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雅不俗 自成面目――羿耿庵书法篆刻作品印象
 戴成法
 

2000419日至23日,青年书法篆刻家羿耿庵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了80幅书法篆刻艺术作品。短短5天展期,观者数千,10多家新闻单位作了专题报道。谢冰岩、冯其庸、佟韦等书画名家给予了高度评价:“羿耿庵的作品结构严谨,墨韵生动。师法古人而又不为所奴,既有深厚的传统功底,又有丰富的笔墨韵味和强烈的个性气质,在国内少见。”

一帧“汉祀三公山碑”立轴,耿庵师承汉代治印之法而又刻意求新求变,虽有篆头隶身之痕,却无草率急就之迹,篆隶结合,由篆而隶,运笔灵活,过渡自然,墨迹润燥相映,浓枯相间,个体章法演绎圆熟,自成一格。虽字体大小不一,但统而观之,笔势流畅,布局规整,安详厚重,精气内蕴,秦篆汉印之韵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张扬与拓展,给人以随意而书,一气呵成,技艺娴熟,功力深厚之感。

如果说耿庵的不少作品都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因势发展、自成面目的话,那么,“隶楷七言集联”则是在探索的过程中水到渠成的创新。隶书脱胎于秦篆,真书脱胎于汉隶,二者结构、笔法各异。耿庵独出机杼,将二者有机地融为一体,并谓之“隶楷”。细细观赏,既有隶书的方正朴拙,也有真书的端庄流畅,而一个“以”字则又见出篆书的匀圆,并且通联结体严谨,墨韵流转,魄力雄强,气象浑穆。没有隶、篆、真之深厚的书法功底则无以自创一体,而这一“体”,在宁展出期间也曾赢得了省内外书画家们的一致好评。

耿庵书法最擅草隶、草篆、甲骨,而篆刻与之相辅相成。他治印不唯流派是学,力求集众家之长,成一己之功,但古代篆刻艺术的高峰――汉印对他则有着直接而深刻的影响。

朱文印“神与古会”,既点明了他治印乃至书法的艺术追求,又可见出汉印的历史渊源。他将汉隶印文与晚清黔山派鼻祖――黄牧甫的刀法相结合,冲刀奋进,粗中有细,边角漏气而又完整,结体以方带圆,疏密有致,线条浑厚劲挺而饱满,四字相互关照而停匀,整个印面充满苍劲阳刚之气。

耿庵幼时家贫,8岁随父学书,入学后兴趣益浓,中学时曾获书法比赛一等奖。1979年入市工美所专攻书法篆刻,蒙钱小山、姚省三等本市书坛诸老前辈指导,稍后又拜沙曼翁先生为师。终日醉心于翰墨春秋,流连于书法篆刻,常常日食馒头两只,伏书10余小时。多年来,他上习甲骨、金文和秦汉碑版、古印,下研晋唐法帖和名家风范,辅以文史探讨与美学总结,尤记沙老习古而不泥古之教诲,“取法乎上”,艺事大晋。

期间,耿庵还专程求教过林散之、启功、沙孟海、谢稚柳等书坛名宿,转益多师,自创新路,成绩斐然。1984年相继参加《安阳殷墟笔会甲骨文还乡书法展》、《洛阳魏碑书法研讨会书法展览》;翌年参加《国际书法展览》,1987年参加《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一百廿周年中外书法家作品展览》。1985年以来,先后在福建泉州、江苏南京、常州等地成功举办个展。

注:本文载于2000519日《人民政协报》第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方寸之间有乾坤 ——赵耿印记
冯其庸:三百年内无沙师
羿耿庵,江苏常州人,书法篆刻家,中国报业书画艺术研究院创作室主任
想学篆刻,该如何入门?
展讯 | 王海明书法篆刻展
学篆刻,必临的99方印章,我先收藏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