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世界名刀-大马士革刀的详细介绍

世界名刀-大马士革刀的详细介绍

 

神秘的武器:大马士革弯刀

在漫长的十字军时代(Crusades, 十一至十三世纪),入侵阿拉伯世界的各股欧洲部队发现自己被对手远远超过了:在圣地,不仅撒拉逊人(Saracens:穆斯林、阿拉伯人的古称)比十字军人数多,而且穆斯林军队的装备也要好得多,这与今天我们天天看到的伊拉克战争局势完全不同,那时阿拉伯人在武器装备方面占上风。穆斯林骑士胯下骑着适应沙漠炎热气候的强壮快马、身披轻巧的锁子甲,阿拉伯马的神速和锁子甲的轻便为穆斯林骑士提供了无比的机动性,同时锁子甲的强度足以抵挡欧洲人的刀剑;而更为神奇的是他们使用的大马士革弯刀,这种用经过完美锻造工艺生产的大马士革钢材制造的武器,在遇到压力时可以弯而不裂,又能长期保持刃口锋利得仅用单手就能把人劈成两半。 

     
        一般来说,阿拉伯弯刀上有三处铭文:刀匠的签名,使用者的姓名和一段古兰经文(或迹象祝福)。高档刀的铭文采用嵌金工艺,十分华美。
 
  

大马士革刀切落纱巾的故事:

关于大马士革刀最著名的传说故事就是在第三次十字军东征即将结束时,英格兰的狮心王理查(Richard Lionheart)与阿拉伯世界的领袖萨拉丁苏丹会晤时的场景了。

萨拉丁从地上拿起一个填了羽绒的丝绸靠垫,并把它立在地上。我的兄弟,你的兵器可以斩断这个靠垫吗?,他问狮心王。 
    “
不行,肯定不行,狮心王答道,世界上所有刀剑,即使它是亚瑟王之剑,也不能斩断一个没有固定支撑的东西 
    “
那请你注意了,萨拉丁苏丹边说,边卷起自己长袍的袖子,露出自己细而长的手臂,终年的磨炼使他的手臂变得非常坚实。他伸手抽出自己的弯刀,弯刀的刀身弯而窄。与欧洲光亮夺目的阔刃长剑全然不同,他的弯刀是晦暗的蓝色,刀身上遍布千万条蜿蜒的波纹,显示出刀匠在锻造这块金属时心中充满了殷切的企盼。他随即向前上步,非常敏捷地拖刀切过靠垫,看起来用的力气如此之小,以致靠垫就像是因为自己倒地而破裂的,而不像是被暴力切为两半。 
    “
这是魔法骗术,狮心王说道。 
     
萨拉丁苏丹似乎理解他的困惑,因此他解下一直戴着的面纱,并把它横搭在自己弯刀的刀锋上,他将刀锋向外凭空伸出弯刀,然后突然从面纱中抽刀,尽管面纱只是完全松垮地搭在刀锋上,还是被切为两段,并飘落在两侧,这不但展示出武器锋利程度已到达骇世惊俗的地步,也同样显露了使用者身手敏捷、举止优雅。 

 
 

中国小说里的“大马士革刀”:

在水浒第二十七,二十八,三十一回都有所描述。“别的都不打紧,有两件物最难的:一件是一百单八颗人顶骨做的数珠,一件是两把雪花镔铁打成的戒刀”“张青取出两把戒刀与武松看了,果是镔铁打造,非一日之功”“武松抽出腰里两口烂银也似的戒刀来,在月光下看了,刀是好刀,却未曾发市。” 

 

关于古代大马士革钢:

铸造这种神秘武器的关键是所采用的特殊钢材。这种钢叫做大马士革钢,这个词被十字军用来称呼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在十字军东征期间是阿拉伯世界繁华的商业中心,穆斯林抵抗十字军入侵的大本营)的制剑师和工匠使用特殊制剑材料。特别是在中世纪,当地的这些金属制造专家通过锻造和淬火将乌兹钢(wootz steel)制成精美而柔韧的刀剑,并因此而扬名天下。 

