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直面动荡的时候,人才会意识到没有归属的可怕。 | 什么是“城市型精神危机”?

我是从22岁开始在纽约读硕士的时候,忽然开始意识到“家乡”这个问题的。刚开学不久,有一位老师跟国际学生开欢迎会的时候,聊到了说英文的“口音”问题。


她来自澳大利亚,说话的时候有着明显的澳洲口音。她跟我们说,她从来没有试图纠正过自己的口音,让自己听起来像“纯正”的纽约人。她说,对她而言,口音是自我身份的一部分,它代表着“我从哪里来”。

 

“你从哪里来”的这个哪里,不仅仅是地域上的所指,还包括了你在其中生长的习俗和道德。我被老师对于“自我身份的源起之处”的骄傲所打动。从那时起,我意识到了与“家乡”有关的一系列问题。


我开始思考自身是从哪里来?开始重新重视和审视家乡,也思考“家乡”为何在许多年轻人的注意力范围里都是被轻视、或者是忽视的。我们很少强化自身与家乡的联结,这种状况下,中国的年轻人失去了些什么?



1.


中国绝大多数的中青年人,都不是在真正意义上的“城市”里出生的。


我出生在中国南方一个海边的小乡镇。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日常生活中需要打交道的人,全部都是与爸妈认识的,无论是看病,还是买衣服,或者吃饭、去银行。这与城市生活中的“人脉”或者“特权”是不一样的事情。在小乡镇里,每个人的生活似乎都是这样开展的。


由于有山有水,大多数人的生活过得都不错,菜场里卖的都是当天打捞的水产,有时候还有山上打到的蛇。一年四季,是随着饭桌上不同的食材推进的。另外就是传统节日了。端午要吃食饼筒(一种把各种菜先做好,切成细丝,包进面糊的薄薄的饼皮里吃的食物),冬至要吃擂土圆子(一种糯米团子,在看起来像沙土的甜味粉末里滚一滚再吃),清明要煮好一碗碗的饭菜带上山祭祖,然后回去吃掉。


白事(家里有人去世)也是相当热闹的一种特殊的时节,摆开酒席,请亲戚朋友与和尚们一起吃饭,然后敲锣打鼓,中国和外国的乐队都有,还有各种花车、纸扎的物件,排成一个一个方阵,拖开长长的队伍,然后缓缓游街。春节就更不用说了,氏族里所有的人聚在一起。还有很多我不懂的日子,会被家人带去到寺庙、道观和祠堂里。


在孩子的眼里,乡镇的生活是无趣的。在我生活在家乡的时候,我们那里连出租车都很少有,父母会叮嘱不要坐,因为是“外地人”开的,不安全,不难想象乡村生活是多么日复一日、范围狭窄、毫无“自由”。儿时我更无数次抗议能否不去亲戚家枯坐,希望能自己留在家里看电视、打游戏。


到了青少女时期,我随父母搬迁到了一个国际化大都市里生活,这里有超大型的shopping mall,不计其数的电影院、美术馆,大型的游乐场。这里的孩子都能张嘴说出各种大牌的名字。我在这里开始过上了不会有邻居来走访、生活中充满陌生人、办事依照规章的城市生活。


当我逐渐融入城市,开始拥有了一种“城市人”的身份之后,我返乡的次数逐年减少,我对故乡也开始有了一种手足无措的陌生感。在后面的很多年里,我只觉得老家是个极不便利、又充满了人情麻烦的地方。


城市是属于现代的,而中国的现代化是崇拜西方的。城市中很多人,都不自觉地认同了西方个体主义、和消费主义的文化。我们觉得分工细化的陌生人社会是文明的、先进的、发达的,西方品牌的溢价是值得被消费的。相对应的,熟人社会在我们眼中充满了矇昧、是思想落后的代名词。离开小村,去大城市奋斗落脚,曾是一代人共有的美梦。而当他们如愿之后,接受了西方文化的教育的这群人,开始对故乡怀有一种“高人一等”、“不愿为伍”、或至少是“无法融入“的疏离感。


可以说,许多中国的年轻人,不但与他们的“身份之源”是没有连接的,更有许多人终其一生,都在努力试图与那个源头划清界限。



2.


我们为什么要成为“城市人”?城市,究竟会给我们的自我身份带来些什么?


