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十一年的感慨

 

现在回想起自己的读书生涯,我都有点佩服自己了,但同时为自己感到可悲,最主要的我为这个国家的制度感到担心。读了十一年的书,没有一堂课是我心甘情愿听的,但我没有能力去反抗这个制度,我只有跟随现实走。 做了十一年我不愿意做的事,我不知道是因为我反感这个制度,还是我真的不喜欢读书。
         我不知到我学了这些知识到底有什么用,在以后的社会上有多少是有用的,又有多少是无用的,但我知道只有学好了知识才能在高考(就众人认为的人生转折点) ,考出好的成绩  。 似乎我们学生生来就是为了高考。我并不是否定学知识 ,只是我觉的这种教学方式不尽人意,我觉的不管让我们学什么,不应该给那么大的强度   。这好比一个人喜欢吃一种食品,这个人连续将这种食品吃几天,几个月,甚至几年……后来这个人一生在再也不吃这种食品了。读书也这样,十一年的读书生活让每个学生早已对读书产生了厌倦,在后来的人生当中他们再也不想拿书本学习了,就这样他们学习的知识也就固定了,不会再多了。  
      读书为了什么,拿到桌面上来说其目的就是为了钱,好大学和差大学的差别就在于以后的就业工资高低,但你读什么大学,又是你的高考分数决定的。所以就拼了命的读书,拼了命的要他(她)的孩子读书(这就是众人认为的道理)。其实现实并不如此,在这个社会从来没人敢给这样的承诺说,你考上了清华我就会给你上百万的年薪。既然如此我们何必要学那些对自己以后的发展无用的知识了。记得福尔摩斯从说过,我们的大脑的容量是有限的,当我们把那些残渣装在大脑中不清理的话就会把其中的精华给代理了,到我们想用的时候,那你就只能找的一些和你无关的残渣。所以应该怎么做我想你应该有自己的思量。

               看完好好思量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终身学习
虹野:“高考改变命运”是权力制造的“幻觉”
1978年高考数学题难吗?刚看完前面几道,瞬间有了拿满分的冲动
对话顾久:回眸1977,关于时代特征的思考
其实没有高考就没有文理分科
人们常说不要说在起跑线上,可为什么没人告诉我这条起跑线在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