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十一还工作,你的日子是有多苦?”,不好意思,我开心得很!

如果你觉得放假工作很苦,那么我的想法跟你不一样。

因为我不觉得苦,还觉得很开心。

为什么呢?

因为我知道我为什么要在假期中工作,我在做一件对我来说有意义的事情,并且这件事情出于我的选择。

 

历史上,假期的意义几乎是跟工业革命同时发生的,与之相应的还有中产阶级的诞生。

在工业革命之前,中产阶级基本不存在,大多数人都得靠日复一日,辛勤的劳动才能生存。

当工业革命来临,解放了一定的劳动力,在贫穷与富裕之间,中产阶级诞生了。

这些人又被称为「有闲」阶级,宛如雅典公民降生一般,这些人需要劳动,但又不用无时无刻消耗体能,或是靠天吃饭。

逐渐地,越来越多人习惯周末休闲,以及每年定时的假期。活在今年,就开始计划明年各个节日的旅游生涯,成为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当工作更多的是为了生活,而不是生存,人们的焦虑感却增加了。

从哲学咨商的角度,哲学家斯宾诺莎认为,人内心的恐惧是和「不确定性」结合在一起的。

斯宾诺莎说:「恐惧是一种不确定的痛苦;希望是一种不确定的快乐。」



当一个人活得很苦,希望是不存在的,改变的可能性等于零,这时候,反而没啥好焦虑的。

但是如果我们给这个人一丝希望,那么这个可能达成,可能达不成的未来,反而会变成引发内心痛苦的火苗。

比如有个心理学实验,研究者给狗予以电击。

电击之前,研究者会给狗发出一个信号,让狗知道他接下来要被电了。

研究发现,如果狗知道接下来要被电击,他的痛苦感受相对轻微。

如果完全不给狗信号,或是信号可能来电,可能不来,那么狗的痛苦指数会比较高。

甚至有个狗在电击发出之前,就已经吓得屎尿失禁。

现代工作之所以让人辛苦,在于许多人的生活跟电击实验的狗差不多,他们深受生活压迫,但又不是全然无力反抗。

这种好像努力一点就能看到希望,但又随时希望破灭的感受,给人们带来极大的痛苦。

我有个在上海工作的朋友,她在上海工作七、八年,开始考虑要买房,挑来挑去没挑到合适的。

有天心一横,看中一套超出一点预算的房子,咬牙付了订金。

结果不到两个月,14年出台新政策,她差点就买不了。

那段思考该买,还是不该买的时间,她说是最辛苦的,就像淘宝里的购物车,每天想这想那,耗费了许多时间跟心力。

买了之后,虽然生活得勒紧裤带,看起来好像生活质量下降了,但至少她只要自己努力工作,认真还房贷就好。

即使很苦,一旦我们能确定要面对的是什么,反而没那么苦了。

 


恐惧的害处,最大的倒不是恐惧本身,而是某些处理恐惧的举措。

法国心理医生安德烈(Christophe André)在《心理恐惧》(PSYCHOLOGIE DE LA PEUR)书中谈到,恐惧症患者往往会采取逃避的策略,但逃避无助于不恐惧。

因为逃避,所以患者会尽可能避免与恐惧的事物接触,比如怕蛇的人,他会避免到郊外、动物园或可能遇到蛇的地方。

那么一旦他接受到某个地方有可能出现蛇,他的生活就会多一处无法前往的区域。

问题是这些信息可能没有根据,譬如原本没有蛇的公园,谣传有蛇,即使只是谣传,怕蛇的人也会选择不去。那么随着生活范围逐渐缩小,他的生活压力也会跟着扩大。

另一方面,一旦恐惧患者只采取逃避的策略,那么他等于不断的在心底对自己说「我就是怕蛇」、「我就是怕蛇」、「我就是怕蛇」……

因此,越是逃避,恐惧心理越强。

即使眼前有蛇,每次想到,都等于是让恐惧感再次浮现。




回到工作本身,工作带来的不良感受,有时也使我们习惯采取逃避的策略。

这种策略有时是必要的,但如果长期使用,就会强化我们对工作的恐惧、焦虑、不安等情绪。

然后我们就开始变得对工作束手无策,并且把工作当成自己生活的敌人,要麻害怕,要麻只想除之而后快。

并且因为逃避总是那么「有效」,所以逃避工作的各种方式,也成了生活常见的部份。

有时这种逃避的行为会扩大,慢慢的有越来越多生活的项目,我们不再尝试突破,而是皆采取逃避的策略。

所以有些人活得真佛系,他们与世无争。通过简朴的生活,直达内心的生活方式,获得心灵的平静与安宁。

这是一种选择,他们知道什么对自己是最重要的,所以舍弃那些不重要的。

但有些人却是假佛性,他们只是在逃避。但即使不工作,他们的内心也是不安、焦虑的,并且通常伴随自我贬抑。

这也是一种选择,问题是他们知道哪些对他们可能是重要的,可是因为得到的过程令人难受,所以背对那些东西,假装自己不想要。

但无论如何,既然是选择,那么只要不是伤天害理,每个人都有选择的自由。

然而,有些人却老说那些休息时间工作的人「有病」、「不懂生活」,这就有点过了。

 


我想起《多马福音书》的故事。

在耶稣生活的那个年代,有所谓「安息日」,在安息日这一天,人们不工作,并严格禁止工作。

某个角度来说,安息日工作,是对神的不敬,同时显现一个人的贪婪。好像在说,大家都休息,你还忙着赚钱。

有一次安息日,耶稣遇到一个人来求医,这个人的一只手枯了(现代医学角度,有可能是小儿麻痹或僵直性脊椎炎)。

耶稣医治了这个人,此举引起犹太人的不满。

耶稣反诘:「如果有只羊在安息日的时候掉到坑里,难道你不会马上试着救牠吗?」

当一个人很清楚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无论他在假期的选择是休息,还是工作,他都是坚定的,而不会活在不确定性的负面感受中。

2014年,英国牛津经济研究院的数据显示,42%的美国员工没休完他们的有薪假。

但这些员工并非都是劳碌命,他们是自愿不想休假。

甚至如果强迫不想休假的人休假,有些人反而会产生「休假愧疚心理」(leisure guilt,他们反而有压力,开心不起来。

譬如,如果明明想要在十一长假宅在家,却被家人拖出去旅游,很可能假期反而失去原本计划休息的意义,旅游让自己更累。

 


所以休假不休假,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在休假的时候,我们选择干什么。

如罗洛梅在《焦虑的意义》(The Meaningof Anxiety)所述,勇敢就是坚定的活出自我,实现自己的存在。

无论十一长假,你选择做什么,休息或工作。

如果能实现内心设想的假期蓝图,无论得到休息的愉悦,或是创造与建构的快乐,这个假期都将意义非凡,充满个人的幸福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三课
礼拜是什么意思?(礼拜的由来)
4月底,相思苦,情意浓,旧情人痴心不改,3生肖勇敢爱,回心转意
#今日神粮# 9.6
酒店洗碗工被开除获赔2150万
心静地自远,花香不在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