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蔡楠《马说》

马说

教学目标

1、              熟读并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              理解韩愈怀才不遇的情感

3、              了解托物寓意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疏通文意,背诵课文。

2、              难点:认识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课前请学生收集有关马的成语、谚语以及有关马的诗句,课上展示。今天我们来认识一匹马,看看他有怎样的遭遇呢?

二、         检查预习 正音正字

 zhǐ    pián        dàn      

三、朗读课文 疏通文意

   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注意读音、停顿。

   2、自由朗读并结合课下注解,疏通文意。如有不理解,以小组形式提出。

不理解的词语:

1.后有千里马  (这样)                
2.伯乐不常有 (表转折,可是) 
3.有名马 (故:所以)(虽:即使)   
4.于奴隶人之手 (受辱没) 
5.千里称也   (用,拿) 
6.千里者 (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     
7. 粟一石(或:有时)(尽:吃完,吃光) 
8.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千里:日行千里) 
9.马也 (这)                       
10.欲与不可得 (常:普通)(等:等同,一样) 
11.求其能千里也  (怎么)          
12.之不其道(策:驱使)(以:按照) 
13. (执:拿)(策:鞭子) 
14.真无马  (其:表反问,难道)                 
15.真不知马也(表推测,恐怕) 

四、整体感知

   1、伯乐和千里马有着怎样的关系?

   2、如果不遇到伯乐,千里马会有怎样的命运?

   3、千里马不能日行千里的原因又是什么?

五、重点研读

   本文写在作者初登仕途,屡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请求重用,但结果是待命”40余日,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辞焉。因此内心郁郁不乐。

1、              结合写作背景,试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2、              文中的“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各比喻什么人?

3、              文中每段最后都用“也”字收尾,体会这三个“也”字包含作者怎样的情感?

4、              本文在写作手法上有何特点?

小组讨论,归纳:

1、寄托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2、“千里马”比喻有才能的人;“伯乐”比喻重视人才,识别人才的人;“食马者”比喻不重视人才的封建统治者。

3、第一个“也”表达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无限痛惜之情;第二个“也”表达了作者无比的愤怒和谴责;第三个“也”字表达作者对食马者无知嘴脸辛辣的讽刺。

4、本文写作特点是“托物寓意”。托物寓意指借客观事物或景物来抒述主观的情思,含蓄的表达文题的主旨。我们在初一曾学过张晓风的《行道树》也是运用了这种写法

六、拓展延伸

 1、结合韩愈所处的历史时代,韩愈这样的愿望能否得以实现?

 2、当今社会需要怎样的人才?怎样才能做到多出人才、人尽其才?

七、作业

 1、熟读直至背诵课文

 2、运用托物寓意的写法,写一篇短文,300字左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马说》优秀教案
马说教学设计
人教版语文八下第五单元说课
《马说》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马说》说课
《马说》教案精选二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