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荣华: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教学中发展学生理性思维的对策
userphoto

2024.04.24 甘肃

关注

□ 刘荣华(浙江省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

【摘要】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间接的反映,理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对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具有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创造思维是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教学中发展学生理性思维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理性思维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表现,主要包括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为加大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力度,“新课标”特地设置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阅读、比较、推断、质疑、讨论等方式,培养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

“理性”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意思是“指属于判断、推理等活动的(跟'感性’相对);从理智上控制行为的能力”。理性思维是人脑对感性认识进行分析、归纳、推理、判断,抓住事物的关键和内部联系,从而深刻认识事物本质的思维方式。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有助于发展学生理性思维,全面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01

在培养逻辑思维中发展学生理性思维

逻辑思维是人们借助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来反映客观现实的理性认识过程,抽象与概括、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分类与比较等是逻辑思维的基本方法。逻辑思维能力是学生学习各门学科、处理生活问题的必备能力。理性思维是一种建立在证据和逻辑推理基础上的思维活动。培养逻辑思维是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教学中发展学生理性思维的基本点。

01

有证据地表达观点

事实胜于雄辩,证据高于一切。有证据地表达是训练逻辑思维的重要方法。“新课标”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提示”中指出,应“引导学生发表对文本的看法,尝试表达自己的观点,从文本中寻找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指导学生学会寻找真实可信的证据,用证据表达自己的观点。

如,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我是一只小虫子》是一篇自述性散文,全文从小虫子的视角描绘了小虫子生活中的苦与乐,表达了“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讨论文中“我的伙伴们都说:'当一只小虫子,一点儿都不好。’”这句话时,在学生细读课文第2自然段、圈画关键词句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从被苍耳刺痛、被水淹得昏头昏脑、被小鸟吃掉三方面来说清楚“当一只小虫子,一点儿都不好”的理由,在思辨中既培养学生充分寻找证据的能力,又培养学生思维的完整性,同时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由“单点结构”走向“多点结构”。又如,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跳水》讲述了船长看到孩子为追回猴子抢走的帽子而走上桅杆顶端最高横木时, 用枪逼迫孩子跳水的故事。讨论“在那个危急时刻,船长的办法好在哪里”的问题时,先让学生找到“风平浪静”一词,再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来证明“风平浪静”与船长用枪逼迫孩子跳水的关系:因为“风平浪静”,孩子在高处才能听到船长的喊声而跳水;因为“风平浪静”,孩子跳水后才能迅速被水手救起……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证据来具体阐述自己的观点,在思辨中加强证据和观点的关联性,提高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02

有条理地表达观点

逻辑思维是一种前后一致、有依据、有条理的思维活动,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是逻辑思维能力强的重要表现。“新课标”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提示”中强调:“应引导学生分析证据和观点之间的联系,辨别总分、并列、因果等关系,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诱导学生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1) 借用恰当句式有条理地表达观点。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纸的发明》是一篇科普短文。本单元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讨论课后练习“结合课文中的相关语句,说说为什么蔡伦改进的造纸方法传承下来了”时,在学生找到文中“原料容易得到”“价格又便宜”“轻便又好用”等证据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或“之所以……是因为……”等句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思辨中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进一步落实单元语文要素。

(2) 按照逻辑结构有条理地表达观点。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这篇课文,讨论“'我’的表演窝囊吗”的问题时,可以引导学生用“观点—证据—分析—结论”的逻辑结构模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我认为作者的表演不窝囊,因为文中写到'只记得耳边的笑声接连不断’,说明了'我’的表演给大家带来了快乐,所以作者的表演是成功的,不是窝囊的”……让学生在说理时,先表明自己的观点,再说支持观点的证据,然后进行具体的分析,最后说明结论或重申观点,这样有利于学生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升学生思维品质。

02

在培养辩证思维中发展学生理性思维

辩证思维是人们从事物的内在矛盾的运动变化、各个方面的相互联系中进行全面考察,从而整体把握事物本质的思维过程。辩证思维的实质就是按照唯物辩证法的原则,在联系发展和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特点。辩证思维是理性思维的关键要素,培养辩证思维是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教学中发展学生理性思维的着力点。

01

用整体观思考问题

从整体出发思考问题是辩证思维的基本特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一个有机整体,一切事物都处于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之中,反对以片面或孤立的观点看问题。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教学中,教师要启发学生用整体的眼光思考问题,强化学生整体意识。

(1) 立足文本整体思考问题。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一块奶酪》是一篇略读课文,讨论学习提示语中“说说你喜不喜欢文中的蚂蚁队长,理由是什么”的问题时,大多数学生说喜欢蚂蚁队长,并联系文中关键词句来说明他管理有方、严于律己、爱护弱小。但也有学生说不喜欢蚂蚁队长,理由是因为蚂蚁队长看到奶酪渣时下命令让蚂蚁们离开,自己却想吃奶酪渣。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基于文本整体思考问题:虽然蚂蚁队长一开始自己想吃奶酪渣,但他最终抵制了美食的诱惑,战胜了自己想偷嘴的心理,这是非常可贵的……让学生在思辨中克服以偏概全的倾向,提升学生全面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多维审视,整体思考问题。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鲁滨逊漂流记(节选)》一课,节选部分讲述了鲁滨逊初到荒岛时的生活状态和面对现实的思考。讨论课后练习“鲁滨逊克服了哪些困难?他的心态发生了什么变化?”时,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文中的“好处”和“坏处”对照表,让学生发现“把好处和坏处对应着写,好处写得充分,坏处写得简单”等特点,感受鲁滨逊内心矛盾斗争和理性思考的过程,体会鲁滨逊从苦闷失望到心平气和的心态变化,在阅读与鉴赏中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读整本书时,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鲁滨逊由于冒险在荒岛上生活了28年,这样的冒险值得吗”等问题,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好处”和“坏处”对照表,填写“值得”和“不值得”对照表。如“不值得”是因为过着孤单危险的生活、失去亲情和友情等,“值得”是因为增强了野外生存的能力、激励了人们的探索精神……在思辨中帮助学生学会冷静、客观、全面地分析问题,明白事物具有两面性的特点,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02