乌兹是一种由铁矿石炼制的杰出钢材,它可能早在公元前300年就出现于印度南部和中南部以及斯里兰卡了。乌兹是通过将原铁矿石放入坩埚熔融、去除杂质并掺入重要配料而提炼出的,其含碳量很高(重量比接近1.5%,而熟铁通常为0.1%) 

 

古代大马士革刀的制作:

   1、乌兹钢的冶炼       

  西方学者莫里斯·隆巴哈认为印度人在公元一世纪左右就已经可以生产乌兹钢了。但是人类最早开始冶炼铁矿的时候尚不能建设巨型的竖炉,只能建立大约一人多高上面有开口的馒头型圆炉,乌兹钢的原产地印度也是如此。这种圆炉在印度的实物一般只有1米多高,用泥土和石块垒成,在炉子的旁边有用来鼓风的几个羊皮囊,冶炼时将印度原产或非洲东海岸柏柏尔人控制区出产的优质磁铁矿和木炭、竹炭一层叠加一层的倒进炉里,倒满为止,点火后用皮囊鼓风,大约56个消小时之后燃烧停止,由于炉温只有1000℃,铁矿石只能被还原成一些间杂着各种杂质的熟铁块沉到炉底,将炉子拆毁才能取到。这种熟铁块被称为海绵铁,海绵铁硬度极软根本不能用来制作实战刀剑,那么印度工匠是利用什么方法冶炼钢材的呢?答案就是利用一种特殊的坩锅来将海绵铁渗碳成为钢材。

  2、 乌兹钢刀剑的锻造技术

  由于中东地区使用煤矿的历史很晚,所以当地锻造刀剑的主要燃料是木炭,据说最好的木炭是由松木烧制而成的,因为木炭不含硫,所以是最好的金属锻造燃料,但是在缺少植被的中东地区,木炭就更显得弥足珍贵了。在开始锻造刀剑之前,刀匠师傅们会根据所要锻造刀剑的大小决定使用几块乌兹钢原饼。乌兹钢原饼的大小重量各不相同,所以制造短刀剑时使用一块或半块原饼,锻造长刀剑时则一般需要两块原饼。锻造时将原饼放入长方形的木炭炉中加热到合适的温度(不可太高否则乌兹钢本身的花纹就会消失殆尽,据说是300摄氏度左右),然后以原饼圆心为中央将原饼展开成弧形或直线形,用大铁锤奋力(由于乌兹钢含炭量过高,在没有机械力锻锤的时代,锻造极其困难)锻打原饼,使原饼中的杂质随着碳分被挤出同时钢材的组织进一步致密化,由于钢铁的散热,锻打过程需要数十次的反复加热,直到原饼变成所需刀剑的大致形状为止,然后刀身整体还要经过锵磨修形才能显现出所需刀剑的精细形状。锻造这一工序只是赋予了刀剑形体上的外貌,此时刀剑尚未得到灵魂,刀剑的灵魂将在最后一道工序中得到灌注,那就是“淬火”。

