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产业资本定价与金融资本定价的区别

      大约在一年前,市场人士就敏感地觉察到股市主导的力量已经由金融资本让位给产业资本,但产业资本替代金融资本究竟给股票市场的估值与定价带来什么变化,则并没有形成共识。

       在当前的股票市场里,所谓的“金融资本”是指证券投资基金和券商、保险机构。把上市公司的发起人股东称之为“产业资本”,产业资本与约定俗成的“大小非”的概念基本接近。

       有人观察到了“大小非”解禁后对股票价格的冲击,但从理论上如何认识这个问题则有两种比较流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随着“大小非”的解禁,股市的供给增加了,以前的供求平衡被打破,于是,股市价格下跌;另外一个解释是,“大小非”的成本低廉,套现欲望强烈。

       乍一看,上述两种观点似乎都正确,但认真分析一下则理论上都有问题。第一种观点混淆了资产定价与产品定价的区别,股票并不存在均衡价格,用一般商品市场的均衡价格理论来解释股票市场的定价是不成立的。

       用成本低廉来分析“大小非”的套现冲动显然也没有理论依据,没有如何学说认为资产定价与成本有关。

笔者认为,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区别在于机会成本的差异。

       一般而言,投资者期望达到的股市回报应该等于市场的无风险回报(以长期国债收益率3.5%替代)加上风险溢价。对于金融资本而言,无风险收益率可以用国债收益率来替代,对于产业资本来说,它们的无风险收益率可能不是“国债收益率”(大约3.5%)或银行定期存款的利率,而是实业投资的平均投资收益率。在现阶段,实业的投资收益率比国债的收益率要高一倍以上(大约10%)。因此,产业资本比金融资本有更高的收益率要求,反映在股价上就是产业资本愿意接受的价格比金融资本更低。假如一只股票的预期每股收益是1元/年,每年可以分红0.5元/股,金融资本认为以10元/股买入该股是可以接受的,而产业资本对该股票的定价可能只有5元/股。

       由于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在定价过程中的参照系的不同而导致的估值与定价的差异现象还存在于房地产市场。在中国的房地产市场里,一直存在着商业地产的租金收益率大大高于住宅租金收益率的现象。以北京为例,住宅的租金收益率大约在2%-3%,但写字楼和商铺的租金收益率大约在5%-7%,同样是房地产市场,写字楼的租金收益率是住宅租金收益率的大约两倍。该现象广泛存在于全国范围内的房地产市场里,应该不是偶然的。购买住宅的基本上是社会公众,购买住宅的机会成本显然是储蓄存款的收益率(大约在3.5%),而购买写字楼的大多数为公司和企业,属于典型的产业资本,它们购买写字楼的机会成本是从事产业投资的收益率。

       我国现阶段之所以出现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机会成本的差异,根本原因在利率的管制及金融市场的不发达。假如市场高度发达,就不应该存在上述所谓的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差异了。

 

      随着全流通时代的实现,产业资本主导股票市场定价的时代将逐步确立。因为产业资本对股票定价的参照系与金融资本是不一样的,它们对收益率的要求更加苛刻,因此,产业资本替代金融资本的过程一定是股票市场市场估值水平大幅度降低的过程。

      由全流通导致的估值体系的改变对主板市场的冲击相对较小,对中小板和创业板的冲击相对较大。主板市场主要有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为主,对 于这些上市公司而言,大多数主要股东不会因为股价高而减持股票。从二级市场的投资者看,投资这些大盘蓝筹股的主要以机构投资者为主,散户很少参与这些股票,因此,这些股票的投机色彩相对较少。从目前的估值水平看,大盘蓝筹股的估值水平已经接近10倍(笔者认为是合理水平)。即使进入全流通状态,主板市场还是以金融资本定价为主,其合理的估值水平应该以10倍市盈率为参照。

      中小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以民营企业为主,股权比较分散,有很多专业的PE投资者参与其中,大多数控股股东并不在意谋求绝对的控股地位,只要股票价格被高估,这些股东就会减持股票。更重要的是,在全流通之前,投资这些小市值股票的投资者主要以散户为主,因此,中小板和创业板市场在全流通之前的估值是严重偏高。进入全流通状态之后,中小板和创业板市场将主要由产业资本定价,其合理的估值水平将明显低于主板市场的平均水平

按照笔者判断,未来的股市将出现几个特点:

      我国的股票市场将出现明显的结构性变化,中小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的估值水平将大幅度降低,并低于主板市场。对比当前的市场现状,估值体系和市场结构将出现颠覆性的变化。

      在估值体系巨变和经济周期下行将产生叠加效应,投资者需要警惕出现大熊市。切忌以历史数据来判断当前的股市。

      股价何时回到合理的价位?当产业资本不愿意减持,或越来越多的公司采取回购股票之时。当前的很多股票回购或增持的行为更多的是为例维护股价,作秀的成分较大,因为股价偏低而为之的很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全流通使股市的估值体系出现巨变
财经观察:展望2015:股票成为标配
中国股市的瓶颈究竟在哪儿?
许一力:A股是一个无底洞?
股坛周刊第57期:产业资本增持与股市底部之研究
小股票遭甩卖 产业资本套现20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