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在1943年救过中央,关键时刻又促成华、叶联手,活到了86岁

毛主席曾说过:我们能战胜国民党主要靠两个战场,一个是公开战场,一个是隐蔽战场,隐蔽战线虽鲜为人知,但也是革命斗争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由于生活环境等问题,潜伏在敌人阵营中的隐蔽战线其实更为危险,他们四周基本都是敌人,每一次传递信息都是用生命在赌,即便自己万般小心,还可能会因为上、下线出事而暴露,那种心理压力真不是一般人承受得了的。

但,在革命年代,还是有无数人选择走这条路,他们的革命意志特别坚定,他们传递出来的信息也挽留了无数同志的生命,就比如说传奇红色特工熊向晖,毛主席称赞他“一个人能顶几个师”。

并且他不仅在建国前多次救组织于水火,毛主席去世后他也大力促成了华同志、叶帅的联合,这为粉碎“四人帮”、还政局平稳做出了杰出贡献。

熊向晖1919年出生于山东掖县,他的父亲当过该县县长,这不错的家境让他从小接受了很好的教育,于1936年考入清华大学中文系。

自晚清以来,北京的大学里革命气息就非常浓郁,无数学子都在积极探索着救国之道,受这种环境影响,熊向晖也开始参加学生运动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

因为表现出色,熊向晖在学长蒋南翔和杨学诚的介绍下秘密入党,由此开始为之奋斗一生的革命事业。

1937年日寇发动全面侵华后,华北的多所高校不断内迁,曾在长沙组成过临时联合大学,熊向晖学业尚未完成,也是跟随转移的众多学子之一。正是在长沙,熊向晖见到了周恩来。

当时国共两党已经展开合作,结成统一抗日民族战线,组织便想趁这个机会派遣优秀同志打入国民党的内部,以便国民政府将来要翻脸时能早做准备。

周恩来长期负责隐蔽战线,又与国民党很多高层都有交情,行动会比其他人方便,因此筹备这项工作的重任就交给了他。

周总理选人时特别在意这几个条件:爱国、意志坚定、敢于奉献、历史清白、长相端正、记性很好、口才过硬,熊向晖正好全都符合。

于是总理就找到熊向晖说及此事,而熊向晖无需过多做思想工作,直接就兴奋地答应了,在他看来,只要能为组织做事,再困难、再凶险也愿意!

他的本名其实叫“熊汇荃”,决心去国民党中潜伏后改成了“向晖”,意为身处黑暗,心向光明!同时也在时刻提醒自己勿忘使命。

在组织的巧妙运作下,熊向晖进入了湖南青年战地服务团,凑巧的是,当时胡宗南部正在湖南休整且想要从服务团挑选几名优秀青年,熊向晖当即报名参加,经层层筛选后被录取,开始了艰辛之路。

熊向晖文化水平高,又能说会道,很快赢得了胡宗南的赏识。在胡宗南的安排下,熊向晖进入黄埔军校西安分校学习,1939年3月一毕业又被调回胡宗南身边担任侍从副官,后来还做到了机要秘书。

胡宗南对熊向晖特别信任,众多机密文件都交给他来处理,胡宗南做梦都没有想到,他视为知己的秘书,会是中共地下党。

1943年6月,总部位于莫斯科的共产国际解散,蒋介石认为,这也代表着中国共产党不会得到国际社会的支持,于是他秘密致电胡宗南,让其做好闪击延安的准备。

当时八路军主力都在外线抗日,延安只有一个旅拱卫,而胡宗南在7月2日秘密调动了两个军的兵力,分成多支小股部队错开出发,部署在了延安周围,准备于7月9日发起进攻。

以有心算无心,如果胡宗南真的成功突袭,那敌众我寡之下,中央机关就太危险了。幸好当时的熊向晖已是胡宗南的左膀右臂,他探听到情报后,7月3日连忙传递给了另一位特工王石坚,再通过秘密电台汇报给延安。

此时抗日还是最大的目标,毛主席并不想彻底撕破脸,所以他一面调动兵力回援,一面发动舆论攻势,各国驻华大使馆和各大报社记者都报道了蒋介石要进攻延安的消息。多重压力之下,国民党放弃了行动。

这件事国民政府为了保密,只有极少数人参与,被老蒋骂了一通的胡宗南,也开始怀疑是自己身边人出了问题。胡宗南在一次谈话中试探熊向晖对此事怎么看,熊向晖立即正义凛然地回答:

事关机密,泄露出去有几个可能,一是调动兵马粮草时被察觉,二是军中有内奸,参与计划的都是师级以上的干部,如果真有叛变的,一定要严查到底!