对城市身份的向往,与对于“西方”的认可与仰慕是分不开的。西方,至少在那一代人的眼里,代表着更先进的技术,更细化的社会分工,更高的经济水平。人们对于“洋气”的追求,和对于“土气”的厌恶,与整个社会迫不及待、甚至是极端地追求以西方模式为标准的“现代化”是直接相关的。


此外,现代的西方也代表了一种“人人平等”的新的道德观。人们依据统一的规章和法律行事,比起需要考虑“不同的人情关系”而揣摩自己的做法,这种新的方式无疑是更简单的,尤其对于涉事未深的青年人来说。在乡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处事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考虑到亲疏关系、伦常地位,做出谨慎而圆滑的处理。熟练掌握了这套伦常要求,便是“得体”。


而很多年轻人,都把这种“因人而异”的处事准则,等同于“虚伪”、“世故”,或者至少是“多此一举”。城市人的身份,便也是与这种“老旧”、“不公平”、“不诚实”的道德决裂了。


当然,城市人的身份,更代表了一种“靠自己赢得世界”的可能性与理想。青年人意气风发,相信有限的生活束缚了自身的“可能性”,他们渴望新的东西——不知出于何种原因相信“新的就是更好的”。我们父辈、祖辈,经历了国家两个追求生产力高速发展的特定的历史阶段,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国家的历史阶段(包括当下)都号召人们拥有突破平庸的梦想。我们没有学会如何衡量自己究竟希望在世界中站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更没有学会安于平庸。

 

每年,都有不计其数的人,和我一样从乡镇来到城市生活。城市五光十色,光是高楼林立的样子,就能让人感受到它的伟大。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究竟付出了什么?


3.


无聊感、空虚感、单调的重复和疏离感,冷漠与孤寂感。


“原子”,是托克维尔提出的,描述民主化进程中,现代人生活状态的最形象的表述。如果说,曾经,我们是通过不同的氏族、不同的民间社团、与更大的社会系统发生联系,在建立在陌生人关系之上的城市中,是一个个极端孤立的个体,直接接触着极端巨大的社会系统。在一些时刻,我们感受到城市这种组织方式的伟大,另一些时刻感受到它带给自身的压迫。


渠敬东老师曾经谈论过这个问题,他的观点,几乎重写了我关于童年和家乡的所有印象。他非常重视“乡村”,他甚至提出,“乡村是当代精神危机的疏散和化解之地”。


当代人的精神危机,也许可以归结为“孤独”二字,我们心中无处归属,而把孤独演绎为千变万化的形式:否定的、空虚的、重复的、极端娱乐的。而在乡村的伦理中,恰恰有很多用来对抗这种孤独的东西。


比如,渠敬东老师谈到祭祖和祠堂的意义,他说,在乡村里,一个人是从他的祖先那里延续下来,他知道自己的谱系、祖先的故事,他自己的血脉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在未来绵延不绝。人在这样的生活状态里,不是一个与他人完全隔离的存在,而是很多人的生命和生活中的一个环节。我想,人在这样的状态里,才会把同族人的利益看成自身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在很多年轻人的看法中,就是一种麻烦的东西——为什么不和他们划清界限算了?可另一方面,也避免了人陷入一种孤绝的寂寞感中去。



渠老师说,“当一个社会真正遭遇到危机和动荡的时候,人们才会意识到没有归属的可怕。”在乡村生活中,人们互相照顾,这既诞生了无尽的矛盾冲突,却也一直、的的确确是很多人度过困境的路径。人们觉得小家之外还有延伸的亲戚大家庭,此外还有氏族,还有村落。他们既有义务照拂他人,也有权利向他人求助。


老师说的一段话非常打动我:“今天的人,只靠自己去赢得世界,其实,最终绝大多数都是输的,懂得一点点体制构造常识的人,甚至懂得一点点概率知识的人,都知道这个道理。


可是光凭自己去赢得世界,最终痛苦总是大于快乐的。在人的一生的不同阶段中,总有失望、担心、焦虑和兴奋,一个人总是渺小的,抵抗不住那么大的体制,也无法适应所有的变故,而在这里,在一个人遇到困难或人生重要阶段的时候,总有神啊、灵啊,鬼啊陪伴着你,有祖先在你那里守护着你。让你在生老病死中心安,让更多的人帮助你。很多人讲这是迷信,而我却觉得这是人性使然。人有敬畏,才有安全感,人有依恋,才有归属感。


在城市中,我们孤独地面对整个世界,似乎有无穷的力量。可是等你失恋的那一天,等你失业的那一天,等你生病的那一天,等你面对死亡的那一天,你才有可能真正明白,在这个世界里过活,不能仅靠你自己。”


4.


