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合力推动红山文化研究取得新突破

“文化传承发展 探源中华文明”新时代大讲堂引发热烈反响——

合力推动红山文化研究取得新突破

与会部分专家实地踏看了正在发掘中的牛河梁遗址。本报记者  孙海涛  摄

本报记者 商 越

以牛河梁遗址为代表的红山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象征,也是辽宁闪亮的文化名片。7月13日,由国家文物局、中国日报社、辽宁省委宣传部共同主办的“文化传承发展 探源中华文明”新时代大讲堂在朝阳举办,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7位嘉宾围绕如何保护挖掘辽宁厚重历史、传承世界文化遗产、同各国携手加强交流合作等发表的精彩演讲,在海内外、我省文化界及社会各界产生热烈反响。

更好地把红山文化 推向全世界

“这次大会将极大推动红山文化的考古发掘和深入研究,继续推动中华文明走向世界,要讲好中华文明起源的故事,让世界更多的人了解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古代历史。”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李新全说,牛河梁遗址已经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下一步将加大对红山文化的调查发掘与研究的力度,尤其要重点打造这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包括举办更优质的展览,更好地把红山文化推向全国、推向全世界,把牛河梁遗址的学术意义向广大人民群众阐释清楚。

善于吸收、融合邻近文化的先进文化因素来充实自身发展,这是红山文化在文明起源过程中先行一步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本次大讲堂上,省文物保护专家组组长、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郭大顺演讲时说,红山文化属于原生型文明,它有东北地区渔猎文化的背景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与此同时,红山文化在与中原地区仰韶文化和西部草原文化的频繁接触、交汇中,不断迸发出“文明火花”。多元文化的“兼收并蓄”,产生无限生命力和强大的传承力,使“坛庙冢”“玉龙凤”等因交汇融合而出现的新因素,得以长期延续。中国人现代民族意识里的“华人”“龙的传人”也在其中找到根脉。

在大讲堂开讲前一天,与会专家学者提前来到朝阳牛河梁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实地踏访。“从地下约1.6米深的台基和大石块垒起的石墙来看,我们能发现红山社会的组织能力还是很强的。”正在基址旁忙碌的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郭明向记者介绍,“目前我们通过对现有资料的深入发掘整理、新技术手段和研究方法的介入,正努力让红山文化旧有资料给我们更多信息;同时通过新的考古工作获取更多的信息来加强研究和阐释,推进研究工作的深入;在研究阐释的基础上,今后还要强化对文化遗产的宣传和保护展示,让全民都了解和认识这些独特的文化遗产。”

辽宁大学历史学部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华玉冰认为,保护好珍贵的不可再生、属于人类共同遗产的红山文化,是我们当前工作的首要任务。红山文化遗址调查发现,墓葬现仍时有被盗现象,诸多遗址因农田基本建设毁坏加速。要有针对性地专门立法严厉打击盗掘,动员社会力量制止生产、生活破坏。

“红山文化研究要实现进一步的突破,必须整合各学科力量,而不限于考古。”华玉冰说,要有组织、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可由政府层面进行组织,提供专项研究基金;专家层面策划总体与阶段性的研究目标,设置专项招标研究课题。因为保护、展示、宣传红山文化,根本目的是为了传承。要以红山文化为基点,系统阐释、通俗解说整个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演变历史,展示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诸多要素共同塑造的,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等突出特性。

“听取了几位专家的演讲我感触颇深,特别期待在新时代,辽宁考古工作者对辽宁红山文化研究取得更大突破,为进一步阐释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提供学术支撑。”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丛丽莉说,“今后我们将在国家、省文物局大力支持下,全力以赴参与'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红山社会文明化进程研究课题之辽河干流(沈阳)地区红山文化遗址考古调查项目,为红山文化研究取得新突破,为辽宁建设文化强省贡献沈阳考古的力量。”