之后熊向晖主动送上一份材料,上面是可疑军官的名单,熊向晖本人的名字也在其中。胡宗南本就很信任他,见他如此磊落,便不再多想。

后来在盘查相关人员时,发现有一位军官在共产国际解散时给毛主席发过劝降电报,老蒋他们一致认为,这封电报里就有秘密联络的方式,导致消息走漏。熊向晖的嫌疑被洗清,依然很得重用。

后来的解放战争时期,熊向晖给中央传递的信息都是重量级的,包括胡宗南进攻延安的方案、国军在陕北的兵力部署、周总理的具体位置被美军新技术锁定等等。正如毛主席所说的,熊向晖一个人就顶了好几个师!

新中国成立后的1949年11月6日,周总理在中南海宴请了张治中、邵力子等原国民党高级干部,熊向晖也有出席。张治中见到熊向晖时很惊讶,问他是什么时候起义的?怎么没听到过消息?

周总理笑着回答:他不是起义,是归队。这时大家才知道为何胡宗南老是打败仗。

在周总理的安排下,熊向晖后来长期在外交战线上工作,因此也结交了叶帅。他的眼光是非常长远的,有两件事很能体现。

一是60年代后期,中苏之间全面交恶,随时都有打仗的可能,中央当时的意见比较统一,如果对方要打,那我们也不能妥协,保持住硬气。一线支撑不住,就退守二三线以游击战的形式保卫国土。

但是熊向晖却认为最好还是尽可能地保持和平,如果可以的话需要有一个国家来牵制住苏联,以此减缓我们的压力。放眼世界,能起到这个作用的就只剩美国了。所以他多次建议中美之间关系应该修好。这在当时而言的确是很好的方法。

二是在1976年,熊向晖促成了叶帅与华同志的合作。本来在1976年叶帅被排挤离开了工作岗位,想要回到广东去疗养。熊向晖却劝他不要走,留下来等待时局变动,陈锡联也是持这个看法。

等华同志被毛主席提上来主持国政后,叶帅因为与华不够了解,不想贸然接触。是熊向晖说自己跟华同志打过几次交道,对方可以深交。有他的这番话,叶帅在9月初前去与华同志深谈了一次。

华同志表示,自己对江青等人也很不满,不希望国家被搞得乌烟瘴气,这与叶帅的想法不谋而合。达成共识后,他们的接触越来越多,最终于10月6日联手粉碎了“四人帮”。熊向晖在家听到这个消息后,高兴地拿出陈酿痛饮。

后来熊向晖担任过中央统战部副部长、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等职,利用自己黄埔学生这层关系,积极为国家统一做着贡献。

1987年,熊向晖申请离休,晚年一直生活在北京某干休所,2001年建党80周年时中央电视台还播放了《一个人顶几个师》,表彰他的功劳。他多次为革命做贡献的事迹,值得我们后人永远记住。

2005年9月9日,熊向晖病逝,享年86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毛主席撤离延安后墙上留字,胡宗南看完大笑不止,熊向晖道出真相
1963年,罗瑞卿、贺龙、陈毅齐聚毛主席房间,主席疑问:你们来干嘛?
1976年,熊向晖去看望叶剑英,刚见面就问:你身边的人是否可靠?
1943年,胡宗南摆“鸿门宴”,周总理竟然3次巧妙化解胡宗南灌酒
2004年胡宗南女儿询问熊向晖,关于父亲的评价,熊向晖如何回答?
1976年熊向晖去面见叶剑英,见面直接问道:你身边的人是否可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