在北大上学的时候,我很喜欢教人类学的朱晓阳教授。去年他和我说,要带着十几个研究生同学去云南的一个乡村修庙。这个乡村我是知道的,叫“宏仁村”,是晓阳老师的故乡,也是他几十年如一日、研究和守护的村庄。


这个村庄位于昆明市,这些年,晓阳老师为它拍摄了两部风格迥然不同的纪录片,一部叫做《故乡》,另一部叫《滇池东岸》。这两部片子都是讲述昆明的城中村改造。这座村庄是无数中国村庄的缩影,它不断地被城市化伤害、乃至吞噬。村庄几度险些被拆,可村庄里的人,还有过去的道德、风俗、伦常,也一直在对抗着城市对它们的入侵。


《故乡》是一部长达4个小时、没有背景音乐的纪录片,大量的对白都是当地的方言。我上大学时看了它的首映。老师说,他们试图用一个一览无余的视角去看这个村庄。一开始,我们觉得他们的生活是悲惨的,脏乱、还随时可能失去,可两年的拍摄过程中,我们不断发现,在当地人看来,他们的生活是很灿烂的。


“在我们看来他们的生活是痛苦的,但他们仍然在生生不息得努力,也总是能够抓住一些能让他们站得住脚的东西。”



距离那时,已经过去了七八年的时间,我现在对于老家、对于更多人的老家的理解,很接近老师当年说的这句话。曾经觉得“虚伪”的人情往来,如今在我眼中却很有一种“用心”的温度,也再不觉得在老家无事可做的时间是无聊的。


因为越来越长大的我,已经慢慢明白,生活的模样并不是如儿时所想,始终充满了延续性的快乐的事项。生活是断裂的,大多时候被乏味的事项占据时间,是充满挑战和困境的,好事是令人意外的。而当城市里的我为生活所苦的时候,回头却看到家乡的人们理所当然地、承受着并不乐趣横生的生活——就仿佛无论怎么样,生活都能够延续下去,并始终有灿烂的东西会时不时地发生。人最终都是在有限的范围和内容里生活的,而安于一方小天地,本身就需要智慧。


那可能就是那些几千年来的传统赋予人们的东西——它让人相信生命始终可以延续下去。


还记得当时,老师跟20岁一脸懵懂的我说,观众看不懂也没关系,他们今天不理解,明天不理解,但早晚有一天他们是会理解的。我远游多年,终于开始学会从身后那一小片故土汲取力量。


以上。


正文到此结束。


就像主创小姐姐一样,我们这一代的年轻人,对故乡的情感大都会经历一个从熟悉,到陌生,再到熟悉的过程,还会经历一个从懵懂,到不解,再到理解的过程。我们每个人都曾向往过远方,向往过更辽阔的地方,但在那些最低落的时刻稳稳接住我们的,总是身后那一方小小的故土。


而我们对故乡的情感最强烈的时刻,往往是那些身处异乡的时刻。有的时候,只有当我们离某个地方很远很远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开始认识那个地方。对很多人来说,家乡便是如此。



每一个家乡都有它独有的样子,我们的家乡都不尽相同,即使我们对家乡的情感可能类似。其实,我们对家乡的感情一直被快手这个充满温情的品牌关注着。“快手的500个家乡”这个话题,是快手去年关注家乡感情的开始,快手也希望能将“家乡”发展成为自己品牌标签之一。今年的主题是“每一个家乡都值得被看见”。九月快手将征集内部500个员工对于自己家乡的记忆和情怀,制作成文案投放于高铁、地铁等渠道。也许,你会在某一个风尘仆仆的工作途中,看到快手对大家的关怀,希望能提醒你家乡一直都在,你的精神栖息地也一直都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曾说大理 返乡“行长”重构人人向往的故乡。
惟愿你我不忘故土之美 | 致读者
贵升文学
赞美家乡风景乡村小县城生活的微文案,温暖治愈
靳小倡:番薯,那是乡愁的味道,家乡的味道
重拾城镇中的乡愁 打造安放无心之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