   3、淬火和研磨

锻造完成后刀匠才能开始对刀剑进行淬火和研磨,根据1825年驻叙利亚北部地区总领事巴克先生(barker)在《兵器制造、研磨及武器出售手记》中记述了大马士革地区刀剑的淬火和研磨技术。在当地买到了两把乌兹钢刀剑,但是由于刀身上有些地方已经上锈,所以巴克先生雇来当地刀匠对刀剑从新研磨。借这这一机会,西方人目睹了乌兹钢刀剑的淬火和研磨过程:根据刀匠师傅的要求从新淬火和研磨的过程在太阳升起前的黎明十分开始,因为如果阳光过于强烈则会影响刀剑加热后的辐射火色,首先刀匠师傅在地上用石头围起的范围内燃起与刀剑等长的一堆松木炭火,用扇子不断的扇风助燃,直到炭火全部燃烧起来为止;然后刀剑师傅用铁钳夹住刀剑的刀茎部分,将刀剑埋入木炭中,接着用扇子在刀剑腰部附近的炭火上扇风助燃,直到刀匠师傅认为刀剑达到了淬火所需要的温度为止(这一时间全靠刀匠师傅的经验掌握),等刀剑的辐射火色变成草莓的艳红色时迅速将刀剑抽出炭火放入一个长140cm左右充满淬火溶液的木槽内,木槽内的淬火溶液是由芝麻油、绵羊油、纯腊和沥青等混合而成的,近似于现代工业使用的淬火油(使用油淬是因为乌兹钢含炭量过高用水淬火可能会断裂),炽热的刀剑浸入淬火液的时候劈啪作响,同时油烟蒸腾,刀刃迅速硬化,刀匠师傅让刀剑在淬火油中冷却数十秒之后将刀剑提出木槽,在未完全冷却的炭火上快速擦过,以去除残余的油脂,同时刀剑得到了回火从而更不易折断。接着就是研磨师傅的工作了,研磨师傅会用一块木头蘸着油和钢石粉末不断的摩擦刀剑全身,然后用赤铁矿粉将刀剑精细抛光,用石灰和草灰水去除刀剑身上的油迹。最后用沙格矿溶液(Zagh应该是一种铅酸盐化物,溶液显弱酸性,据说用柠檬汁亦可。)涂抹刀剑,在弱酸的腐蚀作用下乌兹钢独有的黑白或灰白相间的花纹出现了,抛光完成将刀剑擦拭干净、上油即可。 

 

古代大马士革钢技术的失传:

18世纪中叶,制作大马士革刀的原材料的化学成份发生了变化,矿石中一种或数种微量成份消失了,原因可能是特定的矿脉被采尽了。铁匠们仅凭眼睛是无法察觉这样的变化的,但是有趣的是,铁匠们可能会通过将少量早期购入的原料掺入到后购入的原料中,以此来延续这种制造工艺的寿命。但是,当这些仅存的原料用尽了,古代大马士革钢的故事也就结束了。 

传入中国:

公元13世纪,成吉思和他的孙子旭烈兀两次率大军西征,大马士革遭受重创,大批技术精湛的工匠被掳掠回京城大都(今北京)。与此同时,元朝下令在大都以南300里处修建城池,起名保定,意为“保卫大都,安定天下”。许多从大马士革掳掠来的工匠,被安置在保定成为“匠户”,专门为京城的王宫贵族打造奢侈品,并为军队制造冷兵器,而且规定匠户必须“父传子承,世代为匠”。大马士革钢的制作工艺以这种特殊的方式传入中国。匠户制度直到清朝被明令废除,但许多匠人仍然以父传子承的方式延续着这项手艺。

保定上谷冷兵器研究会在秘书长上谷布衣带领下,一直致力于研究大马士革制作工艺在中国的发展演变,并召集匠户后代和手艺传承人,成立了一家“匠人工坊”,传承古法,培育新人,制作真正纯手工锻造的大马士革钢。 

 

现代大马士革钢的制作:

匠人工坊所采用的就是折叠锻打技术。将互补的几种钢材,每块锻打成条,错开组合后用铁丝绑牢或点焊合成,进炉烧结(炉燃料必须用含硫低的焦粒与木炭块混合),然后用气锤或人工锻打拉成钢条,反复进炉并反复折打10次以上。折打过程中匠人工坊铁匠需要凭经验掌握炉堂温度与钢材温度,因为多种不同的钢材含碳量不同,熔点也不相同,稍有疏忽,即成为废铁。锻打中对钢材进行拧转(拧麻花),形成均匀的螺旋状,几根为一组,再锻打成为一体。经过掺入添加剂的特殊冶炼,再加上工匠师傅的反复折叠锻打,最终制作出性能与外观均十分卓越的大马士革钢。 

 

现代手工锻打大马士革刀的性能优势:

1.硬度和韧性俱佳:
软硬钢材层叠在一起,经过反复的折叠、锻打,做成的大马士革刀既具有韧性也拥有极强的硬度。而一般钢材的单一性则会造成韧性和硬度不能同时兼顾的局面。

