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江纪事)渐渐远去的南江蛋民风俗
来源:云浮日报    发表日期:2009-06-21
●叶旭明
蜑户是广东最早的一个以“舟楫为家,捕鱼为业”的居民群落。蜑,亦写作“蛋”、“但”,古时说它是古南蛮的一种。宋代周去非《岭外代鉴·延蛮》论述,“浮生江海者,疍也。钦之疍也。钦之疍有三:一为鱼疍,善伐举网垂纶;二是蚝疍,善没水取蚝;三为木疍,善伐山取材。”这个古老的民族一直至今。南江沿岸的船户,清代屈大均《广东新语》载:“以船为家,捕鱼为业……士人曰为蛋家,不与通婚,亦不许陆居,朝夕惟屈伏在舟中……”蛋民本是南江最早的居民之一,因所居住的渔船外形极象蛋壳,故被称为“蛋家”。有人考证,蛋即蜑,原为河坦、岸的意思。“蛋家”原意为居住在河边的人家。后又引伸为对水上人家侮慢的名词。
远古时专居于水上的南江土著,有《山海经·海内南经》及《逸周书·商书》所记郁水之南的“雕题国”。晋代郭亚注云:“点涅其面,画体为鳞采,即鲛人也。”故“雕题”当即唐初诗人宋之问《入泷州江》(即南江)一诗中追溯到的“文身国”。诗云:
孤舟泛盈盈,江流日纵横。
夜杂蛟螭寝,晨披瘅羞行。
潭蒸水沫直,山热火云生。
猿攫时能咀,鸢飞莫敢呜。
海究南徼尽,乡远北魂惊。
泣向文身国,悲看凿齿氓。
……
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职业条件,使疍家人无论在性格、语言、服饰、居住、婚俗还是在宗教信仰等方面均自成一体,形成了极富浓郁乡土风情的疍家文化。
婚俗  过去,水上人家很少与陆地人家通婚,婚配以船为家。他们的婚姻嫁娶均在船上,举行的婚礼自有其独特的仪式。“其有男未聘,则置盆草于梢;女未受聘,则置盆花于梢,以致媒酌。婚时以蛮歌相迎,男歌胜则夺妇过舟。”(桂坫《旧西宁县志》)。
婚前三天,男女家的船都张灯结彩,打扮一新,以两篷串成一排,船头两边竖起灯笼一对,写上双方姓氏,内燃红烛,俗称“水照”,点烛高照之意。一船是新娘成亲船,船上旗灯结彩,喜气盈船以宴客,称为“旗灯宴客”。婚前一天,男家送礼到女家,女家回送妆奁(俗称嫁妆)到男家。当晚,各自举行“上头”仪式:新郎头戴金花礼帽,身挂红绸,船中高烧龙凤礼烛,新郎守护烛前,通宵达旦。红烛以从头点到尾为吉利,或红烛中途熄灭,便认为是不祥之兆,故要一直守候红烛到点完为止。女主在嫁船“坐夜”,船中设一圆桌,新嫁娘身穿黑色嫁衣,和姐妹、婶嫂及群伴绕桌盘坐,唱哭嫁歌,共诉哀情,彻夜不绝。
南江的水上人家,女子婚前10天,惯例每日吃自己特制的红枣糕(由米磨粉与红枣和匀同蒸而成),以求面色红润、增添美容,做新娘时更俏丽动人。做新娘前夜,娘家姑嫂或相好的姐妹们相聚一起,互相哭叹“新娘歌”。歌词随口道来,多以表达离别依依不舍之情,或以沿途景物、地名嵌入,即景哭叹,如嵌入地名的哭叹:“南江两岸龙虎岩呀,揭开云雾见龙溪哩。女儿今日上轿去呀,何时长乐报爹娘哩……”(歌词中的龙岩、虎岩、龙溪、上轿(桥)、长乐均为连滩地名。)
男方迎娶时,多用新船,经济拮据者,则翻新旧船,去迎娶的人要单数,但回程时则要双数,取“成双成对”之意。
结婚当日,男家的船靠着女家船边。鸣放鞭炮后,新郎步进新娘船舱,新娘小弟随即接过新郎的礼伞和“利市”,新娘同时将硬币数枚撒在船上,以寓“满船金银”之意。待双方介绍长辈、亲友认识后,便一起吃面条。来宾的船只都挂上红布,以示吉祥。回程时,新郎的船不能再碰着女家的船,陪嫁的嫁妆等物,要等新娘家船送出,绝不许进船舱提取。嫁妆送出后,伴娘及新娘方可过船,同回男家。新娘过船后,由大舅(女兄)解缆,在鼓乐声中开船。船回到男方泊位后,由亲至疏地向长辈敬茶行礼,举行夫妻同拜天地,相互交拜,然后送入用大红布围着的洞房船里。
这时,各亲友邻船纷纷围拢过来,摆成方阵,就在各船舱摆酒设宴庆贺。女方则在送走新娘后入席。如宾客众多,便在岸边搭棚设宴,其饮宴礼节均与岸上人家一样,但有一点独特的习俗是:无论菜式多少,其中“扣肉”这一道菜必不可少,而且必须由主人家至尊的女长者亲手制作(如因故不便制作,第一块肉下锅炸时,也应是女长者)。这是南江水上人家独特而拿手的一道好菜。“扣肉”取意是:水上人家直至最后仍是肥头猛壮(水上人家过去把肥胖看作是健康的标志)、龙马精神。其与众不同点:一是味道特别好,胜过酒家;二是特别大碗;三是酒席上端上“扣肉”,则表示是最后一道菜了。若受到宾客赞许时,主人家会马上再端出一碗来敬奉客人。
