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运营你的新媒体流量?

1

认真脸,自媒体做得好的,不做矩阵,活得还不错的,有谁?

我感觉是没有的。

广义的矩阵,是两个维度,一个是多账户,一个是多平台。

成为头部的账户,大多两者都做了,也有只做一个维度的。

比如我的好友萧秋水老师,她不愿意养团队做多账户,但自己也是典型的多平台打法。萧秋水有微信公众号,有微博,有豆瓣,头条,有饭团,有在行,有抖音,有图书,有喜课.....全上了。

秋水用心的地方是,不同的平台,运营的用心不一样,内容也不一样,一个人维护这么多信息输出,还保持一定的水准,这是很不容易的,费心。

用秋水自己的话说:“除了上面所说的,还有网易云课堂、新浪博客。上述这些,要么带来流量,要么直接带来收入,不可能全都一致对待地专注运营,但是,全都有用。基本上就是我自己,有两位小助手,还有几位嘉宾帮忙。”

大家再思考一下,如果秋水没有这些矩阵,后果会是什么?

答案很简单,会丢失不同平台的流量。

有没有流量,是能否得到商业变现的关键。

有没有高质量的流量,是能否得到高变现合作的关键。

所有的新媒体运营,本质就是流量的运营。

而流量的运营,要从流量容器的设计开始。

关于流量容器设计,我有一张图,细讲得讲一天,不知道大家能否看懂。

我把流量分为三种类型。

引爆型流量,要靠平台推荐带动;

转化型流量,重点就是运营变现;

导流型流量,主要是为转化型流量带入新资源。

做矩阵,首先就得设计这个多平台容器,然后想清楚不同平台直接的流量转化关系。

不一开始做系统设计,很容易带来流量浪费。

传统企业学新媒体,最大的问题是总是追风口,什么热就想抢流量红利,什么感觉没有回报就扔掉,这就是整体规划的缺失。

真有流量红利,也轮不到传统企业啊,一定是做新媒体的人先得。

我们能做的反而是发挥自己擅长做重运营的优势,把流量容器规划好。

2

一旦你开始做流量矩阵,你才能发现流量的转移趋势。

很多人都问我,你感觉2019年的新媒体运营风口是什么?

我的答案是很肯定的,是微博和短视频。

具体怎么做啊?——嗯,比如在微博上多发短视频。

这里不能展开,展开又要讲一天。

比如我没有坚持做自媒体矩阵,我会错过什么?

一、每一次不同流量平台转型带来的红利期,就基本上都会错过。

比如很多人都不玩微博了,结果他的感觉就是微博越来越不火了。

但实际情况是,微博悄悄完成了自己的流量转型,并找到了很好的商业变现模式,并开始系统扶持新的赛道IP。

昨天妈妈点赞创始人邻三月被微博评为“2018年十大母婴育儿成长大V”,就是因为在短短三个月,妈妈点赞团队运营出了百万粉丝育儿矩阵,邻三月自己的微博也超过了20万关注——在没有买粉的情况下,这个速度让我瞠目结舌。

二、很多人忽略了头部效应

什么叫头部效应呢,就是一旦你在某个平台做得比较好,你会发现你的势能变大,你总能得到更多资源主动帮助。

如果不能成功卡位某个新媒体平台,就不能借助这个平台影响力,打开其它平台合作的空间。并借助流量矩阵扩大影响力,持续带来变现能力。

比如,这张图就是一个不同矩阵之间的流量变现可选路径。我们已经成功用这个路径帮一些朋友打开的新媒体运营的起点,而且是一个很高的起点。

比如我们在微博上做了“妈妈点赞”账户,很快就10万粉,马上就开通了淘宝橱窗。

马上我们也同时开始在抖音上复制“妈妈点赞”带货模式。

一方面通过后台数据分析,发现流量转移趋势,一方面看到不同平台流量打法,马上复制到各个平台,这就是做矩阵的好处——能通过运营帮你打开思维。

个人IP的矩阵打法就是先成为某个主流平台的影响力人物,或者成为某个成长特别快的平台的头部人物。然后借助这个势能去做多平台卡位。

如果个人不努力做成一个平台头部或者影响力人物,其实每个平台都不理你。如果你成为某个平台的头部,你不去主动勾搭各个影响力平台的主管或者小编,你等于自己浪费你的势能。

用势能换流量,用流量积累势能,形成一个流量循环,这就是打法。

但普通人的思维是什么?——就是我一个微信公众号都写不过来,为什么还有精力搞微博还有抖音?

