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水调歌头·春日赋,示杨生子棪五首其二——清·张惠言

水调歌头五首其二—清·张惠言 来自相约八点半 01:58

水调歌头·春日赋,示杨生子棪五首其二——清·张惠言  

百年复几许?慷慨一何多!子当为我击筑,我为子高歌。招手海边鸥鸟,看我胸中云梦,蒂芥近如何?楚越等闲耳,肝胆有风波。

生平事,天付与,且婆娑。几人尘外相视,一笑醉颜酡。看到浮云过了,又恐堂堂岁月,一掷去如梭。劝子且秉烛,为驻好春过。


诗词文本从《金元明清曲鉴赏辞典》 
 


 
译文
百年之中,一个人有多少忧患。你若为我敲击筑乐,我便为你放声高歌。向海边的鸥鸟招手,把云梦吞在胸中,而小小的蒂芥,却奈何不了。如果从相同点去看,楚越都可以同,都可以包容,从不同点去看,自己的肝胆就会斗争起来。


人生的一切,都是上天赋予的,况且要从容地,悠游地看待。又有几个人能超越尘世,把功利置之度外,一笑了之呢。看到浮云飘过,又恐怕岁月像梭子一样一掷而过。劝你还是乘着持有烛光的时候,好好的把握这美好的时光。


赏析
  《春日赋示杨生子棪》一组词共五首,此其二。结句云“劝子且秉烛,为驻好春过”,可见是表现及时游赏春光的思想。此种秉烛夜游,为乐及时的说法,由来已久,影响甚深。汉代《古诗十九首》谓“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李白在《春夜宴桃李园序》中,表示了对这种人生观的由衷信奉:“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张惠言无疑也是赞同为乐及时的观念的。但他在这首词里所反映的,却并不是古人的行乐观的翻版,篇中融注进了慷慨之音,沉郁之意,成为自立新场的春感之作。
      “百年复几许,慷慨一何多”复几许,又能几许?一何多,何其多!词一开篇,便以人生百年之短与慷慨意气之多,对比成文,突兀写来,示现胸中块磊起伏难平的强烈情绪,这股感情的潜流一旦显露,立即呈现为苍凉激楚的音调:“子当为我击筑,我为子高歌。”(子,指杨子棪,击筑高歌,暗用荆柯,高渐离事,《史记·刺客列传》):“荆柯即至燕,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荆柯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柯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燕市歌哭,旁若无人,表达了遇合可悲而又豪气震荡的心态。此种情绪继续延伸,更发为旷逸绝尘之想。“招手海边鸥鸟”句,用《列子·黄帝》事而反其意,说明自身已无机心,故鸥鸟不疑,可以招来共语;“看我胸中云梦,蒂芥近如何。楚越等闲耳,肝胆有风波”,则将世事阅历、现实感受及生活认识,以极概括深微的笔墨,和盘托出。胸中云梦,原出司马相如《子虚赋》:“吞若云梦者八九于其胸中,曾不蒂芥。”(云梦,泽名,在今湖北。蒂芥,微细芒刺;曾不蒂芥,言不觉其有。)意谓近来经事益多,已有胸有波澜,气吞云梦,纤微芥蒂已不在念中。此即陆放翁所谓“看尽江湖千万峰,不嫌云梦芥吾胸”(《六月十四日宿东林寺》)。楚越肝胆,语出《庄子·德充符》:“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意谓自“同”的角度看来,远如楚与越,两国的距离也不过区区等闲而已;从“异”的角度而,近如肝与胆,其间的差别却足以引出绝大的风波。云梦蒂芥、楚越肝胆,二事合用,大可见出作者的处世胸襟与阅世睿智。世事纷纭,生活复杂,有了丰富的阅历、深刻的体验,才能做到视有如无,认同作异、在自己的笔下表述如此精微的人生哲理。而此惟有相招海鸥共语,则“难与俗人言”的寂寞心期亦可想而知。
      下片,漾开笔墨,咏歌随缘自适之怀,倡言载酒游春之乐。这是作者胸怀的另一侧面。“沉饮聊自适,放歌破愁绝”(杜甫《咏怀五百字》),本是世事十年看烂熟之后的姑以自遣,是岁月流逝、有志莫骋之余的聊以解嘲。“生平事,天付与,且婆娑。”平生志业总任由天公安排,实际是指世事不堪问、人力无可为,姑且婆娑起舞,忘怀一切吧。尘世难逢开口笑。醉乡中有消忧处,所以说“几人尘外相视,一笑醉颜酡”(《楚辞·招魂》:“美人既醉,朱颜酡些。”酡,酒晕上颊,面色微红。)由舞态,说到醉颜,再归结到及时行乐,莫负春光,看到的是烟云过眼,感到的是光景如梭,岁月无情,弃人以去(唐薛能诗:“青春背我堂堂去,白发欺人故故生。”堂堂,形容岁月公然无情而去之状)。这就不能不令人产生“今日不作乐,当待何时”(汉乐府《西门行》)的紧迫意识,发出“劝子且秉烛,为驻好春过”的留春暂住、心情游赏的热情呼告。“二月已破三月来,渐老逢春能几回,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杜甫《绝句漫兴九首》之四)前人评老杜此诗“是达生语,亦是遣愁语”(《杜诗详注》引《杜臆》),然则张惠言此词除达生、遣愁而外,尚须加一句“是慷慨语”。慨当以慷,忧思难忘。游春载酒,郁感热肠。故《白雨斋词话》谓张氏“《水调歌头》五章,即沉郁,又疏快,最是高境。陈(维崧)、朱(彝尊)虽工词,究曾到此地步否?”会心之论,虽不中亦不远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惠言《水调歌头》春日赋示杨生子掞赏析和意境解读
荆柯饮燕市
花落燕云梦
荆柯刺秦王,或许和我们知道的不一样
【黄鹤诗苑】心灵鸡汤同题
云梦泽[现代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