2.抗锈性能好:
大马士革刀经过反复折叠锻打,不断打磨,其密度较一般钢材更大,锻造而成的刀具更具分量,也具有更优的抗锈性能。

3.锋利:
德累斯顿技术大学的科研人员曾提取大马士革刀的一段样品放入盐酸中分解。经过分析,研究人员发现,刀内不但含有极小的碳化铁纤维,并且还含有纳米碳管。碳化铁在盐酸中是会分解的,而碳物质不会。碳化铁纤维可能被包围在纳米碳管内而受到碳管的保护。鲍夫勒教授认为,这些微小、但是非常坚韧的纤维不但使得大马士革军刀呈现出美观的波纹图案,并且使它们锋利无比。用显微镜观察,大马士革刀在使用时,刀锋上的微小锯齿是一动也不动,所以每一次使用就相当于在给自己打磨,因此变得越来越锋利。

手工锻打的大马士革刀不仅在轻松斩断铁丝后仍能锋利无比,对于削纸,剃毛这些细活也不在话下。 

 
 

4.独一无二:
折叠锻打的大马士革刀,表面和截面都会有锻打形成的不规则的花纹,并且每一把刀都是纯手工制作,所以每一把都是独一无二的有情怀的器物。 

 
 

 著名刀匠和他的大马士革刀

刀匠威廉莫兰以制作大马士革刀而闻名。他成立了美国刀匠协会,只有能够锻造300重以上大马士革的刀匠才能取得大师称号。已于2006逝世。 

 
制刀大师Joe Kious作品,2015年逝世。 
 
 

阿根廷刀匠Ariel Salaverria 

 
 

国内知名手工做大马士革刀的匠人工坊: 

 
 
 

保养方法:

1收刀入鞘
   将刀放入特别定制的真皮手工刀鞘,这种极具柔韧性的皮革组件经过特殊处理,具有一定的防潮性,也能保障刀具不会在抽拔的过程中出现磨损。建议不要将大马士革钢刀放在未经专业处理的普通皮鞘中保存,因为普通皮鞘很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给刀具带来不良的影响。

2温柔研磨
    大马士革刀具的日常打理,最好的方法是定期对刀具进行温柔的研磨抛光,一般用干净的棉布或者毛巾擦拭即可,也可在刀身涂抹黄油或洁净的润滑油,再用棉布擦拭。
   
另一种方法是使用煮熟的亚麻籽油,将刀身涂抹一遍,然后用干净的无绒棉布将多余的油擦掉,晾干至少48小时,就能在刀身上形成一层保护膜。
3
保持洁净
     在使用大马士革刀具切割酸性食物或接触其他腐蚀性物质后,建议尽快用清水冲洗,然后使用干燥的棉布或毛巾擦拭干净,以保持刀身光洁。
4
去除斑迹
    如因使用或储存不当,大马士革刀身出现斑点或锈蚀,可使用纱布抛光,然后涂抹一层黄油或洁净的润滑油,再擦拭干净,即可光洁如新。

5柄把保养
    匠人工坊出品的刀剑(茶刀/茶剑),刀柄、刀隔等组件和配饰,多采用性状稳定、便于长期收藏保存的红木、玉石、白银等材料,不上漆,不着色,全部保持原木、原石的天然颜色和纹理。
红木会随着空气湿度的高低热胀冷缩,所以摆放的时候要注意,不宜放在过于潮湿或过于通风干燥的地方,比如潮湿的地下室,靠近空调、火炉、暖气等高温高热处,以及门口、窗口、风口等空气流动较强处。同时,红木不要放到阳光直射的位置。
   
建议尽量避免用湿布擦拭红木刀柄。因为湿布中的水分和空气中的灰砂混合后,会形成颗粒,一经摩擦,容易磨损红木表面。要保持木柄清洁,可用洁净的棉麻布料缓缓擦拭。若木柄沾上了污渍,可以沾取少量水溶性或油性清洁剂擦拭。
6
专业保养
    专业级玩家,也可使用专门用于保养刀具的各类正品刀油、刀粉、除锈膏对大马士革刀具进行保养,参照相关产品的说明书正确操作即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马士革钢刀
冷兵器,揭秘乌兹钢刀剑的锻造技艺
世界三大名刃
刀剑最极致的原料-大马士革钢的前世今生
梦寐以求,求而不得的冷兵器材质:大马士革钢
刀剑钢材知多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