用发展观思考问题

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事物是辩证思维的重要标志。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总是处于变化与发展之中的,在认识事物和思考问题时不能把事物看成静止不变的,要从发展的角度看待事物和问题。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教学中,教师要启迪学生用动态发展的眼光思考问题,从小树立科学发展观。

(1) 在变化发展中思考问题。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是一篇文言文,讨论课后练习“说说那个农夫为什么会被宋国人笑话”时,指导学生抓住文中“兔走触株、折颈而死”等词语,并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拓展阅读《刻舟求剑》等寓言故事,让学生懂得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发展变化的,不能死守着狭隘经验而不知变通,不能用静止的眼光去看待不断发展变化的事物,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世界的意识。

(2)在长远发展中思考问题。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表里的生物》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于是对父亲那个能发声的怀表非常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怀表里住着小蝎子的故事。在学生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讨论“作者探究的结论是错误的,你觉得这样的探究还有意义吗”这个问题时,让学生在思辨中感悟到作者小时候探究的结论虽然是错误的,但是作者善于观察的习惯、勤于探究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这种习惯和精神对作者长大后的学习和工作是非常有用的,从而提升学生用发展的眼光思考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

03

在培养创造思维中发展学生理性思维

创造思维是认识主体通过直觉思维、逻辑思维等思维方式,对头脑中的知识和信息进行新的加工组合,从而产生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的思维过程。创造思维是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的有机结合,培养创造思维是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教学中发展学生理性思维的突破点。

01

在质疑中提出见解

质疑是创造思维的重要开端,有疑问才会去探索去创造。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新课标”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学习内容”中指出:“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主动记录、整理、交流自己发现的问题和思考,学习辨析、质疑、提问等方法。”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学习中质疑,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勇气和善于质疑的能力。

(1) 在反思质疑中提出见解。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是苏轼为唐代画家戴嵩的《斗牛图》写的一篇题跋,在学生读通课文、了解大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戴嵩有没有画错”“牧童说得对不对”等问题,给学生观看斗牛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发现牛斗时,有的牛像牧童说的那样“尾搐入两股间”,有的牛像戴嵩画的那样“掉尾而斗”,有的牛时而“尾搐入两股间”时而“掉尾而斗”,感悟到戴嵩没有画错,牧童也没有说错,他们都实事求是地表达了自己的所见所闻。世界万物是复杂多样的,每个人的认识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可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要想全面、正确地认识事物,需要多看多问多学多做……这样在阅读反思中引导学生质疑,很好地培养了学生创造思维的意识。

(2) 在批判质疑中提出见解。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月光曲》一课,学习贝多芬与盲姑娘的对话时,可以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其中有学生质疑:“贝多芬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这句话中的两个'您’是不是用错了?是否应该用'你’?”经过讨论,学生明白了文中用两个“您”,说明了贝多芬没有把盲姑娘当晚辈,而是把盲姑娘当作知音,表达了贝多芬对盲姑娘深深的敬意。这样的教学,培养了学生的质疑意识,激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人物形象的认识。

02

在求异中提出见解

求异思维是思维主体不受已有信息或以往思路的限制,从不同方向或角度去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一种思维方式。求异是人的天性,求异思维是创造思维的核心成分。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教学中,教师要激励学生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在求异中创新。

(1) 在发散求异中提出见解。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是一篇历史故事,全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讲述了曹冲小时候借用石头称出大象重量的故事。在学生了解故事内容后,引导学生讨论“你会用什么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的问题时,有学生借鉴曹冲称象的方法:先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让官员们逐个上船,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出上船官员的重量,就可以知道大象的重量了。学生想出的称象方法既方便又简捷,有效促进了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

(2) 在想象求异中提出见解。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女娲补天》是一篇略读课文,根据学习提示语“发挥自己的想象,试着把女娲从各地拣来五种颜色石头的过程说清楚、说生动”的要求,教学时可以先聚焦赤石,引导学生按照“来到什么地方—遇到什么困难—用什么方法拣”的顺序把拣赤石的过程说清楚。在评议中让学生把拣石的环境和赤石的颜色有机联系起来,如女娲到火焰山、火山口、大漠等地方拣赤石,并引导学生运用夸张等手法把拣赤石的过程说生动。如女娲来到火焰山,看到方圆八百里都是熊熊大火,火焰有百丈高等,突出神话故事想象的神奇性。然后举一反三,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把拣青、黄、白、黑石头的过程说清楚、说生动,在想象求异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理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是发展学生理性思维、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对策。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刘荣华.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问题设计与指导[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22.

《小学语文教师》2023年第11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2年版语文课标关于思维的高要求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阅读编排解读与教学建议
专家讲坛|杨再隋:学习语言与发展思维相结合——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
逻辑的力量 | 统编高中语文选必上第四单元专题学习【第二课段教学课件】
2019年第23篇:【教研有味】之读吴格明教授的《培养逻辑理性的三种策略》
作文新法(5)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