传播红山文化

需要跟上时代步伐

“这次参加大讲堂,是一次非常珍贵的学习机会,也是与业界交流研讨的机会。大讲堂的举办,让大家看到了辽宁这片热土正源源不断地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输送着养分,更坚定了我们对红山文化传承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朝阳是红山文化的发源地,而盘锦是红山文化最南端,也有一些红山文化遗址,虽然发掘的不多,但历史也是很悠久的,围绕宣传阐释本土特色文化,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传播红山文化,更需要跟上时代步伐。”盘锦市博物馆馆长潘超说。

“家乡能拥有这么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我倍感自豪。”朝阳读者王淼大学毕业后选择回老家就业,她向记者表示,“能为辽宁文化事业贡献青春和汗水,无怨无悔。”

“密切的交流和沟通是发展的关键。”中国日报视频制作人国际网红石花姐向记者介绍了她的人工智能同事元曦,这位数字主持人致力于介绍中华传统文化,如中国汉字的起源、中国的瓷器等,大家正在以新颖的方式担当起文化使者的责任。“作为一名在华外国记者,我将自己定位为中西方密切交流与沟通的桥梁的一部分。”石花姐坦言,“当我旅行时,我会尝试拍摄一些有趣的非正式视频日志,如果没有其他用途,我可以在我的个人账户上分享这些视频。作为文化传播者,从新闻机构,到独立视频博主,让我们为全球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共同分享文化背后的故事。”

辽阳历史厚重,素有“一座辽阳城,半部东北史”之称,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拥有汉魏壁画墓群、辽代白塔、后金东京城遗址、燕州山城、冮官窑遗址等国家级文物22处,民间鼓乐、古典戏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140项,还是文学巨匠曹雪芹的祖籍、“关东第一才子”王尔烈的故里。辽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副局长郑勇希望通过创新传播手段,把辽阳宣传出去,让更多的人知晓辽阳、喜欢辽阳,“有幸参加大讲堂聆听专家的高论,为我们保护利用好当地文物工作理清了思路。”郑勇说。

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赋予了辽宁人沉甸甸的责任。丹东市文旅局文博科科长李辉表示,丹东有1.8万年的旧石器时代的前阳人洞穴遗址,有6000余年的新石器时代的后洼遗址和80余处未深入开展考古调查的新石器时代遗址遗迹。“通过这次大讲堂的学习实践,给我们最大的启发就是,丹东应当立足属地、立足当下,充分发挥地域古遗址文物资源的优势,特别是针对承前启后的新石器时代后洼遗址,全面深入开展考古调查工作,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贡献辽宁力量。”

“作为一名文物工作者,能来参加此次大讲堂活动,内心十分激动,精神上也备受鼓舞。” 营口市文旅局文物保护科科长葛爽说,“专家的讲述让我感受到了辽宁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也激励着我们要加强历史文化的保护传承,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努力学习研究每一件文物背后的文化内涵,吸收、消化、阐释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推进全省文化事业、文物工作高质量发展,讲好新时代辽宁故事。”

沈阳市126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张佳爽在网上收看了此次大讲堂的直播,感到很振奋。她经常在课堂上向学生们介绍辽宁的地域文化,借助幻灯片展示辽宁名胜古迹、珍贵文物、“六地”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还时常带领学生制作剪纸感受民间艺术。她告诉记者,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去参观省博物馆、新乐遗址等文化场所,目的就是以课堂为主阵地,教育学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升家国情怀。培养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一名思政课教师的责任。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辽宁地域特色,需要大批研究人员砥砺前行。自2017年起,辽宁考古工作者孜孜以求,连续开展红山文化专项考古调查工作,进一步揭开红山文化神秘面纱。截至2022年,辽宁红山文化遗址数量已从过去90余处增加至500余处。当下,辽宁文博工作者将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从真实的历史中不断发现迈向未来的力量,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直击热点‖文明发祥地被疯狂盗挖 “文明新曙光”被阴暗笼罩 ——“红山”惊天盗墓案的背后
红山早期玉器仅见吉林
鉴定、考古两大顶级专家助力红山玉器收藏
辽宁红山文化考古新发现公布 牛河梁遗址6.5公里处发现大型聚落址
辽宁发现红山先民“住址”
“考古中国:红山社会文明化进程研究项目”启动会顺利召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