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广西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系本土音乐传承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乐理视频教程——中音在线
弘扬民族精神,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已成为当代人必然的文化诉求。民族民间音乐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传承和发展也日益受到地方高校的重视。国内已有不少院校开展了“高校传承”的教育实践,民族民间音乐传承途径得到了拓展。广西是少数民族聚集地,有“歌海”之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丰富。广西艺术学院作为地方性高等艺术院校非常重视对本土音乐文化的收集、整理、研究与传承。1960年成立民族音乐研究室(现发展为民族艺术研究所),在丰厚民族音乐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2008年在该所开设了“民族音乐表演专业(演唱)”实验班,2009年在自治区党委关怀以及学院领导支持下成立了民族艺术系,专门培养广西本土艺术传承人才。广西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系(以下简称民族艺术系)的建立是学院经过几十年积累的必然结果。
民族艺术系作为专门培养少数民族音乐人才的教学单位,在广西民歌传承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虽然道路走得很艰难,但前进的脚步却不断加快,已经初见成效。本文以民族艺术系教学实践为例探讨本土音乐人才培养模式,并不是单纯呈示其成功的一面,而是对其实践和探索进行梳理,把办学定位、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教材编撰、教改科研等方面所积累的经验,以及办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摆出来,为今后开展高等院校培养本土艺术人才的单位提供参考案例。现从以下七个方面介绍民族艺术系的办学情况:
一、明确办学定位与培养方向
民族艺术系的办学定位,依据广西艺术学院的办学二十六字方针,即“到2015年,把该院建设成为具有民族艺术特色,在东南亚地区有一定影响、处于全国同类高校先进行列的综合性艺术院校。”及相关政策,注重培养广西民族地区的特色艺术人才,为院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做积极探索,努力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多元化民族音乐传承人才,营建广西民族音乐的教育与传承机制。以此推动教育更好地传承地方文化,为社会培养优秀的新型文化工作者作出应有的贡献。
该培养方向的设定,以教育部本科教育基本要求为原则,学生除要学习政治理论、文化知识、专业基本理论和相关知识外,还要接受严格的技能训练,具有较强的演唱能力和丰富、全面的音乐修养,以及繁衍民族艺术风格的能力。熟悉广西少数民族特色音乐文化并掌握其技能,掌握少数民族多声部合唱、民歌编排等相关知识、技能,了解田野调查、少数民族音乐保护法规,并具有较强的音乐表演和科研能力。毕业后适宜到各专业文艺团体、艺术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文化产业及旅游服务行业等相关部门从事音乐表演、教学与研究工作。
二、合理规划课程设置
为了实现“培养具有全面音乐文化素养的广西本土艺术传承——表演者、施教者、研究者”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设计者进行了合理的规划,通过咨询专家、论证研究与学生反馈等办法不断地优化课程设置,修改培养方案。实现课程设置既强调全面,又凸显特色,主要有占总课时量的多数的《本土艺术》、《民歌排练》、《民歌演唱》、《民族语音》、《多声部音乐训练》等地域性课程,配置了《传统乐理》、《民族声乐理论》、《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欣赏》、《田野采风》、《形体》、《艺术实践》等课程,其它课程涵盖识谱、键盘、作曲、电脑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规与措施等普通基础内容。此外,融入民族学、民俗学、艺术概论、文学,以及文艺节目编排、文化展演设计等内容,让学生更加清楚、全面地认识中国音乐体系,突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主导地位。既重视技能训练,又培养学生分析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强调音乐专业课程学习的同时,不忽视对文化总体把握与理解,激发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三、加强教师团队建设
民族艺术系的办学,首先要解决的是师资问题。为此,领导班子绞尽脑汁、多方努力,召集了一批热衷于民族文化事业的有识之士,组成了现有教师团队。除了本院理论教师以及少量的民歌演唱教师外,还外聘了50余名广西戏曲、曲艺表演艺术家、民间杰出艺人、歌师、少数民族语言工作者、民族器乐教师、民族音乐理论学者、当地民族文化研究者、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作为客座或特色教师。
民族艺术系从无到有,一批甘愿付出、不讲回报的教师们最让人感动。系主要领导行政兼教学,深入到教学的方方面面。退休教师刘中连、万立仁、闫九则、陈国凡等多数逾古稀,身体欠佳,但他(她)们甘于奉献,不计课酬低、路途远,挤公车、冒酷暑,到学校给同学们上课。课堂上他(她)们尽职尽责、汗流夹背,课堂下耐心解答、无偿帮助,常利用休息时间来辅导学生,甚至为了学生的演出,找剧团录制音乐伴奏,做戏服,定制特色乐器,几经周折、耗时费力。这一桩桩、一件件看似小事,实为大爱之举无不令人肃然起敬……
四年来,在上级和有关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师资队伍得到不断充实。《本土艺术》课教师大部分已是迟暮之年;通民族语言、懂民族文化、具有编演能力的《民歌排练》课教师仍然缺乏;《民歌演唱》教师中,会唱原生民歌、通民族语言的数量十分有限;民间歌师、艺人从遥远的家乡来学校授课,吃、住、行及劳务费开支增加了办学成本等等,凡此种种困难与现状不仅客观存在,也是短期内不易解决的问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音乐鉴赏学习心得体会
柅兵闲聊广西民歌
民族记忆|民歌,我们如何安放的灵魂之声
情景交融天人合一 ——蒙古族长调民歌鸟瞰
《炎黄风情》进入中学音乐课堂的启示- 高中音乐教案
坚守民歌艺术的诗意传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