3

做流量矩阵,需要培养流量运营团队。

一个人已经搞不定流量矩阵运营全流程。很多人问我需要多少人,如何分工,怎样考核?

这个如果是刚创业,起步阶段最好一个人搞定,然后逐步分解工作量,形成专业化团队。

如果有一定规模,一开始就得考虑团队运营,反而可以持续运营下去。

也给大家分享一张信息量很大的图,今天是内容电商,流量运营最终要和电商密切结合。但是今天的竞争已经非常激烈,需要每个岗位都有靠谱的专业型人才,如果一开始就形成一个三个人的互补团队,是最理想的模式。

公司规模大了,下面的三个业务是三个小部门,不是三个人。

今天的互联网,已经高度碎片化和多元化,一个平台再厉害,也不能让你刷到所有对你的产品感兴趣的人。

所以我要求秋叶PPT小伙伴,全面运营微博、微信,知乎、抖音等等,如果我们不努力卡位,就会错过一代人。但要卡位这么多平台,必须依靠团队的力量,一个人搞不定。

要做产品矩阵,要做流量矩阵,最缺人才矩阵。我也深受其苦。明明有钱赚,有市场,没有足够资源把势能变成现金流。

所以说为什么普通人很难做好新媒体?就是因为普通人做新媒体,根本没有矩阵意识,根本没有今天做新媒体矩阵的成本投入。

4

我也反思过我做新媒体的得失,这些就当是今天文章的加餐。

2002年我玩论坛,根本没有矩阵意识,那个年代也不强调这个,而是强调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玩,不同论坛不同文化不同圈子。

2005年博客兴起,我当时就有了一点矩阵意识,开始在不同博客上开博,包括做了个人独立博客,跟今天的多平台写作差不多。但是当年博客没有什么变现模式,写了也就是写写,互联网那时还是蛮纯洁的。

2009年,微博时代来了,我算是抓住风口,让微博成为一个中小号博主,垂直领域带头人。

微博我就一个号,@秋叶 ,但是我主动帮阿文,曹将,小巴,老秦,鱼头,刘健亮,但愿,Jesse一帮小伙伴涨粉,等于我用自己的流量,帮大家涨粉,客观上形成了以我为中心的PPT微博势力圈,从而造就我在PPT圈当时看上去一呼百应的江湖地位。

在微博时代,我不是没有做矩阵,而是用不直接控制人的方式做影响力矩阵。当然今天的PPT江湖,我影响力也被分散了,因为小伙伴纷纷开始自己的独立人设,自主发展了。这些是很正常的,人不可能一辈子在别人阴影下发展,要有自己的空间。作为我,我就必须从PPT到职场,也得扩宽自己的可能性,到更大的舞台上去竞争。

到了2013年,进入微信公众号时代,早期我做了两个秋叶PPT和秋夜青语,还鼓励小伙伴开公众号。算是复制了微博大众矩阵模式,当时发展还不错。

但在2016年我把公司交给小伙伴管后,秋叶PPT从2013年做到2018年上半年,整整5年半,从5000粉做到150万粉,除了一个服务号,没有做一个新账户,还直接兼并了秋夜青语这个12万粉丝的账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2021年,如何靠自媒体赚钱?创作者必知的8个预测
品牌营销矩阵打造之 “企业做抖音的8个思考与建议”!
16条破亿播放量内容,这个视频号如何成为“爆款制造机”
专挑品类新星联姻,左右互搏,这个品牌在下一盘什么棋?
做到这3点,不仅能获取自媒体精准流量,还能快速实现财务自由!
自媒体矩阵是什么?自媒体矩阵有什么好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