解放后,航道运输已被机动大船所替代,这类人力撑的木帆船已无法经营而遭淘汰。他们其中一部分人迁至陆上定居,经营别业;也有迁至珠江三角洲一带,改为机动船,此俗也渐渐远去了。
节日喜庆  凡参与喜庆事的船只,船头一律挂上一块红布,以示喜庆吉祥。
除夕  家家户户蒸糕点,糕点涂上食用染料,标出花纹图案,以红色为主调。尔后祭祀神灵、祈求庇来年好运等等。
春节  船头贴着红纸长条幅,一般写上“顺风得利、吉祥如意”等字句。还放置姜、糖、利市等,意为甜甜蜜蜜,有金有银。
三月三  农历三月初三,用乌桕叶熬汁后混与糯米做成饭吃,俗称“乌桕饭”。
七月七  农历七月初七,船家户户用埕或瓶盛满南江水,俗称“七月七水”,待用或作食水饮用。
插香烛  平日,无论船只驶到哪里,泊岸时,都要在翘板头处插上几炷香烛,以敬地方鬼神保祐,上落平安。
击砧板  凡遇电闪雷鸣,风雨欲来之际,船家多以菜刀敲击砧板。齐刷刷响一遍,祈求这响声能吓跑风雨雷神,免致波涌涛惊,撞破船只。
丧葬  由于船家受条件及地域限制,多由自家用船把棺木撑到对岸山埋葬,丧事大致与陆上人家相同。
禁忌
1、水上人最忌翻船,遇到“翻”字要说做“顺”字。“翻转身”说成“顺转身”,把东西“翻过来”,说“顺过来”。在船上不许说“翻”、“沉”、“扣”等字眼,视之不吉利。
2、渔民吃鱼时,不许切掉鱼尾,因“斩了尾”,意味着“今后打不到鱼”。吃鱼时总是一段段吃,禁忌反转来吃。如切掉鱼尾,则认为“有头无尾”,反转鱼来吃,触犯了一个“翻转”忌语,“翻转”的意思不吉利。桌上有碗、碟、匙羹绝不能倒扣桌面,亦触及“翻船”之意。
3、吃饭时,忌把筷子垂直立在饭桌上,因为水上人家心理上把筷子视作撑船篙,吃饭就在船舱板上面,就像立着撑篙停船,不吉利之意。
4、凡参与白事戴孝之人,不得动用别人的生产工具。
5、船家人若捕到锦鱼或鲈鱼,都要弃之江河或丢下几枚硬币,表示买来的。因为锦鱼和鲈鱼形状长长直直,圆碌碌的犹似棺材杠。
6、渔民有“放生”风俗,即买鱼放养,以表善心。在江上如抓到小鱼,会自觉放生,认为“年纪”尚小,未到捕杀的时候。
7、在船满载货物开航时,禁忌洗鞋,否则认为易翻船。因鞋似船,洗湿了就等于船入水。如遇到洗鞋之人,必须立即停航,自家鸣放鞭炮,然后再重新启航。
8、水上人家贺他们的新鱼网启用及新船初次下水时,要择个“煞日”,以取其捕鱼杀鱼,鱼遇“煞星”之意。
9、渔民出江忌洗头,尤忌看见妇人洗头,因“身流水湿”,此乃沉船之预兆。
10、上菜时,鱼头必须朝大位(长者座位),表示对长辈尊敬;鱼头也应敬让长者,因俗例认为鱼头是一条鱼的精华,也取其“当头”之音。
11、渔民晒网或补网时,忌生人尤其是妇人(特别是孕妇)从网上跨过。若是有人跨网时,渔民就会大喝一声:“来!”此谓“彩”(讨个好兆头)。意思是把人
当作鱼,取“有大鱼入网”之意。
12、船家漂泊江河,风险最多,最讲求兆头吉利。新船下水说“进水大吉”,忌说“落水”;“帆”与“翻”谐音,不说“扬帆”而说“驶帆”,因“帆”谐“利”,所以桅杆上的吉贴“一帆风顺”也写作“顺风得利”。行船忌慢,船家把“韭菜”叫作“快菜”。
纵观蛋民历史,其演变实与南江俚僚及广府汉人同进退,故其语言、习俗,亦多与广府汉人相近。民国时,罗香林教授云:“蛋民的风俗,大半已和汉人同化,即其语言,亦多与广府话相近,但略含福佬话、客家话成份。”其杂含成份,当与蛋民在各江飘泊有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知多少?细数濮院的风俗习惯
崇明结婚风俗
“海上吉普赛”:三亚疍家的独特文化风俗 海口权威新闻门户网站
[黄石文坛]郭仙蓉的散文《船家婚礼》
桂林 | 来不及看你们最后一眼,逝去的漓水人家。
客家俗谚说解:坐船望船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