓肿等,对顽固性咳喘、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夜间发作性心绞痛、子宫内膜异位症、妇女痛经、乳痈、腰椎间盘突出、腰脊椎肥大、坐骨神经痛等,中医辨证属于营血虚滞、阳虚寒凝者,均可用本方治疗。但若是疮疡为阳证,或阴疽已溃破者,不可使用本方。

阳和汤

《外科证治全生集》
【组成】熟地黄一两(30g)麻黄五分(2g)鹿角胶三钱(9g)白芥子二钱(6g),炒研肉桂一钱(3g),去皮,研粉生甘草一钱(3g)炮姜炭五分(2g)
【用法】水煎服。
【功用】温阳补血,散寒通滞。
【主治】阴疽。如贴骨疽、脱疽、流注、痰核、鹤膝风等,患处漫肿无头,皮色不变,酸痛无热,口中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迟细。
【方解】阴疽一证多由素体阳虚,营血不足,寒凝痰滞,痹阻于肌肉、筋骨、血脉而成。阴寒为病,故局部肿势弥漫、皮色不变;酸痛无热,并可伴有全身虚寒症状;舌淡苔白,脉沉细亦为虚寒之象。治宜温阳补血,散寒通滞。方中重用熟地黄温补营血,填精补髓;鹿角胶温肾阳,益精血。二药合用,温阳补血,共为君药。肉桂、姜炭药性辛热,均入血分,温阳散寒,温通血脉,为臣药。白芥子辛温,可达皮里膜外,温化寒痰,通络散结;少量麻黄,辛温达卫,宣通毛窍,开肌腠,散寒凝,为佐药。方中鹿角胶、熟地黄得姜、桂、芥、麻之宣通,则补而不滞;麻、芥、姜、桂得熟地黄、鹿角胶之滋补,则温散而不伤正。生甘草为使,解毒而调诸药。综观本方,温阳与补血并用,祛痰与通络相伍,可使阳虚得补,营血得充,寒凝痰滞得除,治疗阴疽犹如仲春温暖和煦之气,普照大地,驱散阴霾,而布阳和,故以“阳和汤”名之。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是治疗阴疽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患处漫肿无头,皮色不变,酸痛无热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若兼气虚不足者,可加党参、黄芪等甘温补气。阴寒重者,可加附子温阳散寒;肉桂亦可改桂枝,加强温通血脉,和营通滞作用。
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治疗骨结核、腹膜结核、慢性骨髓炎、骨膜炎、慢性淋巴结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肌肉深部脓疡等属阴寒凝滞者。
4.使用注意阳证疮疡红肿热痛,或阴虚有热,或疽已溃破者,不宜使用本方。马培之云:“此方治阴证,无出其右,用之得当,应手而愈。乳岩万不可用,阴虚有热及破溃日久者,不可沾唇。”(《重校外科证治全生集》卷4)
【附方】
小金丹(《外科证治全生集》)白胶香草乌五灵脂地龙木鳖各制末,一两五钱(各150g)没药归身乳香各净末,七钱五分(各75g)麝香三钱(15g)墨炭一钱二分(12g)以糯米粉一两二钱,为厚糊,和人诸末,捣千捶,为丸如芡实大。此一料,约为二百五十丸,晒干忌烘,固藏,临用取一丸,布包放平石上,隔布敲细入杯内,取好酒几匙浸药。用小杯合盖,约浸一二时,以银物加研,热陈酒送服,醉盖取汗。如流注初起,及一应痰核、瘰疬、乳岩、横痃,初起服,消乃止。幼孩不能服煎剂及丸子者,服之甚妙。如流注等证,将溃及溃者,当以十丸均作五日服完,以杜流走不定,可绝增入者。但丸内有五灵脂与人参相反,不可与有参之药同日而服。功用:化痰除湿,祛瘀通络。主治:寒湿痰瘀所致的流注、痰核、瘰疬、乳岩、横痃、贴骨疽、蟮癀头等病,初起肤色不变,肿硬作痛者。
原书使用本方,常与阳和汤并进,或交替使用。但此方较阳和汤药力峻猛,惟体实者相宜,正虚者不可用,孕妇忌用。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外科证治全生集》卷4:“鹤膝风、贴骨疽及一切阴疽。”
2.方论选录张秉成《成方便读》卷4:“夫痈疽流注之属于阴寒者,人皆知用温散之法矣。然痰凝血滞之证,若正气充足者,自可运行无阻,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其所虚之处,即受邪之处。病因于血分者,仍必从血而求之,故以熟地大补阴血之药为君。恐草木无情,力难充足,又以鹿角胶有形精血之属以赞助之。但既虚且寒,又非平补之性可收速效,再以炮姜之温中散寒,能人血分者,引领熟地、鹿胶直入其地,以成其功。白芥子能去皮里膜外之痰,桂枝人营,麻黄达卫,共成解散之勋,以宣熟地、鹿角胶之滞。甘草不特协和诸药,且赖其为九土之精英,百毒遇土则化耳。”

注意警示:本文内容仅为普及中医知识,仅供参考,不做为处方,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辩证使用。

回复'1' 查询“十四经全部穴位”

回复'2' 查询“常见病中医诊疗方案”

回复'3' 查询“常用中药药性”

回复'4' 查询“常用中药方剂”

回复'5' 查询“ 中医治疗常见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阳和汤
名医论阳和汤
[阳和汤方歌]阳和汤:阳和汤
温和补血,散寒通滞阳和汤
阳和汤[中医方剂名]
方剂笔记|第53方 阳和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